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6篇
  2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辛香二号作对照,对6个鲜食辣椒品种在贵州9个试点进行田间区域试验,并对参试品种的性状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有5个品种比对照种增产,增幅达10.03%~32.41%,其中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的品种有4个(长研201,韩玉109,早青109,永利209),达显著水平的品种有1个(黔椒4号);有1个品种(新甜椒一号)比对照种(辛香二号)减产10.87%,减产幅度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2.
辣椒种子成熟度与发芽率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研究了辣椒种子成熟度与发芽率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红熟果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开始发芽时间最早,发芽集中整齐度最优;其次是绛红果;再次是青熟果。因此在辣椒种子生产中,宜采收红熟果的种子。  相似文献   
63.
为了探索辣椒不同地膜覆盖栽培模式的增产效应,提高辣椒地膜覆盖栽培水平,对黔辣2号进行了白色、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时其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颜色地膜覆盖栽培辣椒比对照露地栽培辣椒挂果期长,果实成熟早,生育期延长5~8d,提前早熟6-10d,株高提高4.24~5.96 cm,分枝层数多1.68~2.33层,单株...  相似文献   
64.
贵州蚕业发展形势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蚕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曾几经辉煌,为贵州的经济建设做出过贡献.其中1911年产茧量达5000t,是贵州蚕桑生产的鼎盛时期.建国后已出现了3次较高产量年,1959年为4 800t,1994年为4000t,2001年为3000t.自2001年以来,贵州蚕业的发展连续3年大幅度下滑.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还落后于贵州,60年代赶上贵州,70年代超过贵州的广西、云南等省(区),到2003年其年产茧量分别是贵州的88.7倍和12.9倍.同期国内大多数省份的蚕茧生产已出现了稳中有升.2004年除个别省份外,几乎所有的蚕茧生产省份的蚕茧产量都在2003年的基础上有所增加.为什么贵州蚕业的发展会出现与全国发展形势相反的局面呢?笔者在此提出几点认识,以期能为贵州蚕业的进一步发展作参考.  相似文献   
65.
试验设0~1mm、0~3mm、0~5mm和0~10mm颗粒大小的腐熟玉米秸秆,配制玉米秸秆+蛭石+油菜饼粉(重量比为6:5:1)的复合基质,研究玉米秸秆不同颗粒大小基质对辣椒漂浮育苗效果的影响,分析辣椒种子发茅率、幼苗素质、壮苗指数等。结果表明:0~5mm颗粒大小的腐熟玉米秸秆复合基质应用于辣椒漂浮育苗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66.
为减少辣椒采收用工量和为轻简省力化栽培提供参考,进行了不同采收次数、摘除门椒和打顶剪枝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一次性和少次集中采收,辣椒产量较常规栽培有所降低,次果率有所增加,用工量明显减少,以一次性采收综合效益最高;采用摘除门椒和剪枝处理虽然劳动力成本较常规高,但产量和商品果率明显增加,综合效益较高。以摘除门椒、剪除侧枝、从第7层剪除顶枝的综合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67.
辣椒新品种黔辣1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黔辣1号是从独山县地方农家自留种栽培地中筛选的优良单株经自交定向选育的干鲜两用常规品种.该品种早熟.2007年贵州省辣椒多点区域试验产干椒222.2 kg/667m2,比对照种高1.26%;2008年多点区试产干椒292.95 kg/667m2,比对照种高17.04%;2年平均产干椒257.58 kg/667m2,比对照种增产9.67%;2008年生产试验产干椒383.97 kg/667m2,比对照增产26.76%.平均生育期200 d左右.株高63.07 m,株幅57.1 cm.初花节位11~13节,分枝次数为16.91次,叶色深绿,花冠白色,单株挂果30个左右,果实单生向下,青熟果绿色,红熟果鲜红,果形羊角形,果面光滑.果长14.7 cm左右,横径1.7 cm左右,果柄长5 cm左右,平均单果鲜重12.83 g,单果干重2.92 g,单果种籽数95粒左右,千粒种籽重6.87 g.抗倒伏能力强,辣味中等,适宜于贵州省遵义市、毕节地区中东部、贵阳市、黔南、黔东南适宜区域及相似生态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68.
一化性柞蚕品种产量与其构成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贵州省一化性柞蚕品种的产量和主要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柞蚕品种产量与其构成因子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收蚁结茧率>普通孵化率>二天实用孵化率>千粒茧重>茧层率>茧层量>幼虫生命率>虫蛹统一生命力>克蚁蚕头数>不受精卵率>全龄经过>全茧量.说明,收蚁结茧率、普通孵化率、二天实用孵化率、千粒茧重等性状对产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9.
对贵州省主要的7个地方干辣椒品种的田间性状表现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了解和优化贵州地方干椒品种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0.
桑螟,又名青虫,俗称卷叶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昆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桑树叶片,是遵义各县(市)的食桑叶害虫之一。 一、生活习性 该虫在遵义一年发生4~5代,最后1代老熟幼虫在桑树蛀孔、裂缝和杂草中结薄茧越冬。成虫具有趋光性,我在清晨羽化,夜间活动,交尾后产卵于枝条顶端1~9位叶的背面沿叶脉处,一叶卵数可达20余粒。在夏秋季多湿条件下,孵化率较高。 二、危害特点 1.初孵幼虫在叶背叶脉分叉处,取食下表皮及叶肉组织,仅留叶脉和上表皮。虫龄稍大后吐丝卷叶或重叠两叶,潜伏其中进行食害。夏秋季为桑螟盛发期,主要以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