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制备大肠杆菌(E.coli)菌蜕并研究其免疫原性,本研究将带有裂解基因E的质粒pHH43转化致病性鸭源E.coli O78,构建获得E.coli O78/pHH43重组菌。于不同培养温度下研究重组菌E裂解蛋白表达所介导的宿主菌的裂解情况,结果显示在42℃培养时最佳诱导时间为4h,约90%的重组菌被裂解失活,以冻干法及添加庆大霉素完全灭活未裂解的细菌后制备"菌蜕疫苗"。雏鸭免疫试验表明,接种E.coli O78/pHH43菌蜕两周后免疫雏鸭可产生对同源强毒菌株致死剂量攻击的免疫保护。比较E.coli O78/pHH43菌蜕与甲醛灭活的同株E.coli所诱导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7.5%和75%,表明菌蜕比甲醛灭活法能更有效地诱导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建立了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Rimerrlla anatipestifer,RA)抗体的全菌体抗原间接ELISA方法,最佳血清稀释倍数为1:100。以RA1的甲醛灭活全菌体为包被抗原,棋盘滴定法试验确定其最适抗原包被浓度为5×10^8CFU/mL。与全菌体裂解抗原和重组P25蛋白为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方法相比较,三者均可检测不同血清型RA标准阳性血清,结果符合性良好。用该方法检测雏鸭接种鸭疫里默氏杆菌蜂胶灭活疫苗后血清抗体水平的变化,发现免疫后10天抗体水平开始上升,二免后10天抗体水平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3.
猪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的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从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猪场,无菌采集血样,抽提猪附红细胞体基因组DNA,采用真细菌的通用引物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从3个地理位置不同的猪场均成功地扩增出长度为1469bp的核苷酸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3个猪场样品所测序列一致性达99.52%以上,具有相同的基因型,但与国外报道的猪附红细胞体Illinois株同源性为95%,属于同一基因群,但基因型不同;所有种类的附红细胞体和血巴尔通氏体组成同一进化分支,这类血营养菌与支原体科,支原体属的病原最靠近(75%),而与立克次氏体目的病原较远(70%)。上述研究证实,广东所流行的猪附红细胞体是一种新基因型的猪附红细胞体,建议命名为猪附红细胞体广东株型;为反映进化关系,猪附红细胞体和其它血营养菌应划归于支原体科的支原体属。 相似文献
14.
根据已克隆的堆型艾美球虫(Eimeria acervulina)广东株子孢子表面抗原基因cSZ1的cDNA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扩增cSZ1的开放阅读框架(ORF)后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2a( ),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32a( )-cSZ1,并将其转化至大肠埃希氏菌BL21(DE3)。经IPTG诱导,获得了cSZ1重组抗原在大肠埃希氏菌中的高效表达,表达产物量可达菌体总蛋白的9.3%,融合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40ku。重组菌诱导表达的产物经SDS—PAGE后,用堆形艾美球虫感染鸡的超免疫血清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为阴性,提示cSZ1所编码的抗原可能主要是T细胞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15.
鸭疫里默氏菌病和大肠杆菌病鉴别诊断双重PCR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研究从鸭疫里默氏菌提取基因组DNA,采用细菌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用PCR方法成功扩增出鸭疫里默氏菌的部分16S rRNA基因,克隆及测序结果表明其全长1512bp,G+C含量为51%,该序列已登人GenBank,登录号为DQ078779。同时利用生物软件对GenBank收录的鸭疫里默氏菌和大肠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后,设计了鸭疫里默氏菌和大肠杆菌的种特异性引物,分别能从各自的16S rRNA基因中扩增出长度为342和718bp的DNA片段。并据此建立了一种能快速准确鉴别诊断鸭疫里默氏菌和大肠杆菌病的双重PCR方法,该方法能从肝脏组织悬液煮沸后的上清、细菌培养物或提取的细菌基因组DNA中快速扩增出相应的片段,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的分子生物学及粘膜免疫佐剂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Heat-Labile,LT)是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Escherichiacoli,ETEC)分泌的一种外毒素。LT既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又有较强的粘膜佐剂效应,其毒力较霍乱毒素(choleratoxin,CT)小而被认为是替代CT的最有潜力的粘膜免疫佐剂。本文从LT的分子结构、分子生物学特性、免疫原性、粘膜佐剂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以及LT的粘膜免疫佐剂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柔嫩艾美耳球虫热休克蛋白70(Et HSP70)的重组表达及免疫保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初步评价了柔嫩艾美耳球虫热休克蛋白70(EtHSP70)的免疫保护效果。以RT-PCR方法克隆获得E.tenella广东株的Ethsp70基因序列,插入表达载体pMAL-c2X后转化入大肠杆菌Rosetta株,经IPTG诱导,可高效表达分子量为112 ku的可溶性融合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7%。将Ethsp70基因插入真核载体pcDNA6,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Ethsp70。用纯化的重组融合蛋白(rEtHSP70)和pcDNA6-Ethsp70质粒分别以100μg/只剂量肌注免疫雏鸡,攻虫后以盲肠病变计分、相对盲肠卵囊产量(ROP)、相对增重率和抗球虫指数(ACI)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2个免疫组相对盲肠卵囊产量分别为39.4%、45.2%,抗球虫指数由89分别提高至免疫组的164和150。提示EtHSP70可能是一种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保护性抗原。 相似文献
19.
EnMIC2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的构建及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成功构建了表达鸡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广东株(GD)微线蛋白-2基因(EnMIC2)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在IPTG诱导下获得了EnMIC2的高效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的8.6%,分子量大小约为35ku,与抗E.necatrix的高免血清进行Western Blotting,结果为阳性。将重组减毒沙门氏菌以10^8和10^9 CFU/鸡免疫4日龄岭南黄肉鸡,免疫后2周血清中可检测到特异性IgG,3周时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同时可在肠道检测到特异性IgA的分泌。免疫接种后3周,试验鸡分别经口攻击感染500个E.necatrix(GD)孢子化卵囊,结果显示免疫组与非免疫组有相似的排卵囊曲线;但10^8和10^9CFU免疫组的卵囊总产量分别能降低26.62%和48.92%。 相似文献
20.
给18日龄鸡胚接种一定剂量的柔嫩艾美耳球虫(Eim eria tenella)和/或堆形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孢子化卵囊,出雏后在无球虫环境中笼养,1~10日龄每天收集各组粪便样本,计数克粪便卵囊数(OPG),并于14日龄时以大剂量同源孢子化卵囊攻虫,以相对增重率(RWG)、饲料转化率(FCR)、相对卵囊产量(ROP)评价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以E.tenella或E.acervulina卵囊免疫18日龄鸡胚,其卵囊排出的潜隐期及达到峰值的时间与1日龄雏鸡接种组相一致,有相似的排卵囊曲线,提示其诱导免疫的建立是在出雏后开始建立的。攻虫后各免疫组的RWG由攻虫对照组的31.9%~51.7%提高到了76.5%~83.6%,RCR由攻虫对照组的4.11~4.89改善为2.72~2.96,ROP降至4.7%~23.5%。结果表明以一定剂量E.tenella和E.acervulina卵囊单独或混合经羊膜腔免疫18日龄鸡胚都可以建立起针对出雏后14日龄同源攻虫的良好免疫保护力。比较混合免疫E.tenella和E.acervulina卵囊组与单一接种E.tenella或E.acervulina卵囊组的免疫效果发现,混合免疫组的各项指标均稍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