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85篇
林业   112篇
农学   79篇
基础科学   69篇
  196篇
综合类   521篇
农作物   141篇
水产渔业   140篇
畜牧兽医   260篇
园艺   123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221.
梭子蟹假丝酵母菌病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文军 《水产学报》2005,29(6):831-836
2002-2003年,舟山市暂养梭子蟹连续发生被称为“乳化病”的暴发性疾病,并导致大量死亡。发病主要集中在每年10月至翌年2月低水温期的海捕暂养梭子蟹,病蟹蟹体消瘦,肌肉萎缩,横切步足,在断口处有乳白色的液体流出,打开蟹盖,盖内可见大量乳白色液体。从乳白色液体内能镜检出大量酵母菌样微生物,菌体大小为(2.3~7.8)μm×(1.3~6.5)μm,多数呈卵圆形,细胞大多单个或成对排列,多边芽殖。同时,显微组织病理观察可见病蟹肌肉、心脏、肝胰脏以及鳃等部位也可发现相同菌体。该菌可生长在TCBS上形成白色菌落,在孟加拉红上形成红色菌落,经菌体形态、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反应,鉴定为假丝酵母菌属酵母菌(Candidaoleophila)。人工感染试验发现,其对健康梭子蟹具有致病性,出现与自然病蟹相同的症状,并在人工感染病蟹中分离出相同菌株,表明假丝酵母菌属酵母菌是该病的病原。  相似文献   
222.
2013年浙江省舟山市某网箱养殖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暴发了一种严重的疾病,病鱼主要症状为脾、肾出现1-2 mm的白色类结节.从患病鱼内脏处分离得到1株优势菌OF-1,经人工感染实验证实为此次引起条石鲷死亡的致病菌,半数致死量为5.93×104 CFU/g.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菌株OF-1为革兰氏阴性、短杆状,在TCBS培养基上不生长.API 20E细菌鉴定系统、16S rRNA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证实,该菌株为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piscicida).该菌对庆大霉素、青霉素、氟哌酸、氧氟沙星、氨苄青霉素等药物高度敏感,对红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苯唑青霉素等药物具有抗性.  相似文献   
223.
将3种不同规格的三疣梭子蟹[平均体质量分别为(101.26±5.36)g、(62.37±4.10)g和(24.37±2.10)g]各10只饲养于2.6m×1.8m×1m的室内水泥池单元格内,水深40cm,重复3组。每日17:00投喂鲜活的带鱼块,通过摄像机观察不同规格三疣梭子蟹的竞食行为,每组重复3次。结果表明:(1)不同规格三疣梭子蟹发现、抱持食物所需的时间相近,无显著差异(P0.05);(2)个体间竞食激烈,(101.26±5.36)g组蟹抢食的比率最高,抢夺(62.37±4.10)g组或(24.37±2.10)g组蟹所持有的食物;(101.26±5.36)g组蟹抢食的次数显著多于(62.37±4.10)g组或(24.37±2.10)g组蟹的抢食次数(P0.05),(24.37±2.10)g组蟹抢食的次数最少;(24.37±2.10)g组蟹被(101.26±5.36)g、(62.37±4.10)g、(24.37±2.10)g组蟹抢食的次数及总次数最高,显著多于(101.26±5.36)g组蟹(P0.05),(62.37±4.10)g组蟹次之,(101.26±5.36)g组蟹最少,后两组蟹无显著差异(P0.05),表现出明显的"大欺小"现象;(3)(101.26±5.36)g组蟹的食物占有率(45%)显著高于(24.37±2.10)g组蟹(近20%)(P0.05),而(62.37±4.10)g组蟹占有的食物数量介于(101.26±5.36)g组和(24.37±2.10)g组之间,(101.26±5.36)g组蟹啃食完食物所用的时间仅约为(24.37±2.10)g组蟹的1/5倍。  相似文献   
224.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高密度精养池塘中日本囊对虾体内及浮游动物白斑综合症病毒携带量的动态变化,检测结果显示,两口池塘的日本囊对虾苗种均携带白斑综合症病毒,达2.43×10~5~9.42×10~5 IU/mg;浮游动物也携带微量白斑综合症病毒,达6.78×10~2~8.02×10~2 IU/mg。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日本囊对虾多个组织均携带白斑综合症病毒,平均病毒量为鳃肌肉肝胰腺胃;各组织病毒携带量的变化趋势不一致,肌肉、肝胰腺、胃等呈现明显的先降后升趋势,最低降至1.78×10~3 IU/mg,鳃白斑综合症病毒携带量的下降幅度较小,最低为7.29×10~4 IU/mg。浮游动物的病毒量在白斑综合症爆发前波动不明显,发病时急剧升高。综合认为,苗种携带是白斑综合症病毒的主要来源;当养殖进入中后期,底质变差、水温降至病毒适宜复制的温度时,易爆发白斑综合症。  相似文献   
225.
