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2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1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饲养密度对北京鸭黏膜免疫、消化功能以及血液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900只15日龄北京鸭公鸭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即A组、B组、C组、D组和E组,饲养密度分别为4只/m~2、6只/m~2、8只/m~2、10只/m~2、12只/m~2,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42日龄时进行屠宰采样,用于试验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饲养密度条件下,北京鸭出栏体重显著降低(P0.05);肠道黏膜IL-6和sIgA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而呼吸道黏膜IL-2、IL-6、IL-17及sIgA的含量差异均显著(P0.05);肠道黏膜中糜蛋白酶、蔗糖酶以及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差异显著(P0.05);血清中GSH-Px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CAT和MDA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因此可见,高饲养密度影响了北京鸭消化道和呼吸道的黏膜免疫功能,提高了黏膜中分泌型IgA的含量,降低部分消化酶的活性,使其产生氧化应激。推荐北京鸭后期网上饲养的密度为6~10只/m~2。  相似文献   
102.
本试验研究肉仔鸡生长早期 (2~ 3周龄 )不同代谢能、蛋白质限饲水平对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影响。结果表明 :(1 )早期低代谢能和低蛋白的限饲处理均可明显降低肉仔鸡生长速度 (P <0 .0 5) ,并在恢复阶段表现出完全补偿生长。 (2 )早期不同代谢能、蛋白限饲水平对饲料转化率没有影响 (P >0 .0 5)。 (3)早期不同代谢能、蛋白限饲水平均有提高胴体产量、胸肉和腿肉比例的趋势 (P >0 .0 5)。 (4)早期低代谢能限饲明显降低 42日龄腹脂重 (P <0 .0 5) ,低蛋白质限饲增加腹脂重 (P >0 .0 5)。  相似文献   
103.
试验一选用7日龄AA肉鸡公雏264只,试验二选用7日龄AA肉公雏鸡和北京油鸡各144只,根据体重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分别进行笼养和地面平养试验,比较不同饲养方式对肉鸡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笼养对肉鸡屠宰率、全净膛率、翅率、腿率、胫长、腹脂率、胸肌粗脂肪和主要脂肪酸含量无影响(P>0.05),笼养导致肉鸡脚率增加(P<0.05),胸肌率减少(P<0.05)。  相似文献   
104.
美国禽肉消费量已达肉类消费总和的50%以上,加之肉骨粉被禁止使用,因此植物蛋白质将会更多地被使用,所以氨基酸营养研究越显重要。另外,为了提高日粮的利用率,必须准确了解家禽氨基酸的需求量。氨基酸需求量可通过用血浆氨基酸浓度作为参数来测定。添加晶体氨基酸既可满足家禽氨基酸需要,又能降低日粮粗蛋白水平,而且还降低氮排泄,但容易引起腹脂率增加。本文对内鸡氨基酸营养的这几方面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5.
180只AA雄性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8日龄起分别饲喂代谢能为13.2MJ/kg的日粮,辅酶Q10添加量分别为0、20、40mg/kg.15~21日龄关闭水暖进行较低温处理(15~18℃)以诱发腹水症,并研究辅酶Q10添加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及对腹水症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肉仔鸡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辅酶Q10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不显著,而能显著降低其对腹水症的敏感性.日粮添加辅酶Q10能够显著降低肉仔鸡腹水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肉仔鸡红细胞渗透脆性(EOF)(P≤0.05).虽然辅酶Q10添加与否对血液红细胞压积(PCV)没有显著影响,但40mg/kg的辅酶Q10添加量同20mg/kg的添加量相比,PCV值显著降低(P≤0.05),除了36日龄时添加40mg/kg辅酶Q10显著降低了肉仔鸡的肺动脉舒张压(PADP)外,各试验组肉仔鸡右心室内压(RVP)、肺动脉压(PAP)、右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等均没有表现出显著变化,而40mg/kg的辅酶Q10组显著降低了腹水心脏指数(AHI)(P≤0.05).辅酶Q10的这种有益作用可能与其为心肌细胞充足供能、降低血液的红细胞渗透脆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6.
