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0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4篇
  12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9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当前西瓜生产中种子质量问题比较突出和普遍,种子纯度不够和假种子坑农事件常有发生,常规的品种审定/鉴定主要以形态学特征为依据,鉴定周期较长,长达3—4个月,因此,急需建立早期、快速、准确的西瓜种子纯度和品种真实性检测技术。1技术概述在西瓜全基因组测序与重测序的研究基础上,研发了一套最大限度准确反映西瓜品种资源多样性与遗传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62.
对中国广西、云南肉桂资源及其不同产地、品种、树龄生长发育习性、出油率的调查,认为海拔100~500m的湿热区,肉桂生长最好,桂皮出油率及主成分肉桂醛含量稳定,是适于发展肉桂种植的地区;4~10龄树桂皮出油率及肉桂醛含量随树龄增加而增加,而11~19龄树随树龄增长而出油率较低,但肉桂醛含量较高;肉桂种植后4~5年即可疏伐采收,8~10龄树可采收桂皮,10~15龄树为最佳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63.
随着企业的改制,越来越多的企业退休党员下岗,失业党员组织关系转入社区,社区党建工作的内容不断拓展和深入,社区现有的活动场所和条件不能满足党员活动的需要;建议按照资源共建、共享、共用的方式,让分散在社区内各单位、各部门,给予社区党建工作支持。  相似文献   
64.
西瓜品种和育种材料的DNA指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RAPD技术对国内外26份西瓜材料进行遗传亲缘关系研究、构建每份材料的特异指纹。在720个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个引物用于聚类分析,将供试26份材料分为6个类群1个美国生态型类群、2个中间生态型类群、1个东亚生态型类群、2个野生类群。将京欣一号杂种纯度鉴定的RAPD特异标记K14-1500和N04-600成功转化为SCAR标记,并应用于京欣一号纯度鉴定实践。  相似文献   
65.
瓠瓜和野生西瓜在西瓜抗病育种中的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创造西瓜新的种质资源,用DNA浸胚法将瓠瓜的总DNA导入西瓜,在D3代选育出了4份抗性材料;用常规育种方法,将野生西瓜的抗枯萎病性状转育到栽培西瓜中,后代在病圃中经7代自交纯化和抗性选择,选育出了4份抗性材料。苗期接种鉴定和疫土自然接种鉴定的结果都表明,选育出的8份材料中,对西瓜枯萎病有2份高抗,6份中抗,对炭疽病的抗性均较强。  相似文献   
66.
不同环境效应对西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QTL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西瓜栽培品种97103和野生品种PI296341-FR为亲本构建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在新疆和北京不同生长环境中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QTL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6个QTL, 两种环境中能重复检出的QTL 1个,这些QTL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加性效应方向一致,但遗传效应差异较大,表明数量性状基因的表达易受环境的影响。根据不同环境条件下的QTL比较分析结果,认为第6连锁组群的qSSC-6a 可能是控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性状表达的主要QTL位点。  相似文献   
67.
1980年利用荷兰温室型杂交种( F1)与试杂1号(北京刺瓜×长春密刺)杂交,在冬春温室条件下对其后代进行多代系统选择,获得多个抗寒性强、瓜长中等、表面无刺瘤、有光泽、心室小、果肉厚的自交系,通过配合力测定,最后确定两个配合力高的自交系 KH-11(母本), K H- 13(父本)进行试配组合。1985~1986年在本校实验地进行杂交组合鉴定,并命名为农大春光1号。1987~1990年进行小面积的区试与推广。1990年12月通过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七五”科技攻关项目验收。农大春光1号适合冬春保护地生产,耐寒早熟,风味独特,表面无刺瘤,光泽诱人,是一个高档水果…  相似文献   
68.
西瓜嫁接新技术——断根嫁接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西瓜嫁接方法不管是插接法还是靠接与劈接法,均保留砧木原根系,利用砧木原根系的抗枯萎病与耐寒性,以及强吸水吸肥能力,从而可以杜绝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延长轮作年限;还可以增强抗寒力,利于保护地栽培和早熟栽培;同时增强西瓜吸肥吸水能力,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产量等。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首推的西瓜断根嫁接法及配套新技术,改传统嫁接利用砧木原根系的方法,为去掉砧木原根系,在嫁接愈合的同时,诱导砧木产生新根。这种嫁接方法在示范与推广中已证实有许多明显的优点。1西瓜断根嫁接法的几大优点(1)断根嫁接…  相似文献   
69.
北京地区瓜类蔬菜白粉病菌生理小种分化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国际通用的甜瓜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与标准鉴定体系,在春秋两季,对北京地区不同地点、不同设施内的西瓜、甜瓜、南瓜、黄瓜和西葫芦上采集的共12个白粉病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根据一系列甜瓜白粉病菌鉴别寄主的抗感反应,初步确定北京地区瓜类蔬菜白粉病由Sphaerothecafuliginea所致,且存在两个生理小种,即小种1和2France,优势生理小种是小种2France。  相似文献   
70.
甜瓜抗白粉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综述了葫芦科白粉病菌的种类、特征及其分布,重点介绍了主要危害葫芦科作物的2个白粉病的特点和其鉴定,甜瓜白粉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化和通用甜瓜鉴别寄主对这些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感反应,对抗源的发掘、抗性遗传与抗病育种进行了详细的评述,并提出了今后我国甜瓜白粉病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