采用常温静水实验法.对Ⅰ~Ⅱ期梭子蟹稚蟹(平均体长0.2~0.3 cm)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6.2~27.8℃F,6种渔用药物对梭子蟹Ⅰ~Ⅱ期稚蟹的96 h半致死浓度(96 h LC50)分别为硫酸铜1.4 mg/L、纤虫清2.5 mg/L、清苔净16 mg/L、二氧化氯3.7 mg/L、强力杀菌消毒剂4.2 mg/L、二溴海因36.8 mg/L;安全浓度(Sc)分别为硫酸铜0.47 mg/L、纤虫清0.62mg/L、清苔净4.1 mg/L、强力杀菌消毒剂1.1 mg/L、二氧化氯1.1 mg/L、二溴海因13 mg/L.梭子蟹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分别为硫酸铜>纤虫清>三氯异氰尿酸钠>二氧化氯>二溴海因>清苔净.其中硫酸铜、纤虫清的安全浓度相对较低,在梭子蟹养殖过程当中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226.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有多个基因型,其中基因型d的感染率仅次于基因型b,建立PCV-2d基因型的PCR-RFLP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NCBI中PCV2 Cap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并选择PCV-2d特异的酶切位点MSPI进行酶切,对酶切的体系和条件进行优化,同时进行敏感性、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PCR总体积25μL,模板量2μL,退火58℃,35个循环为PCR反应最佳条件,目的片段702 bp;MSPI酶能将PCV2d特异地切出2个条带474、228 bp.酶切体系为12.5μL、MSPI酶1μL、酶切时间1 h;该酶切体系的最低模板量为10 ng·μL-1,重复性好.送检的24份病料的PCV2d阳性率为33.3%.可见,本研究建立的PCV-2d基因型的PCR-RFLP鉴别诊断方法,特异、敏感.  相似文献   
227.
山中有好菜     
竹笋 竹子是老家山中的风景,竹笋是故乡人待客的好菜. 夏雨刚过,一丛丛竹蓬里,竹笋破土而出.竹笋鲜而嫩,脆而香,美味可口,吃起来回味无穷.但常食的竹笋只有几种,即甜竹笋、黄竹笋、金竹笋和苦龙竹笋.  相似文献   
228.
甜高粱不同节间与全茎秆锤度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相关、偏相关及通径分析,研究了甜高粱辽饲杂3号自上而下各茎节间锤度的关系以及各茎节锤度与茎秆混合锤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自上而下各茎节的锤度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上数第4,5,6节的汁液含糖锤度最高,第1节最低;各节平均值及全株混合锤度总平均值与上数第10,11节锤度值最接近,因此可用上数第10或第11节值代表全株含糖锤度。上数第6,13,7,3,2茎节的锤度对茎秆混合锤度有较大的正直接效应;上数第10茎节的锤度对茎秆混合锤度的正直接效应较小:上数第11,12,4,9茎节的锤度对茎秆混合锤度有较大的负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229.
黄淮南部麦区小麦品种主要性状的演变及选择标准分析赵全花李建钊罗志民(漯河农业科学研究所,漯河462000)确定合理的育种目标和选育模式是培育适于大面积应用的突破性品种的关键。本文根据小麦良种区域试验漯河点1955~1995年的试验结果与生产上应用品种...  相似文献   
230.
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进行调试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直流输电系统采用单极大地回路电流运行方式,接地极有几千安培的电流流入、流出,会对周围金属结构物造成直流杂散电流干扰。以鱼龙岭接地极单极大地回路运行为例,在不同接地极入地电流下,测试受干扰管道不同位置的电位分布和变化,分析广东省天然气管网一期天然气管道的受干扰情况,同时测试采取措施后干扰电位的变化,分析缓解措施的效果。通过电位分析,得到接地极入地电流对管道的影响规律:管道的干扰电位和接地极的入地电流成正比关系;管道受到干扰时,管道极化电位明显超过标准要求,管道存在腐蚀和氢脆的风险,同时绝缘接头位置为风险点;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单极大地回路运行时,管道干扰电压达到140.5 V,管道存在人员和设备风险;采用站内接地网作为缓解措施,对连接点位置管道受干扰程度有明显缓解作用,而对远离接地网的连接点位置管道有负面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