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8篇
园艺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从白皮脆瓜的育苗、定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介绍本地白皮脆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2.
秋播早春收获的脆瓜,用圣砧1号作砧木进行嫁接栽培,防枯萎病效果达95.8%,每hm2产量可达34500 kg,效益达27万元,且风味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23.
在慈溪对彩色马铃薯红美进行覆膜和覆稻草不同覆盖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以覆稻草产量最高,为 36 314 kg·hm-2。  相似文献   
24.
为找到鲜食花生新品种大四粒红的最佳播种方式、最适密度以及发挥肥料的最大效力,分别开展了不同育苗方式、种植密度、施氮量及基追肥比例多因子试验。结果表明:鲜食花生大四粒红分别在点播+地膜覆盖条件下,667 m~2种植1.9万株条件下,667 m~2施氮量在25 kg条件下,基追肥比在8020条件下产量最高。生产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地膜覆盖、667 m~2种植1.9万株、667 m~2施氮量25 kg、基追肥比8020等措施,以获得鲜食花生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25.
慈溪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北京、辽宁、福建和日本等地的有关种子部门引进大白菜品种15个,对其植株外观、抗病性、丰产性及口感等综合性状进行适应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春13号无论是丰产性、抗逆性、早熟性和口感均较好,适宜在本地作进一步的试验和示范;春11号口感好,为迷你株型,可作为娃娃菜类型作进一步的试种和研究。  相似文献   
26.
抗虫杂交棉慈杂1号的育苗方式、施氮量、肥料基追比例及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营养钵育苗,667m2栽培密度2 800株,施氮量20 kg,基追比35∶65条件下,籽、皮棉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27.
不同收获期对迷你型甘薯产量及商品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比较了浙薯75不同生育期的生长、产量及商品性表现。结果表明,浙薯75合适收获期为92-100d,在此期内收获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收益;浙薯75单株茎重随生育期的延续而增长,到达102 d后生长趋于平稳;单株产量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商品薯比例92 d后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呈现下滑趋势;中薯的产量和效益起主要的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28.
慈抗杂3号与两亲本和泗棉3号、中棉所29的若干生育与生理特性的杂种优势的研究结果表明,慈抗杂3号单株现蕾数比两亲本平均高14.75%,比泗棉3号(CK1)和中棉所29(CK2)分别高34.01%和15.04%;结铃高峰期日增铃数比父、母本分别高18.03%和16.60%,比CK1高28.57%,与CK2无显著差异。现蕾期叶绿素含量慈抗杂3号略高于亲本及CK1,比CK2显著低10.14%;初花期、盛花期和始絮期均高于亲本和对照。盛花期开始慈抗杂3号保持较高水平的SOD与POD活性,使其清除O 2与H2O2的活性氧能力明显提高;与此同时MDA含量显著低于亲本和对照。从而保证了生育中后期旺盛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相似文献   
29.
慈抗杂3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抗杂3号是浙江省慈溪市农科所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应用中国农科院转Bt基因材料育成的抗虫杂交棉花新品种。是以常规品种慈965为母本,以含转Bt基因的WH1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具有高产优质、高抗红铃虫、较抗棉铃虫和适应性较广的特点。1999-2000年通过浙江省和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通过浙江省和长江流域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04年获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2005年4月通过浙江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种特性1.1丰产性。在1999—2000年国家长江流域抗虫棉花区域试验中,子…  相似文献   
30.
慈溪对引进的8个鲜食花生品种进行春播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品种(系)均能适应慈溪当地的气候环境,产量均高于对照四粒红,其中花育22号产量最高但生育期长,较四粒红迟11 d;大四粒红产量虽稍低于花育33号,但生育期短、口感好,建议可在当地作进一步的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