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7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83篇
林业   265篇
农学   178篇
基础科学   272篇
  162篇
综合类   1213篇
农作物   111篇
水产渔业   169篇
畜牧兽医   834篇
园艺   205篇
植物保护   101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转基因猪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基因动物是指用实验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生殖细胞,由此稳定整合到动物基因组中,并能遗传给子代的动物.自1982年Palmiter等[11]将含小鼠金属巯因启动子的DNA片断与生长激素基因融合的质粒用微注射法导入小鼠受精卵,并移植给受体而产生6只比同窝仔鼠生长快一倍的超级小鼠后,即引起世界轰动,使得转基因动物的内在潜力由此而得以证实,随即世界各国普遍开展了转基因动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72.
全射流喷头的磨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射流喷头的接嘴插拔深度对喷头的正常运转及转动频率有着重要的影响,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有着相同的结论:接嘴插拔深度深时,转动快;接嘴插拔深度浅时,转动慢。试验表明,PXH10型全射流喷头接嘴h值最大移动范围为0.25mm。自行设计制作了自循环喷头耐磨损试验台,对喷头的耐磨性进行了测量。试验表明,喷头运行200h后,接嘴磨损0.13mm,出口盖板磨损0.15mm。此时转动频率变慢,喷头流量增大2.92%。  相似文献   
73.
为了探索出玉米新品种临奥9号的最佳栽培密度,本研究采用5种不同密度对玉米新品种临奥9号进行田间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临奥9号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植株性状有着不同的影响。在2 500~3 400株/亩范围内,以密度3 000株/亩最佳,个体发育好,群体优势明显,产量最高,与其它各处理相比,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4.
为评估文蛤生态容量,实验根据动态能量收支理论,基于R语言构建了文蛤动态能量收支模型,采用线性与非线性回归法估算模型参数,通过对比围塘环境下文蛤壳长、湿重、软体部湿重的实测值与模拟值验证模型,并应用于模拟黄海海域滩涂区文蛤的生长过程。结果显示,文蛤模型主要参数形状系数、阿伦纽斯温度系数和单位体积结构物质所需能量分别为0.57、9 278 K和2 056 J/cm3;实测与模拟的文蛤壳长、湿重和软体部湿重相关系数R2平均为0.996,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误差为3.58%;如东沿海区域6月实测文蛤软体部干重为0.48 g,壳长3.12 cm,模型模拟的软体部干重、湿重和壳长分别为0.476 g,6.6 g和3.2 cm。研究表明,实验构建的文蛤动态能量收支模型的准确度较高,可真实地反映出文蛤在自然水域中的生长过程,为评估文蛤生态容纳量及构建文蛤相关的生态系统模型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5.
为研究中、高养殖密度对刀鲚当年鱼种生长、存活、消化及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本实验采用池塘培育方式,以同批次人工繁育的刀鲚当年鱼种[ (0.88±0.26)g和(0.55±0.20)g]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96d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中密度养殖塘(62#,6尾/m2)刀鲚的体长和体质量增长速度均显著大于高密度养殖塘(56#,11尾/m2) (P<0.05),其中体长相对增长率是56#塘的3.4倍,体质量相对增长率是56#塘的6.5倍;肥满度和存活率均大于56#塘,分别为0.290g/cm3,83.5%和0.278g/cm3,79.7%。养殖期间,62#塘淀粉酶(AMS)活力均显著大于56#塘(P<0.05),并随养殖时间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胰蛋白酶(TPS)活力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除养殖中期时与56#塘无显著差异外,其他时间均显著大于56#塘(P<0.05)。62#塘胃蛋白酶(PPS)活力在养殖前中期均明显大于56#塘(P<0.05),之后降低至显著低于56#塘(P<0.05),而56#塘PPS活力随时间无显著变化。62#塘脂肪酶(LPS)活力随养殖时间逐渐升高,至养殖中期时与56#塘无显著差异,其他时间均显著小于56#塘(P<0.05)。两塘间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随养殖时间逐渐降低。62#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随养殖进行均显著大于56#塘(P<0.05),其中CAT活力随养殖时间显著升高,GSH-PX活力无明显变化;56#塘的CAT呈先升后降趋势,而GSH-PX随养殖时间而逐渐降低。因此,在本实验条件下,高密度对刀鲚幼鱼的生长速度、消化能力和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中密度养殖塘刀鲚鱼种的生长、消化及免疫性能均优于高密度,更适合刀鲚鱼种的培育和规模化养殖。  相似文献   
76.
