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综合类   52篇
水产渔业   8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根据2006年1月31日-4月17日在几内亚比绍海域所获取的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及反映种类多样性的相关指数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海域渔获物的组成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调查期间记录的各种鱼类、头足类、甲壳类品种150余种,其中鱼类130多种,虾类等甲壳类10余种,还有部分头足类;优势种依次为长额拟对虾(Parapenaeus longirostris)(Y=0.591)、海胆(Y=0.296)和短体翼石首鱼(Pteroscion peli)(Y=0.251)等;区域2(16°55′W~17°30′W、11°00′N~12°20′N)的渔获种类明显高于区域3(16°40′W~17°20′W、10°00′N~11°00′N),且多样性指数(3.94)和丰富度指数(6.67)也为三个海区最高;区域1(16°30′W~17°00′W、11°30′N~12°20′N)的均匀度指数(0.73)最高;区域3的多样性指数(2.34)、丰富度指数(2.18)及均匀度指数(0.57)均为三个海区最低;区域1、2和3之间的渔获分布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分析表明:本次调查的种类数量较我国"东方号"调查船1988-1989年的调查结果已减少,鱼类少了80余种,甲壳类少了十余种;虽然实际的种类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渔获种类多样性指数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42.
基于海上实测的金枪鱼围网下纲沉降及提升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围网网具生产作业性能,对于研究人员设计金枪鱼围网及渔业从业人员改进捕捞操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本研究根据大型金枪鱼围网渔船在中西太平洋作业时所搜集的网具数据,系统分析了网具在沉降及提升阶段,网具下纲各个部位的沉降深度、沉降速度及提升深度和提升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网具自然沉降深度从取鱼部到后网头呈依次递增趋势,最大沉降深度则呈现中部高,两端低的趋势,绞纲对于网具沉降具有显著影响;(2)网具自然沉降速度从取鱼部到后网头呈现递减趋势,下纲各个部位平均沉降速度则较为一致,维持在0.16 m·s-1左右;(3)在提升过程中,网具两端最先被提升,中部最后被提升,且网具在水下60~80 m完成包围;(4)网具下纲各个部位提升速度先缓慢上升,后快速增加,包围完成后快速下降。  相似文献   
43.
金枪鱼人工集鱼装置(Fish Aggregation Devices,FADs)分为漂流式和锚泊式两种,人工集鱼装置可以吸引热带金枪鱼类和其他中上层鱼类,在全球范围内支持了数千艘渔船的捕捞作业,大幅提高了捕捞效率和渔获量。但大规模投放的人工集鱼装置被认为会对金枪鱼种群和中上层生态系统造成潜在的生态影响:可能会对金枪鱼的集群、摄食、健康、生长、洄游、死亡等生活史活动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种质衰退;另一方面,兼捕多种硬骨鱼类、鲨鱼、蝠鲼、海龟等非目标鱼种也可能扰动大洋中上层生态系统的平衡。但是,对于人工集鱼装置生态影响的评估在不同类型不同海域的研究结果中存在矛盾并无法确定。本文梳理归纳了过去30年中人工集鱼装置生态影响评估的相关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今后研究的改进方向,以期为人工集鱼装置生态影响的研究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研究了2012-2015年中国金枪鱼围网船队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渔获物的特征变化与人工集鱼装置(fish aggregation devices,FAD)禁渔期的关系,文章收集了2012-2015年中国大陆金枪鱼围网船队在中西太平洋的渔捞日志数据,对随附鱼群捕捞努力量与小体大眼金枪鱼和大体大眼金枪鱼的船均产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1)从2013年开始,对随附鱼群投网的次数占总投网次数的比例有所降低,均不超过50%;2)K-S检验显示研究期内禁渔期前后的船均随附鱼群网次存在显著差异(P0.05);3)2013-2015年大眼金枪鱼渔获量的平均水平明显低于2012年;4)从2013年开始,禁渔期结束后的第一个月(即11月)的船均产量都发生猛增;5)从捕捞努力量与渔获量的相关性结果看,不论是小体大眼金枪鱼还是全部大眼金枪鱼,2013年和2014年两者都呈现出显著的强正相关关系(P0.05)。这些结果表明2012年以后中国船队对大眼金枪鱼幼鱼的兼捕水平有所下降,延长FAD禁渔期的管理措施对于保护大眼金枪鱼幼鱼在某些年份可能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5.
