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0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4篇
  12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9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为更好地建设我国区域性农业科技综合服务试验站,从搭建区域农业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出发,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通州农业科技综合服务试验站建设为例,对试验站的定位、主要职责、服务模式、运行机制等进行了阐述,探讨了试验站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42.
"海绵城市"其实不是一项具体的项目,而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建设理念革命。建设海绵城市需要国家、社会、个人共同努力,转变建设观念,既是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3.
黄瓜耐弱光性状的QTL定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欧洲八号×秋棚”为亲本获得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以叶面积增长量为鉴定指标,在弱光条件下(光照强度80滋mol·m-2·s-1,光照时数8h白天/16h夜,温度25℃白天/18℃夜)对黄瓜的耐弱光性状进行了研究。发现该RIL群体的双亲在弱光条件下的叶面积增长量存在明显差异。应用该群体构建的具有234个标记位点的连锁图对控制黄瓜耐弱光的数量性状基因(QTL)进行了研究。共定位了5个叶面积增长量的QTL,每个QTL的贡献率在7.3%~20.2%之间。其中1个QTL显示正效加性效应,4个QTL显示负效加性效应。  相似文献   
44.
葫芦科瓜类作物分子遗传图谱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瓜、甜瓜和西瓜是重要的葫芦科瓜类作物,构建高密度的葫芦科瓜类分子遗传图谱研究将有助于提高瓜类作物的育种水平。近年来,AFLP、RAPD和SSR等分子标记技术的运用,加速了瓜类作物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然而,与番茄、拟南芥的图谱研究相比,目前瓜类作物的遗传图谱密度还不够饱和,不能覆盖整个基因组。今后需要增加更多种类的分子标记和进行图谱整合工作,以获得高密度的遗传图谱,加速标记辅助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45.
西瓜和黄瓜乙烯受体ETR1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序列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烯受体基因ETR1是乙烯信号转导过程中的关键调控基因.研究根据ETR1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以西瓜(Citrullus lanatus (Thunb.) Matsum & Nadai var.lanatus)和黄瓜(Cucumis sativus L.)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序列长度分别为1 633 bp和1 491 bp的基因片段CLETR1和CSETR1.序列分析表明,CLETR1和CSETR1与Genebank中收录的多条ETR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80%~9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75%~98%.西瓜和黄瓜ETR1基因片段的编码序列存在明显的单核苷酸变异,共23个核苷酸位点存在SNPs(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其中5个SNPs导致4个编码氨基酸的改变.  相似文献   
46.
以贵州北盘江的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es)和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为研究对象,在矩形水槽中设置由气压为14.7kPa,孔距为1.0cm、2.5cm、4.0cm,孔径为1.0mm、1.5mm、2.0mm所组成的9组气泡幕密度,采用单因子试验法研究不同密度的气泡幕分别对花鱼骨和白甲鱼的阻拦效果。结果表明,9种密度的气泡幕对花鱼骨和白甲鱼均有一定的阻拦效果,其中花鱼骨在密度Ⅲ(孔距1.0cm、孔径2.0mm)时阻拦效果最好,阻拦率为 (96.00±2.65)%。白甲鱼在密度Ⅱ(孔距1.0cm、孔径1.5mm)时阻拦效果最好,阻拦率为(95.33±3.06)%。本研究可以为物理屏障拦鱼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7.
我国热带海岛地区极端气候条件下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明  姜立纲  刘明池  孟淑春  许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613-10615
在我国热带海岛地区极端气候条件下,研究并建立了椰糠基质栽培系统。在此栽培系统上,进一步研究并建立了包括品种选择、营养液配制、栽培密度、植株调整及吊蔓、促花保果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番茄一系列长季节栽培技术,番茄生长期可达1年以上,年产量达268935kg/hm2。  相似文献   
48.
许勇  于拴仓 《蔬菜》2010,(2):1-3
目前,我国蔬菜种苗产业面临着优异种质短缺与环境恶化,以及全球性蔬菜种业竞争等一系列压力,有系统、有目标地开展蔬菜优异基因资源的创新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通过组织以产学研相结合、企业为主体的种质创新研究,开展高通量资源评价和功能基因挖掘,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远缘杂交、基因遗传转化和单倍体快速纯化等技术,结合常规育种进行优异种质的创新,将是提高我国蔬菜种苗产业创新能力与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不同碳源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亳芍愈伤组织生长和芍药苷积累的影响。[方法]以亳芍根茎为外植体,改变培养基中碳源(蔗糖、果糖、葡糖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6-BA、NAA、2,4-D),考察亳芍愈伤组织增长量和芍药苷积累量。[结果]碳源中,对亳芍愈伤组织的增长量以蔗糖最高,葡糖糖最有利于芍药苷积累;组合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和2,4-D比单独使用6-BA更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和芍药苷积累,但高浓度的2,4-D抑制愈伤组织生长和芍药苷积累。[结论]确定了亳芍愈伤组织生长和芍药苷积累的最佳碳源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葡萄糖30 g/L+6-BA 0.5 mg/L+NAA 0.2 mg/L+2,4-D 0.2 mg/L。  相似文献   
50.
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抗性基因连锁标记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发与栽培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抗性基因Fon-1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开展西瓜抗枯萎病分子辅助育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栽培西瓜抗枯萎病品种Calhoun Gray为父本,感病品种Black Diamond为母本杂交获得的F2分离群体为供试材料,采用BSA法对Fon-1基因进行区间定位。依据11份栽培西瓜重测序信息,获取位于定位区间内的候选SNP位点。针对候选SNP位点设计CAPS/dCAPS标记,通过F2代分离群体和种质资源验证上述标记与Fon-1基因的连锁关系。【结果】通过BSA法,将Fon-1基因定位于1号染色体15 cM区间内。利用候选SNP位点信息,开发3个CAPS/dCAPS标记7716_fon、7419_fon和4451_fon,F2代分离群体以及164份西瓜育种材料验证显示,上述3个标记与Fon-1基因的连锁距离分别为0.8、1.0和2.8 cM。【结论】利用栽培品种Calhoun Gray的抗性遗传机制,开发的3个CAPS/dCAPS标记可以有效区分栽培西瓜对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的抗病、感病性,为栽培西瓜品种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抗性基因快速应用于栽培品种枯萎病抗性改良建立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