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93篇
林业   127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118篇
  92篇
综合类   665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107篇
畜牧兽医   438篇
园艺   97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目的】研究洪水预报的多模型组合预报模式,丰富洪水预报的方式方法。【方法】将最优非负可变加权系数的组合预测方法应用于洪水预报中,分别建立最优加权组合预测模型和最优非负可变加权系数组合预测模型,以新安江模型、萨克拉门托模型、水箱模型和陕北模型为例进行组合预报,并用东洋河1982年8月的一场洪水实测流量值对2种组合模型进行了实例验证和比较。【结果】最优非负可变加权系数组合预测模型的3种误差指标均方误差(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为18.394 0,51.317 2和0.131 4,明显小于最优加权组合预测模型的28.110 7,108.816 7和0.268 9,且前者的确定性系数(DC)为0.961 3,明显大于后者的0.909 5,表明应用最优非负可变加权系数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优于定权重的最优加权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结论】考虑变权重的最优组合预测能进一步提高洪水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72.
基于元胞自动机与智能体的水污染可视化模拟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水污染可视化扩散模型,以刻画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复杂性及满足其应急决策平台对可视化的需求。【方法】构建基于元胞自动机和智能体的三维水污染可视化扩散模型,用元胞自动机刻画研究区流域及所在区域地形,并从元胞空间、元胞状态、演化规则方面扩展普通元胞自动机模型,应用水质Agent描述流域中携带污染物的水体,在此基础上结合3S技术充分展现污染物的扩散运移过程,并将文中模型在渭河宝鸡段水污染事件中进行实例应用。【结果】基于元胞自动机和智能体的三维水污染可视化扩散模型充分展现了流域水污染扩散模拟现象的动态性、复杂性、非线性特点。模型在渭河宝鸡段水污染事件中的应用表明,静态水面元胞层和水下元胞层以及动态水质Agent的结合,简化了污染物在水面及水下不同的扩散运移现象,所建模型合理、可靠,能有效预测及模拟污染物的运移扩散过程;同时利用3S技术对流域空间信息进行了展示分析,满足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平台对事件模拟高效率、可视化的要求。【结论】所建模型可以为突发水污染事件提供一种预测和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73.
【目的】采用模糊信息扩散法对广西大石山区干旱灾害风险进行评估与区划,为该区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信息不完备情况下,采用能表达概率估计模糊不确定性的信息扩散法,在不假定概率分布的情况下,对广西大石山区农业干旱灾害损失风险及因旱人饮困难风险进行评估,绘制其区划图,并将分析结果与近20年的实际干旱灾害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基于信息扩散法的广西大石山区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结果与近20年历史实际干旱灾害调查结果基本吻合,表明用信息扩散法进行区域干旱风险评估是可行的。【结论】在信息不完备的条件下,用模糊信息扩散法进行干旱灾害风险评价和区划可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74.
以浓香型8个产区、中间香型1个产区、清香型2个产区调制后烟叶为材料,对不同香型烤烟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烤烟中含量最高的2种氨基酸为脯氨酸和谷氨酸,两者之和占到总量的29.85%~32.07%;不同生态条件对不同香型氨基酸影响较大的分别是半胱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  相似文献   
75.
小麦黄花叶病是由黄花叶病病毒引起的土传病害,现已成为危害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病毒病之一。为确保小麦生产,介绍了抗黄花叶病小麦新品种"华麦6号"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江苏省主要抗水稻条纹叶枯病品种的推广及其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稻条纹叶枯病(Rice strip virus,RSV)是由灰飞虱带毒传播的病毒病,江苏省1998年前仅零星发生。近年来,因水稻品种更新迅速,粳稻面积不断扩大;稻套麦、免耕麦、麦套稻等轻型简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导致耕作制度发生变化;加之近几年暖冬气候,使灰飞虱数量逐年呈几何级增加;同时一代灰飞虱迁飞时间长,迁飞高峰不明显,数量惊人,在秧田和本田初期就严重发病,不易防治,二代灰飞虱带毒传播,潜伏时间长。在大田中后期才发病,这期间水稻补偿能力差,  相似文献   
77.
