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不同农药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对产量的影响及用药成本的试验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ml/667m2防治晚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用药50%丙溴磷乳油100ml/667m2,于第3代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至2龄幼虫高峰前施药,可提高防效13.19个百分点,每667m2减少施药工12元,增加产量37.49kg,减少用药成本9元,每667m2增加总效益95.98元。并且能起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药残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25%吡蚜酮悬浮剂24mL防治早稻稻飞虱的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用药每667m2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g。在稻飞虱若虫孵化高峰期施药,可提高防治效果36.97%,每667m2减少施药人工20元,增加产量50.48kg,减少用药成本11元,每667m2增加总效益131.96元,且能起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药残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利用性诱剂诱捕水稻二化螟的地理区系差异机制,明确各地二化螟性诱剂配比类型,用性诱剂A型诱芯和B型诱芯对二化螟进行地理区系差异诱捕比较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A型诱芯早稻共诱得二化螟86头,B型诱芯早稻共诱得二化螟448头,B型诱芯的诱虫总量是A型诱芯的5.2倍。B型诱芯的配比类型更适合在水稻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应用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监测田间斜纹夜蛾成虫消长动态,明确该系统自动计数的准确性和远程信息传输等智能化监测水平。监测结果表明,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反映的蛾峰与普通性诱、灯诱监测一致,且在害虫发生早期种群数量较低时,系统诱虫量高于灯诱,即灵敏度较高。以逐日诱虫量分析系统自动计数误差,自动计数与实际诱虫量完全吻合的正确率为20.4%,误差率在10%以内的为40.0%,且自动计数与实际诱虫量呈极显著相关(R=0.962,P0.01)。结合同期进行的卵和幼虫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田间百株卵量、百株虫量高峰出现在系统监测蛾峰后5~10 d。说明该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斜纹夜蛾田间发生情况,满足了种群动态监测和预测预报的技术要求,为夜蛾类害虫的智能测报提供了新方式。  相似文献   
15.
选用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g/667m2、63.1%杀单·苏云可湿性粉剂50g/667m2、15%阿维·三唑磷乳油100ml/667m2防治二化螟,进行药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g/667m2、63.1%杀单·苏云可湿性粉剂50g/667m2对二化螟有较好的防效,两者药后14d防效分别为92.61%、90.46%,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对其他有益生物未见药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万安县大量种植早春南瓜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般 6 6 7m2 产量可达4 0 0 0kg ,产值 50 0 0余元 ,现将栽培技术小结如下 :1 催芽播种选择一串铃、甜栗等早熟耐阴雨低温的小型品种 ,2月底至 3月上旬采用双膜覆盖 ,营养钵育苗。先晒种 1~ 2天 ,再置于 4 0~50℃的温水中浸泡 2小时 ,洗净后用湿布包好在 2 5~ 30℃的环境中催芽 36~ 4 8小时 ,待芽长 0 .5~ 1cm即可播种 ,正常情况下 4~ 5天可出全苗。2 施足基肥 窄畦深沟每 6 6 7m2 施腐熟厩肥 2 50 0~ 30 0 0kg ,复合肥 30kg ,畦宽 (连沟 ) 1 .3~ 1 .4m ,沟…  相似文献   
17.
30%苯甲·丙环唑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减量控害30%苯甲·丙环唑乳油与常规对照20%井冈霉素SP防治纹枯病进行药效试验对比,评价试验药剂30%苯甲·丙环唑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0%苯甲·丙环唑乳油药剂对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效,平均防效达84.14%,比20%井冈霉素平均防效79.52%提高4.62个百分点;减量控害区667m产量527.9kg,比常规用药20%井冈霉素对照区增产31.2kg,增幅6.28%.每667m减少施药用工2.5元,667m2增加效益62.9元.建议使用时,每667m2用30%苯甲·丙环唑30ml兑水45 kg于纹枯病发生盛期对水稻叶面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8.
选用减量控害30%苯甲·丙环唑乳油与常规对照20%井冈霉素SP防治纹枯病进行药效对比试验,评价试验药剂30%苯甲·丙环唑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0%苯甲.丙环唑乳油药剂对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效,平均防效达84.14%,比对照20%井冈霉素平均防效79.52%提高4.62%;减量控害区产量比常规用药增产31.2 kg/u,增产6.28%。减少施药用工2.5元/u,增加效益62.9元/u。建议使用时,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30 mL/u对水45 kg/u于纹枯病发生盛期对水稻叶面均匀喷雾(全文设u=667 m2,单位面积)。  相似文献   
19.
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爱苗)与对照药剂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结果表明,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对纹枯病的平均防治效果达84.14%,比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的防治效果(76.52%)提高7.62个百分点。示范用药区每667 m2产量527.9 kg,比20%井冈霉素每667 m2产量(496.7 kg)增产31.2 kg,增产6.28%。示范区每667 m2减少施药用工2.5元,增加效益62.9元。建议每667 m2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30 mL对水45 kg在纹枯病发生初期对水稻叶面进行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20.
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亿活芽孢/克)和常规药剂40%稻瘟灵乳油对稻瘟病进行药效防治对比试验,评价枯草芽孢杆菌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每667m2用10g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迭95.28%.比对照药剂40%稻瘟灵乳油每667mz用60mL的防治效果81.15%提高14.13个百分点:每667rn2产量385.76kg,比40%稻瘟灵乳油对照区每667m2产量345.69kg,增产40.07kg,增产11.59%。每667m2减少施药用工10元.增加经济效益94.14元。建议在生产中每667m2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亿活芽孢/曲10g对水50奴于稻瘟病发病初期对水稻叶面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