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6篇 |
免费 | 23篇 |
国内免费 | 4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9篇 |
农学 | 62篇 |
基础科学 | 51篇 |
37篇 | |
综合类 | 360篇 |
农作物 | 83篇 |
水产渔业 | 40篇 |
畜牧兽医 | 175篇 |
园艺 | 90篇 |
植物保护 | 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39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40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43篇 |
2009年 | 51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31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水稻抗白叶枯病近等基因系CBB30的培育及Xa30(t)的初步定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将普通野生稻资源Y238所携有的抗白叶枯病新基因Xa30(t)导入栽培稻JG30,培育近等基因系,进行分子标记定位,以便应用于育种实践。【方法】以感病籼稻品种JG30为轮回亲本,Y238为供体进行杂交、回交、自交培育近等基因系;以JG30/Y238的一个BC6F2代群体为定位群体,利用分离集团分析法(BSA),借助SSR、EST、STS等分子标记对Xa30(t)进行分子标记定位。【结果】成功培育了携有Xa30(t)基因的水稻抗白叶枯病近等基因系CBB30。从343个分子标记中筛选出4个能揭示抗感多态性的标记RM1341、V88、C189及03STS,用该4个标记对BC6F2代群体303个单株进行分子检测和连锁分析,结果表明上述4个标记均位于水稻第11染色体长臂,与Xa30(t)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1.4 cM、11.4 cM、4.4 cM及2.0 cM,且它们位于Xa30(t)基因的同一侧。【结论】通过构建近等基因系及分子标记检测找到4个与Xa30(t)基因连锁的标记RM1341、V88、C189及03STS,将Xa30(t)基因定位于水稻第11染色体长臂上。 相似文献
82.
土壤质地对花生叶片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在塑料箱中栽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质地的土壤(沙土、壤土、黏土)对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叶片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生育前期均表现为沙土壤土黏土,在生育后期则表现为壤土沙土黏土;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在生育前期表现为黏土壤土沙土,生育后期表现为黏土沙土壤土;对产量性状而言,荚果产量、子仁产量和有效果数均表现为壤土最大、沙土次之、黏土最小。由此可知,沙土虽能够提高花生生育前期叶片的生理活性,但生育后期衰老也较快;黏土则在整个生育期均不利于花生叶片生理活性的提高;而壤土在花生整个生育期均能保持较高水平的叶片生理活性,进而提高花生的产量。 相似文献
83.
84.
不同氮素水平下水分处理对北方粳稻蒸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中肥节水灌溉、高肥节水灌溉、高肥正常灌溉、中肥正常灌溉处理对粳稻蒸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品种胶稠度不同:弯穗型品种>杂交稻>半直立穗型品种>直立穗型品种;施氮量对胶稠度的影响差异接近显著水平,水分对胶稠度的影响不显著,肥水之间存在耦合效应;氮肥对直链淀粉含量影响大于水分处理,中肥节水灌溉使直链淀粉含量升高,高肥节水灌溉可降低辽优3225、沈农8801及沈农8714直链淀粉含量,节水灌溉使弯穗品种粳稻的蒸煮品质变劣;肥水处理对碱消值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5.
水稻理想株形是高产育种的方向,也是高产栽培的目标,现根据1984年的初步试验调查,试略论其高产优势。一、秧苗素质与分动态选用辽粳5号、秋杂(秋岭A×C_(57))、H_(60)(秋杂的花培后代)和株形育种第三代材料沈农1071等四个品种(系)按品种特性栽培并进行观察比较。当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2.25%、全 N 0.12%、P_2O_6 0.238%、K_2O 2.588%,为砂性山皮土、井水灌溉。实行塑 相似文献
86.
87.
通过合理模拟回转窑托轮的边界条件和受力状况,并采用功能强大的ANSYS软件,建立了回转窑托轮的有限元分析力学模型。对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托轮的力学行为,从而实用于回转窑托轮的设计及调整。 相似文献
88.
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杂交粳稻辽优20、弯穗品种沈农8718、半直立穗的沈稻8号和沈稻9号4个品种为试材,施氮处理设3个水平(不施肥、施氮150和225 kg/hm^2),测定各个品种的产量以及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等,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适量的增施氮肥可增加水稻的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以及成粒数,从而增加水稻产量,但施氮量不宜超过150 kg/hm^2。适量的增施氮肥可提高稻米的糙米率和整精米率,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增加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减小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影响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4个品种间各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在水稻栽培过程中应适量施加氮肥。 相似文献
89.
水稻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稻穗部性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方法]以36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测定抽穗期叶面积指数,成熟期穗茎角,穗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每穗成粒数、空秕粒数、千粒重等穗部性状,研究水稻穗部性状之间的关系及其与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源库等之间的关系。[结果]每穗颖花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着粒密度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二次枝梗数对增加每穗颖花数和着粒密度的作用较大。着粒密度与穗茎角、穗长呈二次曲线关系。穗茎角、穗长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着粒密度、粒叶比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当着粒密度为9—12粒/cm、粒叶比在1.1—1.2粒/cm^2时水稻产量较高。[结论]该研究为水稻理想株型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为了探明氮肥用量对不同穗位和粒位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以‘农大3 号’为试验材料,在磷、钾肥等量的情况下,通过变换氮肥用量,研究了不同穗位和粒位籽粒的灌浆速率。结果表明:不同穗位籽粒的灌浆速率表现为:灌浆高峰期之前,无论是一次枝梗还是二次枝梗粒的灌浆速率均随着穗位下降而降低;灌浆高峰期之后,一次枝梗粒随着穗位的下降而增高,二次枝梗粒除了高肥处理(160~240 kg/hm2)中部>上部>下部外,其他处理均为下部>中部>上部。相同穗位的一、二次枝梗粒的灌浆速率则表现为:灌浆高峰期之前,一次枝梗粒的灌浆速率大于二次枝梗粒;灌浆高峰期以后,二次枝梗粒高于一次枝梗粒。不同穗位和粒位籽粒的灌浆速率呈明显的单峰曲线,灌浆速率随着氮肥用量增加和穗位的下降而降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