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笔者研究以化杀剂wp1为供试药剂,312A、2168A、汉3A、及08-H16A4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供试材料,进行连续3 a的化杀控微研究。研究明确了各不育系的化杀控微浓度及喷药时间,对4个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微粉控制效果显著,保障了杂交种的纯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县饲养鹅规模化水平逐年提升,目前养殖户饲养三五千只非常普遍,上万只规模以上也大有人在.但目前行业仍普遍存在市场鹅雏品质不规范、养殖场饲养技术水平低、科学防疫意识差等因素,导致出现养殖过程中鹅的生长速度慢、死亡率高等现象.其中传染疾病是导致鹅高死亡率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规模化养鹅生产中存在的疾病防治问题,本文将就鹅常见的几种传染疾病的预防与诊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一次采薹后追加尿素对邡油777二次采薹和采薹后油菜籽产量的影响,研究一次采薹后,667 m2追施5 kg尿素和不追施尿素2个处理对邡油777采薹产量和油菜籽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后追施尿素,邡油777有效分枝数明显增加,二次菜薹产量、油菜籽产量明显提高,667 m2经济效益增加336.05元.该结论为邡油777作为菜油两用品种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薛艳  王超  王沛芳  张慧 《农业环境保护》2009,(11):2255-2258
以水生植物芦蒿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培养液温室培养方法,研究了代谢抑制剂、P-型ATP酶抑制剂、蛋白合成抑制剂、离子通道抑制剂对芦蒿吸收Cd和Pb的影响。结果表明,代谢抑制剂(Na3N)和P-型ATP酶抑制剂(Na3VO4)对芦蒿Cd和Pb的吸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说明芦蒿对Cd和Pb存在主动吸收。钙离子通道抑制剂LaCl3显著抑制芦蒿根部对Cd的吸收,而对Pb的吸收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芦蒿对Cd的吸收与钙离子通道有关;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CHD)对芦蒿Cd和Pb的吸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说明芦蒿对Cd和Pb的吸收与一些蛋白质或酶的诱导合成及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以29个大蒜品种为试验材料,在陕西关中秋播条件下研究了冬春季节各品种的生长发育特点。综合各品种的生长特性和分析结果,适合兼作蒜苗或蒜薹和蒜头生产的品种有20号、88号和89号;适合兼作蒜苗或蒜头生产的品种有87号、64号、29号、18号和39号;适合兼作蒜苗或蒜薹生产的品种为09号;适合兼作蒜薹和蒜头生产的品种有08号、25号和73号。  相似文献   
16.
蔬菜对土壤重金属吸收的差异与机理   总被引:50,自引:11,他引:5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艳  沈振国  周东美 《土壤》2005,37(1):32-36
分析了我国蔬菜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危害,讨论了重金属在蔬菜体内的积累、分布和迁移机制,从而为进一步开展蔬菜重金属吸收机理研究及其污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开展了天然蒙脱石和沸石处理对黑麦草在铜矿尾矿砂上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蒙脱石和沸石改良对黑麦草的地上部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改变了黑麦草的根重;而施用肥料促进了黑麦草生长。蒙脱石的加入使尾矿砂的有效态锌含量显著降低,但对有效态铜的含量影响不明显;而沸石的加入均显著降低了尾矿砂的有效态铜和锌的含量;另外,矿物的加入降低了尾矿砂的pH值,但其变化与尾矿砂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变化之间无相关性。矿物的加入降低了黑麦草根中的铜锌吸收,但蒙脱石增加了第一茬黑麦草地上部铜锌吸收,对第二茬黑麦草地上部铜锌吸收无影响;而沸石对两茬黑麦草地上部铜锌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不同生长期黑麦草对铜锌吸收量有差异,第二茬黑麦草的地上部锌含量明显高于第一茬,而铜含量则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研究不同Cd浓度处理对芦蒿生理代谢的影响。[方法]以芦蒿(Artemisia seleirgensis)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Cd处理对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Cd污染会导致芦蒿氧化胁迫,膜脂过氧化作用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加剧;低浓度Cd(〈30μmol/L)胁迫下,芦蒿体内的保护酶系统SOD和POD的活性都呈上升的趋势,表现出一定的抗逆性,但是随着Cd浓度(≥50μmol/L)的增加,SOD活性开始下降,而POD活性仍然呈上升的趋势。[结论]MDA和保护酶(SOD和POD)能灵敏地反映芦蒿受Cd污染的情况,为环境检测中评价芦蒿被Cd污染的程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汉油8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机直播油菜产量和抗病性(菌核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栽培密度在30万~36万株/hm~2范围时,汉油8号可以取得较高产量(210.04~215.91 kg/667m~2);继续增加密度,油菜菌核病发病严重,倒伏明显,对产量有直接影响,也加大了机械化收获的难度。从经济角度来看,建议机直播油菜汉油8号的最适栽培密度为30万~36万株/hm~2。  相似文献   
20.
矿区Cu耐性植物研究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长江沿岸几个主要Cu矿区的植被及其Cu含量分布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且通过多批次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几种候选植物品种对Cu的富集效果。结果表明,虽然在矿区被调查植物中仍没有发现具有严格意义上的Cu超富集植物,但是由于鸭跖草(CommelinacommunisL.)和杠板归(Polygonumperfoliatum)对Cu均有较多吸收,其中杠板归在一定条件下其地上部累积Cu的含量能够超过1000mg·kg-1,较鸭跖草高,表现出非常强的吸收Cu的能力,所以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盆栽试验发现,鸭跖草和杠板归对Cu均具有很好的耐性,溶液Cu浓度达400μmol·L-1时2种植物均仍能正常生长。另外,EDTA可以显著增加鸭跖草对土壤Cu的吸收,但对其生长有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