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2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1篇
  94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云南设施土壤盐分累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史静  邓玉龙  张乃明  苏友波 《土壤》2009,41(6):921-925
研究了云南不同区域、不同种植年限的大棚设施土壤的盐分累秘特征.结果表明:云南设施土壤耕层盐分含量为0.50~4.22 g/kg,平均为1.76 g/kg;大棚种植年限长的地区,土壤表层盐分含量累积明显;随着大棚种植年限的延长,盐分含量、EC值呈上升趋势;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盐分含量、EC值逐渐降低;Na离子(交换性Na和可溶性Na)不是导致设施土壤盐害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2.
滇池宝象河流域水体氮素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非点源流失的氮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滇池宝象河6个点位沟渠水和河道水体氮素的动态监测,研究了流域水体氮污染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田沟渠水总氮平均浓度高于相应河道水总氮浓度,沟渠水总氮平均浓度范围为3.86~22.86 mg/L,河道水总氮浓度3.14~6.63 mg/L,总体趋势是从上游到下游水体氮素浓度逐渐升高、并且沟渠水体和河道水体氮素随时间变化呈现同样的趋势.农田沟渠水与河道水体总氮之间、农田沟渠水总氮与沟渠周边表层土壤全氮及沟渠沉积物全氮均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3.
沘江流域耕地土壤重金属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地处兰坪铅锌矿下游的沘江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倍受关注。本文在沘江流域采集了35个耕地土壤样品,分析测定了砷、铜、锌、镉、铅、汞6种重金属污染物累积量,并应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及Hac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耕地土壤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沘江流域沿岸耕地重金属铅、锌、镉累积量相对处于极高水平,均值分别为1 146.97、579.15、4.85 mg·kg-1,污染十分严重;砷的累积量也较大,均值为26.85 mg·kg-1;铜、汞累积量较小,污染程度轻;(2)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兰坪周边流域是土壤重金属砷、锌、铅、镉污染的一个主要点源污染源,而铜、汞污染没有显著点源污染源,均来自不同面源污染;(3)流域内梅罗指数均值为17.69(远大于3),存在极其严重重金属污染,同时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值为773.38,有很强潜在生态风险。污染物贡献表现为镉 > 铅 > 锌 > 砷 > 汞 > 铜;(4)沘江流域耕地土壤总体表现为水田重金属污染略高于旱地。  相似文献   
104.
云南不同产地三七的重金属吸收累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是我国传统珍贵中草药植物,其在云南种植区域不断北移和扩大,重金属污染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但相关研究却非常有限。[方法]本研究采集了分布于云南三州七县27个三七样品,并采用湿法消解前处理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ICP-MS) 测定其4种重金属元素Pb、Cd、As、Cu 的含量,揭示云南不同产地三七植物体内重金属的吸收富集特征及转运规律,并对不同产地三七的食用安全性进行人体健康评估。[结果]结果表明,参照《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三七块根中Pb、Cd、As、Cu的超标率为0%、62.96%、37.04%和0%,对应叶片中的超标率分别为37.04%、33.33%、48.15%、3.70%,应加强Cd、As的安全性关注。三七块根中Cd的富集系数最大,As和Cu相近,Pb最小。叶片中Pb、As、Cu富集系数变化较小,与三七块根相似,而Cd不同产地富集系数变异较大,最大的建水是最小的师宗的8.3倍。聚类分析表明不同地区的不同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差异较大。不同产地三七Pb、Cd、Cr、Cu 对人体的摄入风险贡献依次为4.91%~10.00%、3.83~10.50%、7.34~23.28%、0.40~0.61%,所占比例较小。[结论]云南部分三七存在一定的重金属污染风险,本研究可为三七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安全评价及三七安全质量控制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5.
滇池流域坡耕地土壤氮磷流失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揭示间作对坡耕地上不同类型土壤径流和侧渗氮(N)、磷(P)浓度的削减及作用机制,通过径流和淋溶模拟试验,设置不同类型土壤(红壤和紫色土)、坡度(8°和15°)和玉米(Zea mays L.)/大豆(Glycine max L.)间作及各自单作对照,比较分析了各因素影响下径流和侧渗N、P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径流总氮(TN)、总磷(TP)在红壤不同坡度条件下,与单作大豆处理相比较,间作处理对径流TN浓度有不同程度的削减作用,分别降低27.5%和30.8%,且间作处理下TN浓度在坡度为8°时最低为0.75mg/L;在紫色土8°条件下,与单作大豆、单作玉米相比,间作处理对径流TN浓度的削减效应更为明显,降幅分别为97.8%和89.8%,与单作玉米处理相比较,间作处理对径流TP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削减作用;从8°至15°处理,径流TP浓度相应有所增加。(2)侧渗TN、TP在红壤8°和15°条件下,与单作玉米相比,间作处理对侧渗TN浓度也有较大的削减作用,分别降低87.9%和86.8%,且在8°时侧渗TN浓度最低为2.91mg/L;在紫色土8°和15°条件下,与单作玉米处理相比,间作处理对侧渗TN浓度有约50%和80%的降幅,与单作玉米处理相比较,间作处理对侧渗TP浓度亦有不同程度的削减作用;其中红壤8°条件间作处理下侧渗TP浓度最高为0.25mg/L,15°条件间作处理下TP浓度最低为0.07mg/L。不同坡度条件下,土壤中N、P的输出量不同,且随着坡度增大,径流或侧渗中N、P总体的流失量也呈一定的增加趋势。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对径流和侧渗中的N、P有一定的削减作用;对于红壤和紫色土,由于其自身理化性质的不同,对坡耕地土壤中N、P流失的削减效应也不尽相同。因此,控制坡耕地氮、磷流失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于保护滇池流域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设施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累积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实地调查、采样分析,研究了云南主要设施栽培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累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云南省设施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1.00,设施土壤已经开始受到污染,并且随着栽培年限的延长有累积程度加重的趋势,其中以Cd的污染程度较严重;重金属Pb、Cu、Zn、Ni、As均在花-菜轮作方式下累积量最大,而Cd在花-花轮作方式下累积量最大:不同棚型对重金属元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 土壤理化性状对重金属元素的综合影响大小顺序为:Hg>Cr>Zn>Ni>As>Cu>Cd>Pb,且从不同的影响因素来看,有机质、DH和速效P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7.
