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中棉所9B02于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长江流域棉区夏播种植。其夏播生育期为103 d,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的Ⅱ型品种标准,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2019―2020年长江流域棉区夏播组早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每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中棉所50增产7.8%、10.8%和10.9%。介绍了中棉所9B0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栽培管理技术要点等,为其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正> 二氧化碳激光器是一种结构简单、转换率高、功率输出稳定的高效能激光器,为了探讨家畜机体接受激光照射后在免疫功能上的反应,我们试用二氧化碳激光扩束照射健康猪体百会穴和家兔耳壳,测定在照射前后血象及血清蛋白的变化,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丰产抗病转基因抗虫棉杂交棉——中棉9101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介绍棉花杂交种中棉9101的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中棉所9C01为转cry1Ab/cry1Ac基因抗棉铃虫早熟常规棉品种,2019―2021年参加河南省常规春棉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于2022年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据区域试验结果,该品种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枯萎病病情指数3.0,黄萎病病情指数17.3;生育期108 d,株高108.7 cm,第一果枝节位6.5,单株结铃17.1个,铃重6.7 g,衣分43.9%,籽指11.1 g,霜前花率93.3%,纤维品质达国家审定棉花品种Ⅱ型要求;2年籽棉单产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4.5%和5.6%。基于中棉所9C01在河南省常规春棉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表现,主要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介绍优质、丰产、转抗虫基因常规棉新品种中棉所119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推广应用丰产、抗病虫棉花品种中棉所117,总结了中棉所117在豫北地区的简化种植技术,包括播前准备、适期播种与科学密植、合理肥水管理、早化控、免整枝与早打顶、科学防治病虫害、及时采收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保营养土生产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湖泊淤泥、农业生产废弃物、微量元素等按一定比例及方式配制成相应半成品,再将半成品混合挤压制成颗粒,最后灭菌杀虫、烘干制成生态环保营养土。生态环保营养土保水性能持久、无毒害、无臭味,能提供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市场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棉花植株体内赤霉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表达量与不同组织及环境条件的关系,以"中棉所49"(CCRI49)和"高脚棉"(396289)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中的相对定量,以UBQ7为内参基因,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尔和河南省安阳,2种不同生态环境下的CCRI49和396289不同组织内赤霉素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阿拉尔地区生长条件下,CCRI49果枝始生节位相比于安阳地区平均降低2.0,高脚棉平均降低2.6。在安阳地区,CCRI49和396289中赤霉素合成途径各关键酶基因在不同组织内的表达趋势基本一致,茎组织中各相关基因表达量高,为植株生长提供充足的活性赤霉素;在新疆阿拉尔地区,CCRI49和396289主要表现为赤霉素合成早期阶段CPS1、KS和KO等基因的表达量下调,GA2ox1表达量上调,以减少活性赤霉素的合成。结果表明,棉花植株赤霉素合成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量发生改变,从而调控植株的生长发育来适应新疆干旱和盐渍化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9.
以中棉所49和396289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构建F2群体,对F2群体的部分植株在开花期做自交处理使其进行自花授粉,以自然授粉为对照。对F2群体的自花授粉和自然授粉的棉铃铃重和衣分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F2群体不同授粉方式获得的自交铃和自然铃的铃重和衣分具有显著差异,且自然铃的铃重和衣分均比自交铃的大,自交铃、自然铃的铃重、衣分均比亲本的小。自然铃的铃重和衣分与父本中棉所49的相近,表明自然条件下,F2群体的性状差异与父本有关。本研究初步探讨了自花授粉和自然授粉对早代群体铃重和衣分的影响,为筛选高产棉花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机采棉杂交后代主要株型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从株型、产量及品质众多复杂因素中找出影响机械化生产较大的因素并进行遗传改良,选育适宜机械化生产的高产优质品种,提高棉花育种的效率。【方法】以陆地棉Z571与中棉所49杂交的F2:3群体为研究对象,应用统计软件SAS V8等分析其农艺性状的变异、方差和相关性。【结果】F2:3群体株系材料间农艺性状发生了显著分离,且后代中出现了许多超亲个体,在田间进行选择时要注意农艺性状之间复杂的关系;株高、单株果枝数与单位面积籽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果枝数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马克隆值呈现正相关;单株营养枝数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马克隆值呈现显著负相关;产量构成因素中的单位面积铃数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马克隆值呈极显著负相关,铃重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与单位面积铃数相反。【结论】株型性状与产量和品质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遗传相关;高产高品质的株型特征为单株营养枝数较多;选育高产优质的棉花新品种时要选择铃数较多、铃重较小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