秸秆还田对水稻生育期间土壤溶液中养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秸秆还田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培肥土壤,是未来水稻生产的发展趋势。试验设置水稻秸秆还田和不还田两个处理,研究了水稻生育期内土壤溶液中的无机氮(NH4+-N和NO3--N)、磷(P2O5)、钾(K2O)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使土壤溶液中铵态氮(NH4+-N)含量增加,而对硝态氮(NO3--N)含量的影响则是前期两个处理含量相近,而后期秸秆还田处理降低了土壤溶液中硝态氮(NO3--N)含量。秸秆的施入降低了水稻生育前期土壤溶液中磷的浓度,而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秸秆还田处理中磷的含量逐渐增加,并超过不还田处理中的含量。土壤溶液中钾的含量因秸秆施入变化最为明显,在整个生育期内,始终表现为秸秆还田处理高于不还田处理。  相似文献   
78.
筛选宜密烤烟品种,为"去除不适用烟叶、优化烤烟等级结构"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在四川盐源进行不同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适度密植下,单位面积可采烤烟叶数量增加,可加大"去除不适用烟叶、优化烤烟等级结构"的调控空间;(2)适度密植下,KRK26中部叶比例和亩产值最高,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适宜,部位间差异性相对较少,烟叶外观质量表现较好,可采叶多,优化烤烟结构可调控性强;(3)适度密植下,云烟87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最高,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适宜,外观质量表现较好,可采叶较多,优化结构可调控性较强;(4)红花大金元和云烟87中上部叶感观质量表现好,清香型风格相对彰显,香气质和香气量表现突出,工业可用性强,可继续加大发展;KRK26在香气质、香气量、透发性等方面表现好,感观质量总体表现较好,可适度发展。  相似文献   
79.
LPS与ATP共同诱导巨噬细胞中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脂多糖(LPS)为刺激源,探索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中NOD样受体家族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炎性小体激活的响应机制。【方法】试验分为对照组、LPS组、LPS与ATP共同刺激组。ELISA检测NLRP3源性白介素-1β(IL-1β)表达情况;RT-PCR检测NLRP3、Caspase-1、白介素-1β(IL-1β)的转录水平;ELISA检测LPS与NLRP3其他激动剂(MSU、CPPD、SiO2、Alum)共同作用后IL-1β的表达以及PI染色检测细胞焦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组对IL-1β的表达无显著影响,LPS/ATP共同刺激组IL-1β的表达显著升高;LPS/ATP刺激组NLRP3、Caspase-1、IL-1β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且LPS/ATP刺激组发生明显的细胞焦亡。【结论】LPS与ATP共同作用能够显著提高NLRP3、Caspase-1、IL-1β的表达,说明LPS对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是LPS与ATP共同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不同地理环境下大鲵的形态特点及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法进行分析的可行性,找出不同大鲵种群间的主要形态差异,为大鲵群体形态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野生大鲵、汉中大鲵、恩施大鲵及张家界大鲵各30尾,分别测量12个形态学特征参数,经校正后得到11个形态比例性状,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等多元分析法对不同大鲵群体进行形态差异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PC1、PC2和PC3)的特征值较大,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1.13%.其中,第一主成分(PC1)主要受X1(头长/全长)、X5(头宽/全长)和X7(体高/全长)的影响,第二主成分(PC2)主要受X1(前肢长/全长)的影响,第三主成分(PC3)主要受X3(尾长/全长)的影响.4个大鲵群体被分为两大类,其中,汉中大鲵先与恩施大鲵聚为一类,再与张家界大鲵聚为一大类;野生大鲵则单独聚为一类.采用建立的判别方程式对所有大鲵样本进行判别,结果发现4个大鲵群体的总判别准确率均为77.5%,其中,张家界大鲵的准确率最高,达83.3%,其次是野生大鲵(准确率为80.0%),汉中大鲵和恩施大鲵的准确率为73.3%.[结论]不同地域的大鲵种群在形态上具有一定差异,其中野生大鲵与养殖大鲵在头长/全长、头体长/全长、头高/全长和体高/全长4个形态比例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判别分析可进行初步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