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1篇
林业   54篇
农学   53篇
基础科学   79篇
  84篇
综合类   497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232篇
园艺   68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结合2018年江苏省农机"两大工程"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探索应用梨棚架式生产机械化技术,为林果生产机械化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为探究开顶式气室(Open top chamber,OTC)内外环境差异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通过对比观测OTC内外的温度、湿度、光合有效辐射以及小麦的净光合速率、生物量、产量,评价了OTC对小麦生长的环境条件及叶片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实验通气时间段(9:00-17:00),OTC内部温度比外部高4.8 ℃(P<0.05),相对湿度低0.6个百分点(P<0.05),光合有效辐射低 32.3%(P<0.05)。OTC内小麦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 OTC外(P<0.05),且最大影响出现在小麦灌浆阶段。OTC内的小麦单株生物量增加了 13.3%,其中穗生物量增加最多(35.2%);小麦单株产量增加了 49.2%,其中籽粒数和千粒质量均增加了 34.5%。实验结果不仅表明 OTC增温能够促进农作物生产并提高产量,而且也提示,若采用 OTC开展空气 CO2和 O3等浓度增加对植物影响模拟实验时,应该尽量减少OTC内外的微气候差异,并考虑OTC增温可能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江苏省主要抗水稻条纹叶枯病品种的推广及其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稻条纹叶枯病(Rice strip virus,RSV)是由灰飞虱带毒传播的病毒病,江苏省1998年前仅零星发生。近年来,因水稻品种更新迅速,粳稻面积不断扩大;稻套麦、免耕麦、麦套稻等轻型简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导致耕作制度发生变化;加之近几年暖冬气候,使灰飞虱数量逐年呈几何级增加;同时一代灰飞虱迁飞时间长,迁飞高峰不明显,数量惊人,在秧田和本田初期就严重发病,不易防治,二代灰飞虱带毒传播,潜伏时间长。在大田中后期才发病,这期间水稻补偿能力差,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不同地理环境下大鲵的形态特点及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法进行分析的可行性,找出不同大鲵种群间的主要形态差异,为大鲵群体形态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野生大鲵、汉中大鲵、恩施大鲵及张家界大鲵各30尾,分别测量12个形态学特征参数,经校正后得到11个形态比例性状,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等多元分析法对不同大鲵群体进行形态差异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PC1、PC2和PC3)的特征值较大,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1.13%.其中,第一主成分(PC1)主要受X1(头长/全长)、X5(头宽/全长)和X7(体高/全长)的影响,第二主成分(PC2)主要受X1(前肢长/全长)的影响,第三主成分(PC3)主要受X3(尾长/全长)的影响.4个大鲵群体被分为两大类,其中,汉中大鲵先与恩施大鲵聚为一类,再与张家界大鲵聚为一大类;野生大鲵则单独聚为一类.采用建立的判别方程式对所有大鲵样本进行判别,结果发现4个大鲵群体的总判别准确率均为77.5%,其中,张家界大鲵的准确率最高,达83.3%,其次是野生大鲵(准确率为80.0%),汉中大鲵和恩施大鲵的准确率为73.3%.[结论]不同地域的大鲵种群在形态上具有一定差异,其中野生大鲵与养殖大鲵在头长/全长、头体长/全长、头高/全长和体高/全长4个形态比例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判别分析可进行初步区分.  相似文献   
35.
甘薯微茎尖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甘薯微茎尖组织培养中,材料消毒选择0.05%HgCl2溶液,时间9-10分钟,培养基琼脂浓度0.7%较为适宜。茎尖分化培养首选激素6-BA,浓度为0.25-2mg/L,或NAA0.01mg/L+6-BA0.5mg/L+GA30.1mg/L,成苗率可达85%左右。  相似文献   
36.