选用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鸡、北京油鸡公雏各72只,检测红细胞C3b受体(RBC-C3bR)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花环率以及肠腔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两品种鸡的RBC-C3b花环率均随日龄的增长逐渐下降,北京油鸡的RBC-C3bR花环率显著高于爱拔益加肉鸡(P<0.05),而两品种鸡的RBC-IC花环率却随日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爱拔益加肉鸡的RBC-IC花环率显著高于北京油鸡(P<0.05)。两品种鸡肠腔中的SIgA含量随日龄的增长逐渐下降,并且北京油鸡肠腔中的SIgA含量比爱拔益加肉鸡高。提示爱拔益加肉鸡和北京油鸡的红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功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7.
不同储存时间的玉米对肉鸡血清生化和组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饲喂不同储存时间的玉米对肉鸡血清生化及组织学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雌性科宝肉仔鸡1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分别饲喂由5种不同储存时间的黄玉米配制的试验饲粮,玉米储存时间分别为1、2、3、4和5年,试验期42 d。检测肉鸡42日龄时血清生化及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11年组和5年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3年组(P0.05),1年组和2年组血清葡萄糖水平显著高于3~5年组(P0.05),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球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甘油三酯、胆固醇及乳酸脱氢酶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5年组肉鸡肝脏的异嗜性粒细胞浸润较其他组明显,其他脏器(胸肌、腺胃、肌胃、心脏、脾脏、法氏囊、胸腺及肾上腺)各组间没有差异。由此可见,饲喂不同储存时间的玉米会对肉鸡糖、蛋白质代谢产生一定影响,而长期储存的玉米则可能会破坏肉鸡肝脏的组织结构并引起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8.
分别以美国NRC、日本、法国AEC和另 3个共计 6种氨基酸模式为标准 ,配制 6种除Met、Thr和Trp三种氨基酸含量不同外 ,其它营养素水平完全一致的日粮。设定代谢能为 1 1 .0 9MJ/Kg ,粗蛋白为1 6.4 %。随机安排 6组 4个重复 ,每个重复 36只海兰褐产蛋高峰期蛋鸡参加试验 ,比较各模式对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饲养试验表明 :6种模式中以产蛋率和饲料转化率确定的最佳模式为 :Lys 1 0 0、Met4 8.5、Thr 69、Trp 2 6;以产蛋量和蛋重确定的最佳模式为 :Lys 1 0 0、Met 4 3、Thr 68.5、Trp 2 3。  相似文献   
109.
研究了半纯合日粮分别添加 0 .4 %的茶多酚 (TP)和果寡糖 (FOS)对 2 8~ 4 2日龄母肉鸡的生产性能等的影响。结果为 ,添加TP和FOS比对照显著降低了死亡率、腹腔脂肪重量和腹腔脂肪率 (P <0 0 5 ) ,并且TP对腹腔脂肪的抑制效果比FOS大 (P <0 0 5 ) ;添加TP显著降低了盲肠菌群的总数、各菌群的数量以及细菌代谢产物的总量(P <0 0 5 ) ;添加FOS不影响盲肠菌群的总数 ,但选择性地显著增加了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和真细菌 (Eubacteria)群、降低了其他菌群的数量以及酚类和吲哚的含量 (P <0 0 5 )。试验认为 ,茶多酚和果寡糖具有降低死亡率和腹腔脂肪沉积以及改变盲肠菌群的效果 ,茶多酚表现的是类抗菌素效果 ,即 ,非选择性地降低所有菌群的数量及其代谢产物含量 ,而果寡糖的效果是选择性地增加有益细菌、降低盲肠内挥发性脂肪酸以外的代谢产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0.
β-1,3-D-葡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量研究表明,免疫调节剂β-1,3-D-葡聚糖具有调节动物免疫机能、抵抗感染和应激、促进动物健康等作用。本文主要就免疫调节剂β-1,3-D-葡聚糖的结构特点、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免疫调节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