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0篇
  7篇
综合类   34篇
畜牧兽医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61.
利用PCR-SSCP技术,对甘南牦牛、大通牦牛和天祝白牦牛的FASN基因第3内含子进行SNPs筛选,并将筛选到的突变位点与牦牛部分肉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3个牦牛群体在第3内含子检测到g.5477 C→T的突变,由此产生3种基因型:HH、HG、GG.相关性分析表明,HH基因型和HG基因型个体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GG基因型个体(P<0.05).HH、HG、GG 3种基因型对失水率、熟肉率、pH24值和剪切力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2.
为了研究赖氨酸对绵羊组织生长的影响,试验选用15只年龄、体重相近的杂交母羊(陶塞特♂×蒙古羊♀)随机分为3组,于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赖氨酸(0,4,10 g),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日粮不同赖氨酸水平对绵羊肝脏和背最长肌中GHR和IGF-Ⅰ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赖氨酸水平影响绵羊肝脏和背最长肌中GHR和IGF-Ⅰ基因的表达,随日粮赖氨酸水平的提高肝脏GHR和IGF-ⅠmRNA及背最长肌IGF-ⅠmRNA表达量相应增加;背最长肌中4 g和10 g赖氨酸组GHR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0 g赖氨酸组的GHR基因相对表达量与4 g赖氨酸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添加一定量的赖氨酸可以调节绵羊组织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3.
中国牦牛遗传资源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我国牦牛遗传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牦牛遗传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途径。利用品种改良及高效繁殖技术、营养调控与高效利用技术、畜产品深加工技术、新型产业开发技术等,逐步实现牦牛规模化养殖,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不断促进牦牛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和持续性的产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4.
甲状腺素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组织中,是对生长、发育、代谢起决定性作用的调控因子,并且改变甲状腺的状况能影响诸多器官和系统。尽管多年来睾丸一直被认为是与甲状腺素无关的器官,然而现在发现甲状腺素在睾丸发育和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大量的资料显示甲状腺如同影响精子形成一样影响着类固醇的形成,包括T3在睾丸支持细胞增殖和功能成熟方面的作用,以及它在出生后间质细胞分化和类固醇生成方面的作用。甲状腺素受体一直出现在发育期和成年期的睾丸细胞中,这暗示了T3可能直接作用于这些细胞来行使其功能。最近许多研究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试图了解甲状腺素作用于睾丸细胞的潜在机制。现在的回顾旨在呈现一个甲状腺素在雄性生殖腺功能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为了研究赖氨酸对绵羊组织生长的影响,试验选用15只年龄、体重相近的杂交母羊(陶塞特♂×蒙古羊♀)随机分为3组,于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赖氨酸(0,4,10 g),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日粮不同赖氨酸水平对绵羊肝脏和背最长肌中GHR和IGF-Ⅰ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赖氨酸水平影响绵羊肝脏...  相似文献   
66.
中国牦牛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牦牛的分布及其分布特点、牦牛遗传资源及其分类、牦牛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牦牛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牦牛业发展现状,并根据新时期牦牛业发展的要求及技术需求,提出了牦牛业持续发展的对策,旨在不断促进牦牛业向优质、高产、高效和持续性的产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7.
高原脆弱生态区对全球变化具有放大镜效应,利用长时序遥感数据及气象观测资料探索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以1982—2012年GIMMS NDVI数据及同时期气象观测数据为数据源,借助于最大值合成、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等数据分析技术,分析了青藏高原4 000m高海拔区域的NDVI的变化趋势以及气候响应。结果表明:(1)近31年来,青藏高原对全球变化响应明显,年降水量、温度均呈显著增长趋势(p0.05),NDVI年变化率为正值、植被覆盖度呈增长趋势,均表明近年来青藏高原植被长势渐变良好。(2)青藏高原NDVI与降水、温度弱相关,温度对高海拔地区NDVI的影响超过降水,且降水对青藏高原NDVI的影响具有滞后性。(3)从青藏高原不同区域海拔高度和NDVI等值线的分布来看,地势对NDVI具有显著影响,海拔高度较高的区域NDVI值普遍较小。  相似文献   
68.
为了研究牦牛DRB3.2基因exon 2遗传多样性,试验采用PCR-RFLP对天祝白牦牛、甘南牦牛、大通牦牛3个类群757头个体的MHC-DRB3.2基因进行PCR-RFLP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出8个HaeⅢ酶切位点、11种基因型;在3个牦牛类群中,HaeⅢC基因型(225 bp/175 bp/85 bp/35 bp)在大通牦牛、天祝白牦牛中是优势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87和0.366;而在甘南牦牛中,HaeⅢA基因型(175 bp/85 bp/35 bp)为优势基因型,基因型频率为0.306。3个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39,0.754,0.743,均达到了高度多态(PIC>0.50)。说明牦牛DRB3.2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在研究牦牛抗病育种和提高牦牛生产性能方面具有独特的效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甘南牦牛产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及牦牛资源分布、种质特性等方面的调查,指出了甘南牦牛业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四点保护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7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是迄今所知功能最复杂的生长调控因子,它能促进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分化,参与生后基因组重建,与X染色体的失活有重要关系。所有的这些功能说明IGF2在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性。此外,IGF2与个体生长速度、瘦肉率、背膘厚等生产性能关系密切,在某些物种已经被作为候选基因确定下来。作为重要的印记基因,IGF2的表达状况与肿瘤,以及潜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在肿瘤治疗方面起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IGF2的基因结构、生物学作用、基因印记、生长发育和肿瘤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