AMF和间作对作物产量和坡耕地土壤径流氮磷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坡耕地氮、磷流失是导致河湖污染的主要因子。该文在坡耕地开展田间小区试验,定量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AMF)与玉米大豆间作系统对径流氮、磷流失的协同削减贡献,可为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单作玉米-抑菌处理相比,间作玉米-未抑菌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的生物量;与单作-抑菌处理相比,玉米大豆间作-未抑菌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植株茎叶、籽粒磷吸收量及茎叶、根系氮吸收量。与单作玉米-抑菌处理相比,间作玉米-未抑菌处理的土壤全磷、全氮的削减量分别为0.25、0.11 g/kg,径流总磷、总氮浓度的削减量分别为0.13、12.94 mg/L;与单作大豆-抑菌处理相比,间作大豆-未抑菌处理的土壤全磷、全氮的削减量分别为0.07、0.11g/kg,径流总磷、总氮浓度的削减量分别为0.27、24.80mg/L。与单作大豆-抑菌处理相比,玉米大豆间作-未抑菌处理的总磷、总氮流失量分别减少了0.51、19.93 kg/hm~2。经相关分析可知,径流颗粒态磷浓度与植株各部分磷吸收量均呈负相关,且与土壤全磷、速效磷含量也呈负相关性;径流各形态氮浓度与植株各部分氮吸收量、菌丝密度和球囊霉素均呈负相关。可见,丛枝菌根真菌协同玉米大豆间作模式能够通过促进植株对氮、磷养分的吸收而减少土壤氮、磷的残留,进而阻控了氮磷随径流迁移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8.
云南设施土壤养分累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云南不同区域、不同大棚种植年限的设施土壤养分累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设施土壤耕层养分累积现状为全氮含量范围为0.99-4.15 g•kg-1;全磷含量范围为0.53-5.64 g•kg-1;全钾含量范围为1.15-56.49 g•kg-1;碱解氮含量范围为69.0-368.9 mg•kg-1;速效磷含量范围为6.95-214.9 mg•kg-1;速效钾含量范围为72.8-2654.4 mg•kg-1。随着设施土壤种植年限的延长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呈现上升的趋势,全钾则有升有降;随着土层深度加深,土壤各养分含量减少,土壤表层呈现养分富集现象。  相似文献   
109.
芦荟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芦荟是百合科多年生常绿多肉质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热带沙漠干旱地区,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植物。随着芦荟的医疗、保健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可,7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相继掀起了”芦荟热”。我国芦荟产业从80年代末开始起步,近几年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外均有栽培,尤以海南、云南、福建和广东省等地较为集中。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芦荟种植面积为800km^2左右。但是随着芦荟大规模的种植,其根腐病的发生也日愈严重,威胁到芦荟种植业的发展。2004年,大面积田间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该病在云南省的发病率为42.54%、死亡率为26.36%。对于芦荟根腐病病原菌的研究,国内外还没有报道,本文对引起云南省芦荟根腐病的病原菌进行了系统的鉴定。  相似文献   
110.
选用解磷菌剂改善缺磷土壤磷素的有效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山西省大部分土壤为石灰性土壤,耕地土壤缺磷较严重,施入土壤的化学磷肥极易被固定,为了提高缺磷土壤磷素的有效性,分离筛选的B2和B67菌株研制的解磷菌剂(后称菌剂),首先接种到以磷酸三钙为唯一磷源的培养基中,液体速效磷含量比CK提高12.92倍和9.18倍,然后又接种到其它典型缺磷土壤中,可使土壤速效磷含量较CK增加1.35~3.04倍,且发现其溶磷效果和液体的pH值有关,也与土壤磷酸酶活性和有效活菌数相关,而且菌剂在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土壤速效钾的含量。另外菌剂在缺磷的盆栽和大田试验中取得相同效果,除显著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培肥土壤外,同时还有改善作物农艺性状,提高作物产量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