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适宜渔获环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冯波  许柳雄  田思泉 《海洋渔业》2004,26(3):161-166
数值分析得出大眼金枪鱼的渔获适宜环境参数值范围:温度14~17℃,盐度34.5~35.4.溶解氧浓度1.5~4.5mg/L,温跃层深度80~160m,营养盐氮、磷、硅浓度分别大于12-μg/L,09μg/L,14μg/L。聚类分析表明,钓获率与营养盐关系最为密切。另外,通过因子分析,深化了对钓获率和渔获环境因子两者间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46.
基于GAM模型研究金枪鱼围网沉降性能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金枪鱼围网渔业是现代金枪鱼渔业中捕捞效率最高的方法,研究围网沉降性能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围网捕捞效率.利用2011年9-12月金枪鱼围网渔船“金汇7号”在中西太平洋作业时所收集的数据,实验分析了围网沉降深度(H)与放网时间(T),放网速度(V0),括纲(L)及跑纲(L1)的投放长度,10、60和120 m 3个水层流速(V10,V60及V120)等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广义加性模型(GAM)评价了各因子对沉降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网具中部沉降深度与时间的关系为H=-0.000 2 t2 +0.408 6 t+1.809 9(R2 =0.999 3);(2)沉降速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网具中部沉降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V=2.5 ×107 t2-6×104 t +0.4412(R2 =0.985 2);(3)GAM模型中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T、V60、V120和L4个因子对H影响显著,且影响大小依次为V120、L、T和V60;(4)GAM模型分析表明,沉降深度随放网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放网时间集中在500 ~550 s;流速的大小与沉降深度呈负相关;括纲投放长度主要集中在1 800 m左右.  相似文献   
47.
金枪鱼渔捞日志作为金枪鱼数据收集系统的一部分,在区域性国际渔业组织履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梳理了国际渔业组织涉及金枪鱼延绳钓渔捞日志的履约要求,分析了部分国家或地区金枪鱼渔捞日志管理要求,论述了我国金枪鱼延绳钓渔捞日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和发展方向:(1)渔捞日志嵌入船位监控系统,缩短渔捞日志上交的时效性,提高日志填写的准确性;(2)统一金枪鱼渔业数据收集系统,建立大型金枪鱼数据库,使渔业数据规模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48.
虾蟹两用桁拖网的设计和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沿海、长江口区和浙江北部近海,北有黄海冷水团,南有台湾暖流,加上长江和沿岸冲淡水的影响,水系复杂,水质肥沃,是多种经济鱼虾类栖息、繁衍的优良场所。七十年代以来,这里主要经济鱼类因捕捞过度出现衰退迹象,而虾、蟹资源却尚有一定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49.
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垂直分布与水温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由于近海资源的衰退,国内有关渔业企业都把大洋性金枪鱼渔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大眼金枪鱼因其市场价值高,一直是我国金枪鱼船队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国外学者已经对大眼金枪鱼的分布和生理、生态进行了许多的研究和探索。Mohri和Takeda[1]在印度洋通过常规和深水延绳钓探捕试验,研究大眼金枪鱼的垂直分布以及最适水温范围。Mohri[2]利用金枪鱼延绳钓生产数据和海洋环境数据推测大眼金枪鱼分布的最适水温范围。但目前国内对金枪鱼渔业的研究尚处于初期,大多局限于对金枪鱼渔业生产技术的分析探讨或渔获产量的描述统计,有关大眼金枪鱼…  相似文献   
50.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渔获组成及叉长与体重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西太平洋海区是世界金枪鱼围网作业的主要渔场之一[1]。目前从事生产的金枪鱼围网船约160艘[2]。据统计,2003年该海区的金枪鱼围网渔业总产量为117.28×104t,占其金枪鱼总产量的60%[3]。我国大陆地区金枪鱼围网渔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渔船已由2001年的1艘发展到2004年的8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