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药剂呋虫胺20%可湿性粉剂30g/667m2、吡·噻35%水分散粒剂20g/667m2、烯啶虫胺60%可湿性粉剂15g/667m2防治水稻褐飞虱,由试验结果表明,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d防效达95%以上,持效期长达20d。其中呋虫胺、烯啶虫胺速效性好,药后3d防效达90%左右,可作为防治水稻褐飞虱药剂与目前常用药剂吡蚜酮进行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32.
为了明确棚栽嫁接西瓜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发病地杂草染病情况,采集3个镇(街道)5个村的发病地杂草样本进行种类识别与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DAS-ELISA)法检测。结果发现82份杂草有18科39种,其中37种杂草78个样本染病,染病率分别为94.8%和95.1%;且在染病的杂草中有12种杂草表现着不同程度的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疑似症状,以繁缕症状表现最早,也较严重。说明棚栽西瓜田内杂草种类繁多,且很多都能感染或携带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33.
在浙江温岭大棚栽培条件下,以不透光的普通双层袋(外黄内黑)和透光率18.2%的小林1-KK双层袋(外黄内黄)对翠冠、雪青、秋荣和圆黄等4个梨品种进行果实套袋试验.结果表明:秋荣和圆黄两个褐皮品种套袋后,果实外观得到改善,内在品质影响不大,果实商品性提高,且以普通双层袋效果更好;翠冠和雪青两个绿皮品种套袋后,内在品质变化不大,但果锈增多,尤其普通双层袋最显著,商品性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34.
甲氧虫酰肼+乙基多杀菌素、阿维·抑食肼对水稻二化螟均有较好防效,在二化螟发生量大、盛发期长的情况下,使用2次阿维·抑食肼防效与氯虫苯甲酰胺相当.因此,建议甲氧虫酰肼+乙基多杀菌素、阿维·抑食肼与氯虫苯甲酰胺交替使用,充分发挥生物农药对环境保护的优越性,延缓二化螟对目前主打农药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35.
2011-2013年水稻二化螟性诱监测与灯诱监测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宁波纽康性诱公司生产的二化螟性诱剂诱集二化螟蛾数量总体上比灯诱多,5月1日至6月30日旬性诱蛾数量与灯诱蛾数量间呈显著相关关系,y=0.458 7 x+12.739,R2=0.546 1(n=16,R20.05=0.468 28),5月1日至30日每日性诱蛾量与灯诱量间达极显著相关关系,y=0.304 9 x+4.768 1,R2=0.348 7(n=181,R20.01=0.188 98),表明二化螟性诱剂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介绍了温岭市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等检疫性病害防控工作经验,分析了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对全面控制瓜类检疫性病害发生,提高检疫防控水平,保障西、甜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7.
在相同基肥用量、肥水管理前提下,对小芳进行立架和爬地2种栽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立架栽培的小芳,无论是生长速度、产量、商品率还是功能叶叶绿素含量、NK代谢均高于爬地栽培。  相似文献   
38.
为明确棚栽嫁接西瓜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发生规律,对该病害的发病、蔓延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毛竹搭建塑料大棚,无毒土壤上常规或低密度移栽健康嫁接西瓜苗,移栽后6、30天剪除部分瓜苗顶叶或倒2叶约半片后,将伤口浸渍在毒源中进行接种诱发,常规密度移栽苗自然生长,低密度移栽苗经整枝始终保持单株独立;健康植株用毒源污染剪刀、手指后整枝或毒源与健康藤蔓摩擦诱发。调查病田病株自然扩展以及拔除清除病健株后直播种子和套种瓜苗的控病效果。目测法定期调查显症病株,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检测法确定病株。接种后植株染病率高。低密度移栽苗:移栽后6天接种的瓜苗24天显症、34天突增、85天高峰,分别比移栽后30天接种的植株长4、4和30天;未接种的也在移栽后70天显症、95天高峰。常规密度移栽苗接种株也有类似趋势。显症病株率和带毒株率与日平均温度关系密切。病株中不同藤蔓上的叶片和相同藤蔓内的叶片既表现显症,也有隐症,甚至终生带毒隐症。病健藤蔓摩擦病株率100.0%,而染毒手指、剪刀整枝病株率则为91.7%和83.3%。病田内病情自然扩展先相邻连续,后点片;病地拔除清除病健株后,直播瓜苗和套种嫁接苗带毒株率分别为82.4%和77.0%,控病效果17.6%和23.0%。棚栽嫁接西瓜苗(植株)从感染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到表现症状需要20天左右的潜伏期,继之产生显症病株突增和高峰,温度高,潜伏期短、进入突增和高峰快;隐症病株表现在株间、不同分枝藤蔓叶片间和相同藤蔓不同叶片间;移栽密度对发病无明显影响。田间扩展再侵染先相邻后点片,除了其他途径外,病健藤蔓接触摩擦传病作用大;病地当年连作重发的机率高。  相似文献   
39.
为评价传统砂梨果实套袋工艺的效果,以现代套袋技术为对照,研究箬叶袋对翠冠、雪青、圆黄和蒲瓜梨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砂梨品种箬叶袋套袋后果实呈黄褐色,果面覆盖较多的褐色锈斑,严重影响翠冠、雪青和圆黄等现代砂梨品种的果实外观品质和商品性,但改善了蒲瓜梨的外观品质。与现代套袋技术相比,箬叶袋套袋有利于圆黄和雪青果实内在品质的提高,却降低了翠冠和蒲瓜梨的内在品质。总体而言,箬叶袋套袋只能满足单纯的虫害防治,缺乏现代套袋技术对提高果实外观品质的功能需要,因此不适宜于现代砂梨品种的生产。  相似文献   
40.
为了明确小型西瓜新品种小芳与我市推广品种拿比特在生育和营养代谢上的差异。我们进行了本试验。结果表明,小芳生育优势强,出叶速度快;功能叶中的叶绿素含量高于对照品种拿比特;产量增20.0%-48.7%,差异极显著;可溶性固形物高1.1%-2.2%,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小型西瓜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