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7 毫秒
11.
研究了当归多糖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能力、血清免疫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配制6种饲料,当归多糖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对照组)、0.05%、0.10%、0.20%、0.40%和0.80%。挑选体质量为(4.99±0.08)g的卵形鲳鲹幼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20尾,放于池塘网箱中喂养,每天饱食投喂2次,为期8周。结果显示,各组末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P0.05)。0.10%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0.80%组和对照组(P0.05);0.10%组和0.20%组血清补体3、补体4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10%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10%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0.40%组、0.80%组和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当归多糖能显著提高卵形鲳鲹幼鱼的抗氧化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但促生长的作用不显著。卵形鲳鲹幼鱼饲料中当归多糖的适宜添加量为0.10%。  相似文献   
12.
采用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添加量分别为0 (对照组)、1%(T1)、2%(T2)、3%(T3)、4%(T4)和5%(T5)的6组实验饲料,养殖均质量为(25.49±0.20) g的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 8周,研究其对花鲈生长、消化酶、血液学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螺旋藻可显著提高花鲈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并显著降低饲料系数(P<0.05);螺旋藻可以提高花鲈肠道蛋白酶活性(P<0.05),但对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T3、T4和T5组的白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浓度、T4和T5组的红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4和T5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4和T5组的溶菌酶活性、免疫球蛋白M和补体4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T3、T4和T5组的总抗氧化能力、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3、T4和T5组的丙二醛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花鲈饲料中螺旋藻的适宜添加量为4%~5%。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黄斑篮子鱼(Siganus oramin)胚后发育特点,对其早期发育阶段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对其各时期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特性进行了描述与分析。根据卵黄囊和油球消失、仔鱼开口与摄食、鳍膜消退、鳍棘变化、色素沉积和全身被鳞等发育特征,把黄斑篮子鱼胚后发育分为仔鱼期(包括早期仔鱼和后期仔鱼)、稚鱼期和幼鱼期。黄斑篮子鱼初孵仔鱼全长(1.913±0.105) mm,在水温23~24.3℃,3日龄开口;6日龄卵黄囊和油球被完全吸收,进入后期仔鱼期;17日龄鳍膜消失,各鳍发育基本完成,进入稚鱼期;33日龄鳞片覆盖全身,完成变态,外部形态特征与成鱼相近,进入幼鱼期。仔稚鱼生长随日龄的增长呈现出先快后慢再快的生长趋势;第2背鳍棘和腹鳍棘出膜后随日龄不断伸长,28日龄长到最大值,之后逐渐收缩。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黄斑篮子鱼(Siganus oramin)胚后发育特点,对其早期发育阶段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对其各时期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特性进行了描述与分析。根据卵黄囊和油球消失、仔鱼开口与摄食、鳍膜消退、鳍棘变化、色素沉积和全身被鳞等发育特征,把黄斑篮子鱼胚后发育分为仔鱼期(包括早期仔鱼和后期仔鱼)、稚鱼期和幼鱼期。黄斑篮子鱼初孵仔鱼全长(1.913±0.105) mm,在水温23~24.3 ℃,3日龄开口;6日龄卵黄囊和油球被完全吸收,进入后期仔鱼期;17日龄鳍膜消失,各鳍发育基本完成,进入稚鱼期;33日龄鳞片覆盖全身,完成变态,外部形态特征与成鱼相近,进入幼鱼期。仔稚鱼生长随日龄的增长呈现出先快后慢再快的生长趋势;第2背鳍棘和腹鳍棘出膜后随日龄不断伸长,28日龄长到最大值,之后逐渐收缩。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探究酶解肠膜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配制4种饲料,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M0),替代组分别饲喂以2%(M2)、4%(M4)和6%(M6)的酶解肠膜蛋白粉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的等氮等脂饲料。试验将300尾平均体质量为(6.66±0.17)g的卵形鲳鲹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每天饱食饲喂2次,为期8周。结果表明,酶解肠膜蛋白粉替代4%鱼粉对卵形鲳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无显著影响(P> 0.05),但饲料成本最低。替代水平为2%和6%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P <0.05)。因此,酶解肠膜蛋白粉的最适替代量为4%。  相似文献   
16.
