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7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4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5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椰甲截脉姬小蜂对4种棕榈科植物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阐明4种棕榈科植物挥发物对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引诱作用。[方法]用“Y”型嗅觉仪观测了椰甲截脉姬小蜂雌蜂对4种棕榈科植物(椰子Cocos nucifera,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槟榔Areca catechu和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的行为反应。结果14种棕榈科植物未受害心叶和机械损伤心叶挥发物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没有明显的吸引作用;每叶10头椰心叶甲3龄幼虫为害20—48h,幼虫-散尾葵心叶复合体、幼虫-槟榔心叶复合体和幼虫-椰子心叶复合体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有明显的吸引作用;幼虫-大王棕心叶复合体仅在36、48h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有明显的吸引作用;小于或大于这些时间范围,4种复合体对椰甲截脉姬小蜂都没有明显的吸引作用;相比之下,椰甲截脉姬小蜂对幼虫-椰子心叶复合体的趋向率稍强于其他3种复合体,但对4种复合体的行为反应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椰心叶甲幼虫为害寄主植物心叶后,诱导的植物挥发物可引起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寄主栖境定向行为。  相似文献   
22.
海南省槟榔主要病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2009年在海南省琼海、万宁、陵水、三亚、屯昌、文昌等地槟榔主要种植区,对目前槟榔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种类及其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共采集到槟榔病害标本140余份,对主要病害病原进行分离培养,并在显微镜下以形态特征为主进行鉴定,共鉴定出8种主要病害,其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为黄化病,其它7种病害为炭疽病、细菌性条斑病、藻斑病、煤烟病、大茎点霉叶斑病、镰刀菌根腐病和生理性黄化病。  相似文献   
23.
在(13±1)℃的条件下,分别对椰心叶甲初蛹、被寄生的椰心叶甲僵蛹、椰心叶甲啮小蜂雌蜂进行低温贮藏,研究其对椰心叶甲啮小蜂寄生率及繁殖力的影响寻求其适宜的贮藏期。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椰心叶甲初蛹的贮藏期11 d为宜;被寄生的椰心叶甲僵蛹的贮藏期14 d为宜;空贮(不补充营养)椰心叶甲啮小蜂成蜂时,贮藏期2 d为宜,补充10%的蜂蜜水条件下,适宜贮藏期可延长到5 d。  相似文献   
24.
水椰八角铁甲[Octodonta nipae(Maulik)]是椰子等棕榈科植物的主要害虫,国外主要分布马来西来和泰国等地,国内分布于海南(已除灭)、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省。为尽早预防该虫传入,简要描述了水椰八角铁甲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并运用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PRA)方法,对水椰八角铁甲入侵海南的可能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水椰八角铁甲在海南省的风险评估值R=2.01,属于高风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25.
椰子致死性黄化植原体传入中国的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椰子致死性黄化病是严重危害椰子的一类世界性病害,其病原致死性黄化植原体已被多个国家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我国尚未有该病菌分布的报道。为加强对该病的检疫,参照国内外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从有害生物的分布状况、潜在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风险管理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对椰子致死性黄化植原体传入我国的风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椰子致死性黄化植原体的风险性R值为2.27,属于高度危险性入侵物种,并提出了防止其入侵的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6.
粉蚧是一类重要的农林害虫,其种类繁多,分布区域范围广,寄主种类多,在农业生产中容易产生识别混淆。2018—2020年笔者在田间调查棕榈植物病虫害时多次发现一种粉蚧对椰子和槟榔为害较严重,经鉴定为柑橘棘粉蚧[Pseudococcus cryptus (Hempel)],通过对该粉蚧形态观察,其主要特征为:(1)粉蚧体缘具白色粉状蜡丝17对,前端侧蜡丝短,而后端侧蜡丝长,尾端1对最长,约等体长,在尾部正中尚有1对小细丝,夹在2根长尾丝的中间;(2)雌成虫触角8节,单眼基部边缘无伴孔,刺孔群17对,C1、C4、C7具3根锥刺,C3具3~5根锥刺,多格腺主要分布在虫体腹面3~8腹节上,领状管分大、中、小3类,较大的领状管多数分布在腹部节的边缘,少量分布在胸部和头部边缘,蕈状腺大小2种,较大的蕈状腺数量不多,分布在背面体缘和中部,刺孔群C1后方各有1个,较小的蕈状腺,在头胸部腹面边缘分布较多,2~5个一组常出现在胸节边缘和第1腹节腹面上。本文以图文结合形式详细描述了柑橘棘粉蚧各虫态特征,并编制柑橘棘粉蚧及其种近似种检索表,为其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7.
椰子新品种-文椰2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椰2号. 是采用混系连续选择与定向跟踪筛选方法从-马来亚黄矮. 椰子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植株矮, 果皮黄色鲜艳, 椰肉细腻松软, 椰水清甜, 适宜作为鲜果食用。种植后3 ~ 4 年开花结果,平均株产115个, 高产的可达200多个。  相似文献   
28.
几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螺旋粉虱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玻管药膜法和田间试验研究飞机草、青葙、假蒟等6种植物叶片的乙醇提取物对螺旋粉虱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各供试提取物均对螺旋粉虱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活性,其中以飞机草和青葙的活性最高,其LC50分别为753.40,999.81 mg/kg,其余4种提取物对螺旋粉虱的活性大小依次为:假茼>菠萝蜜>含羞草>桃金娘.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飞机草和青葙提取物对螺旋粉虱成虫均具有较高活性,在50倍浓度处理下,飞机草和青葙提取物的防效均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29.
采用SDS-PAGE浓缩胶浓度为7.5%,分离胶浓度分别为9%、10%、11%、11.5%、12%、13%、14%、15%、16%的凝胶系统,探讨不同分离胶浓度条件下椰子贮藏蛋白亚基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分离胶浓度对亚基电泳分辨率的影响非常明显.分离胶浓度为11%~12%时,蛋白质亚基的分辨效果很好;当分离胶浓度为11.5%时,椰子贮藏蛋白亚基的分离效果最好,可以得到9条清晰的亚基条带.  相似文献   
30.
棕榈植物病害浸渍标本保绿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浸溃标本是植物病害标本的重要类型,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原植物的形态、色泽和质地.文章对5种棕榈科植物病害标本的保绿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乙酸铜热处理法制作而成的病害标本最能保存植物原色,标本绿色鲜亮,有一定的实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