【目的】构建烟草叶片全长cDNA文库并测序,发掘与烟叶发育、代谢和抗逆相关的基因,为进一步研究功能基因奠定基础。【方法】以烟草苗期叶片为试验材料,利用改进的Cap-trapper法构建烟草叶片全长cDNA文库。利用测序技术获得大量的EST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分析手段,对所测EST进行拼接和功能注释。【结果】构建了烟草叶片的全长cDNA文库,该文库滴度为1.2×106 pfu•mL-1,平均插入片段在1.4 kb左右。利用该文库测序了5 280个克隆,获得5 233条高质量表达序列标签(EST),序列拼接出3 922个单一基因;同源比对分析表明,89.7%的基因与已知功能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这些基因涉及细胞生长、信号转导、翻译合成、抗逆反应和能量代谢等功能;并详细鉴定了部分与烟碱合成和抗病相关的基因。【结论】通过Cap-trapper法成功构建了高质量的烟草幼苗叶片全长cDNA文库;大规模EST测序分析挖掘到大量与烟草幼苗叶片发育、抗逆、抗病、烟碱代谢相关的侯选基因。  相似文献   
37.
筛选宜密烤烟品种,为"去除不适用烟叶、优化烤烟等级结构"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在四川盐源进行不同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适度密植下,单位面积可采烤烟叶数量增加,可加大"去除不适用烟叶、优化烤烟等级结构"的调控空间;(2)适度密植下,KRK26中部叶比例和亩产值最高,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适宜,部位间差异性相对较少,烟叶外观质量表现较好,可采叶多,优化烤烟结构可调控性强;(3)适度密植下,云烟87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最高,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适宜,外观质量表现较好,可采叶较多,优化结构可调控性较强;(4)红花大金元和云烟87中上部叶感观质量表现好,清香型风格相对彰显,香气质和香气量表现突出,工业可用性强,可继续加大发展;KRK26在香气质、香气量、透发性等方面表现好,感观质量总体表现较好,可适度发展。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洪水预报的多模型组合预报模式,丰富洪水预报的方式方法。【方法】将最优非负可变加权系数的组合预测方法应用于洪水预报中,分别建立最优加权组合预测模型和最优非负可变加权系数组合预测模型,以新安江模型、萨克拉门托模型、水箱模型和陕北模型为例进行组合预报,并用东洋河1982年8月的一场洪水实测流量值对2种组合模型进行了实例验证和比较。【结果】最优非负可变加权系数组合预测模型的3种误差指标均方误差(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为18.394 0,51.317 2和0.131 4,明显小于最优加权组合预测模型的28.110 7,108.816 7和0.268 9,且前者的确定性系数(DC)为0.961 3,明显大于后者的0.909 5,表明应用最优非负可变加权系数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优于定权重的最优加权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结论】考虑变权重的最优组合预测能进一步提高洪水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39.
基于元胞自动机与智能体的水污染可视化模拟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水污染可视化扩散模型,以刻画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复杂性及满足其应急决策平台对可视化的需求。【方法】构建基于元胞自动机和智能体的三维水污染可视化扩散模型,用元胞自动机刻画研究区流域及所在区域地形,并从元胞空间、元胞状态、演化规则方面扩展普通元胞自动机模型,应用水质Agent描述流域中携带污染物的水体,在此基础上结合3S技术充分展现污染物的扩散运移过程,并将文中模型在渭河宝鸡段水污染事件中进行实例应用。【结果】基于元胞自动机和智能体的三维水污染可视化扩散模型充分展现了流域水污染扩散模拟现象的动态性、复杂性、非线性特点。模型在渭河宝鸡段水污染事件中的应用表明,静态水面元胞层和水下元胞层以及动态水质Agent的结合,简化了污染物在水面及水下不同的扩散运移现象,所建模型合理、可靠,能有效预测及模拟污染物的运移扩散过程;同时利用3S技术对流域空间信息进行了展示分析,满足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平台对事件模拟高效率、可视化的要求。【结论】所建模型可以为突发水污染事件提供一种预测和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40.
小麦黄花叶病是由黄花叶病病毒引起的土传病害,现已成为危害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病毒病之一。为确保小麦生产,介绍了抗黄花叶病小麦新品种"华麦6号"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