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2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分析家蚕感染质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BmCPV)后中肠组织中蛋白质的差异表达,为从蛋白质分子水平上探索家蚕感染BmCPV后的分子应答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2-DE)对BmCPV病毒感染组和灭菌水对照组家蚕p50的中肠组织蛋白进行比较,通过基质辅助质量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 MS)和家蚕蛋白质数据库检索对所得到的差异蛋白点进行鉴定与分析。【结果】2-DE电泳结果比较分析表明,BmCPV感染组和对照组家蚕的中肠组织有8个差异蛋白斑点,其中对照中肠有3个,感染中肠有5个。经MALDI-TOF MS鉴定结果显示对照家蚕中肠中的3个差异蛋白斑点分别为家蚕的类固醇脱氢酶(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线粒体电压依赖的阴离子通道孔蛋白(Voltage-dependent anion-selective channel,VDAC)和1个未知新型蛋白;感染家蚕中肠的5个差异蛋白点分别是家蚕的Ras-鸟嘌呤核苷酸释放因子1(Ras-specific guanine nucleotide- releasing factor 1-like,RASGRF1)、H+转运ATP合成酶亚基、候选肿瘤抑制因子(Putative tumor suppressor protein,PDSS2)、多药耐药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4/ABCC4)、冻坏B样蛋白(Nipped-B-like protein- like,NIPBL)。【结论】BmCPV感染可导致家蚕中肠组织多种蛋白的差异表达,提示家蚕可能通过启动不同的机制来应答病毒的感染,其中VDAC的下调表达以及PDSS2、MRP4/ABCC4和NIPBL的上调表达均与诱导细胞凋亡相关,推测家蚕在BmCPV感染的过程中可能启动了细胞凋亡的抗病毒机制。  相似文献   
32.
家蚕品种秋丰×白玉是一对耐氟性较强的夏秋用蚕品种,其中以亲本白玉A的耐氟性最强。以白玉A与耐氟性较弱的皓月B为亲本组配各种杂交世代进行耐氟性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的氟化物添食范围内,其耐氟性遗传呈显性遗传,受主效基因控制,并且具有部分伴性遗传效应和明显的杂种优势。利用SSR分子标记对耐氟性状进行连锁分析,初步确定耐氟主效基因与第12连锁群中的2个标记(chr12-2990-1和chr12-2990-2)紧密连锁。  相似文献   
33.
为了获取与家蚕黄血基因(Y)协同作用的相关蛋白的基础信息,通过双向电泳技术对家蚕黄血近等基因系5龄起蚕黄血个体和白血个体的中肠蛋白进行分离并作图像分析,发现分离出的较为清晰的蛋白点主要集中在14~80kD区域,等电点(pI)4~9。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其中一些差异明显的蛋白点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较为可信的5个蛋白点包括参与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等功能蛋白,这些蛋白可能与家蚕黄血性状的形成有关。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质谱鉴定出的质子转移ATP合酶β亚基2编码基因在家蚕黄血近等基因系黄血个体和白血个体5龄不同发育时期的相对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2种个体中的表达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并且在黄血个体中的表达量明显较白血个体高,5龄第1-2天的相对表达量高7倍左右,提示该基因可能与家蚕的黄血性状有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