为了摸清蚯蚓活动对杂草发生的影响以及除草剂对蚯蚓的急性毒性,2017年-2019年连续3年调查了“花菜-蚯蚓”种养模式下田间杂草物种数、总草密度和生物量,同时测定了17种除草剂对威廉环毛蚓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与花菜单一种植模式相比,“花菜-蚯蚓”种养模式显著降低了田间杂草物种数、总草密度和生物量,减轻了杂草危害。不同除草剂对威廉环毛蚓的急性毒性存在较大的差异。采用滤纸法处理48 h,丙草胺、高效氟吡甲禾灵和噁唑酰草胺对威廉环毛蚓的急性毒性最高,LD50分别为1.1、1.8 μg/cm2和7.1 μg/cm2。其次为灭草松,LD50为70.3 μg/cm2。乙羧氟草醚、吡嘧磺隆、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硝磺草酮、嘧啶肟草醚和烟嘧磺隆对威廉环毛蚓的急性毒性相对较低,LD50均大于1 200 μg/cm2。采用人工土壤法处理14 d,灭草松对威廉环毛蚓的急性毒性最高,LD50为50.3 mg/kg。其次为二甲戊灵、草铵膦和丙草胺,LD50分别为111.9、137.4 mg/kg和169.5 mg/kg。双草醚、氰氟草酯、硝磺草酮和苯唑草酮对威廉环毛蚓的急性毒性相对较低,LD50均大于500 mg/kg。基于滤纸法和人工土壤法的测定结果,丙草胺、灭草松、噁唑酰草胺、高效氟吡甲禾灵、草铵膦和二甲戊灵对威廉环毛蚓具有相对较高的急性毒性,不建议用于“作物-蚯蚓”种养农田防除杂草。  相似文献   
77.
为了明确浙沪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及优势杂草控制技术,采用唐氏五级目测法和随机取样计数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和浙江的116块冬小麦田杂草进行了抽样调查,同时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测定了7种除草剂对主要危害杂草的防效。结果表明,浙沪冬小麦田共调查到杂草43种,隶属于14科,其中菊科杂草种类最多,有10种,其次是禾本科杂草9种,再次是石竹科杂草5种。杂草群落组成以禾本科杂草为主,优势杂草为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 japonicus Steud.、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Steud.) Fern.、棒头草Polypogon fugax Nees ex Steud.、硬草Sclerochloa dura(L.) Beauv.、早熟禾Poa annua L.、鹅肠菜Myosoton aquaticum(L.) Moench、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 L.、猪殃殃Galium spurium L.和小藜Chenopodium ficifolium Smith。室内除草活性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日本看麦娘可用15%炔草酯WP、5%唑啉草酯EC、30 g/L...  相似文献   
78.
蒸汽压片处理因其在提高玉米淀粉消化率、改善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和畜产品品质、减少环境污染和降低饲养成本等方面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随着在反刍动物日粮中进一步应用对其工艺技术和产品标准也提出更高要求。作者较全面地从蒸汽压片技术提高玉米淀粉利用率的作用机制、加工工艺及加工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蒸汽压片玉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目的]为小果型西瓜三倍体的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二倍体小果型西瓜优良自交系MH-39-1的子叶为外植体进行离体诱导四倍体的研究。[结果]100 mg/L秋水仙素处理子叶的不定芽分化率达66.7%,平均分化不定芽6.7个。400 mg/L秋水仙素处理的四倍体诱导率为20.0%。秋水仙素处理12 h的不定芽分化率为83.3%,处理48 h的不定芽分化率为16.7%。秋水仙素处理24~36 h的四倍体诱导率为16.7%。4.0 mg/L 6-BA处理的不定芽分化率为83.3%,1.0 mg/L 6-BA处理的不定芽分化率为58.3%。再生芽在4种生根培养基上的生根率均在90%以上,在不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再生苗的平均生根数仅为6.5条,添加NAA的培养基上再生苗的平均生根数在10条以上,但根短而粗。[结论]初步确定秋水仙素离体诱导小果型西瓜四倍体的适宜浓度和处理时间为400mg/L和24 h。  相似文献   
80.
归纳了近几十年来对此类暴雨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其气候特征,主要从中纬系统的相互作用、地形作用、重力惯性波、中尺度系统综述了其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