在深水抗风浪网箱培育黄斑篮子鱼(Siganus oramin)亲鱼,选取性腺成熟的1+龄亲鱼进行打针催产并人工干法授精,将获得的受精卵在实验室孵化,观察并记录胚胎发育全过程。结果表明,网箱培育的黄斑篮子鱼亲鱼捕捞回室内水泥池,打针催产后其排卵授精行为仍具有严格的月历节律性;黄斑篮子鱼受精卵为沉性黏性卵,圆球形、卵膜光滑、卵质透明、多油球。卵径(584.6±8.64)μm,油球多个,大小不一,大油球直径(146.54±7.46)μm;在水温23.2~24.5℃、盐度32.5和p H 8.2的环境下,第39小时20分钟第一尾仔鱼孵化,第42小时10分钟全部受精卵孵化出仔鱼,积温925.28~996.45℃·h,胚胎发育过程可以分为胚盘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孵化期等7个阶段,包括26个发育时相。初孵仔鱼全长(1 912.54±105.25)μm,2.5日龄(孵化后第56小时)仔鱼开口,全长(3 030.36±80.97)μm。  相似文献   
17.

为制定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投喂策略,文章研究了卵形鲳鲹昼夜摄食、耗氧规律和胃肠排空时间。摄食节律采用分段式连续投喂法(1昼夜,每隔2 h投料1次,连续3 d);耗氧节律采用流水呼吸法测定(1昼夜,24 h中每2 h测定1次);胃肠排空时间实验采用一次饱食投喂法(1昼夜,每隔2 h取样1次)。结果表明,卵形鲳鲹属于白天摄食类型,分别在10:00和14:00—16:00间出现2个摄食高峰(P<0.05);耗氧高峰期分别在08:00和16:00出现(P<0.05);饱食后,胃内含物比率下降迅速(P<0.05),7 h下降约50%,第15小时出现极低值(P<0.05),19 h后胃内含物为0。在摄食后3 h内全肠内含物比率迅速升高,第11小时达到最大值(P<0.05),之后逐渐降低,在第21小时出现极低值(P<0.05)。研究建议在卵形鲳鲹网箱养殖生产中,宜在光线较强、耗氧和摄食高峰的上午(09:00—10:00)和下午(14:00—16:00)时段进行投喂,投喂频率2~3次·d−1,投喂间隔7~9 h。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黄斑蓝子鱼(Siganus oramin)幼鱼对养殖环境的耐受力,对体质量为(3.25±0.83) g的黄斑蓝子鱼幼鱼开展了水温、盐度和溶解氧等环境因子的耐受性实验,同时监测了极限水温和盐度条件下黄斑蓝子鱼幼鱼的耗氧率和呼吸频率变化,以期为黄斑蓝子鱼的养殖生产提供参考。结果显示,黄斑蓝子鱼幼鱼适宜水温为23.0~28.0℃,可耐受的水温范围为12.1~32.5℃;适宜盐度为8.0‰~59.0‰,可耐受的盐度范围为3.5‰~75.0‰;正常环境下窒息临界点溶解氧质量浓度为(1.47±0.52) mg·L-1。临近耐受极限的水温和盐度均对黄斑蓝子鱼幼鱼的窒息临界点、窒息点以及极限低氧耐受有较大影响,其中低盐对窒息点的影响最大。研究表明,黄斑蓝子鱼幼鱼对温度和盐度耐受范围较广,但超出适宜范围时耗氧率和呼吸频率均发生显著性变化,出现应激反应;黄斑蓝子鱼幼鱼窒息点高,易缺氧,建议养殖全过程溶解氧质量浓度不低于6 mg·L-1。  相似文献   
19.
20.
为制定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投喂策略,文章研究了卵形鲳鲹昼夜摄食、耗氧规律和胃肠排空时间。摄食节律采用分段式连续投喂法(1昼夜,每隔2 h投料1次,连续3 d);耗氧节律采用流水呼吸法测定(1昼夜,24 h中每2 h测定1次);胃肠排空时间实验采用一次饱食投喂法(1昼夜,每隔2 h取样1次)。结果表明,卵形鲳鲹属于白天摄食类型,分别在10:00和14:00—16:00间出现2个摄食高峰(P0.05);耗氧高峰期分别在08:00和16:00出现(P0.05);饱食后,胃内含物比率下降迅速(P0.05),7 h下降约50%,第15小时出现极低值(P0.05),19 h后胃内含物为0。在摄食后3 h内全肠内含物比率迅速升高,第11小时达到最大值(P0.05),之后逐渐降低,在第21小时出现极低值(P0.05)。研究建议在卵形鲳鲹网箱养殖生产中,宜在光线较强、耗氧和摄食高峰的上午(09:00—10:00)和下午(14:00—16:00)时段进行投喂,投喂频率2~3次·d~(-1),投喂间隔7~9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