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4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71篇
林业   367篇
农学   146篇
基础科学   194篇
  319篇
综合类   1685篇
农作物   205篇
水产渔业   181篇
畜牧兽医   724篇
园艺   262篇
植物保护   8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提高集约经营毛竹林生产效益和毛竹林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方法】选择穴施毛竹专用肥(Ⅰ)和毛竹竹腔施肥(Ⅱ)两种施肥方式,以不施肥(Ⅲ)为对照,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竹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施肥能提高毛竹林分生物量,穴施毛竹专用肥最为明显,较对照增加55.12%高达16.97 t/hm2;竹腔施肥使土壤碳储量和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显著提升,而穴施专用肥与对照样地间无显著差异。竹腔施肥对土壤磷素的消耗较穴施专用肥少,且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竹腔施肥增加土壤毛管孔隙度、降低非毛管孔隙度,而穴施措施则降低了毛管孔隙度、增加了非毛管孔隙度;此外,竹腔施肥对土壤容重影响较小,穴施专用肥降低了土壤容重。【结论】穴施专用肥显著提高毛竹植被碳储量而并未提升竹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竹腔施肥显著提高土壤层碳储量进而显著提高竹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此外,毛竹林竹腔施肥对土壤营养元素的消耗较穴施专用肥小,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竹腔施肥有利于毛竹林系统碳储量的增加,是一种能够促进竹林固碳的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152.
采用田间调查研究和室内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江津主要花椒土壤和不同生长期花椒叶片养分含量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4个花椒土壤均为碱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以夹滩、仁沱最为缺乏.大量元素有效氮、磷、钾含量均缺乏,4个地点磷素的缺乏最为明显;中量元素中钙含量远高于临界值,镁、硫含量较适宜;微量元素养分多数缺乏,土壤铁、硼和锰含量严重缺乏.两个采样时期4个地点花椒叶片全氮和全钾含量均为开花期高于盛果期,且都在一般含量范围之间,中量元素钙、铗含量在盛果期均高于开花期,花椒叶片微量元素锰含量缺乏,铁、铜、锌含量比较适宜.表明需增施有机肥和无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以供花椒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53.
【目的】研究贵州地方山羊品种黔北麻羊、贵州白山羊和贵州黑山羊ras-related and estrogen- regulated growth inhibitor(RERG)基因第2、3和4外显子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方法】本试验通过PCR-SSCP技术和直接测序法,对3个品种外显子SNPs位点进行检测,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3个供试群体中在第4外显子上都检测到4个SNPs位点,即56 bp(C/G)、826 bp(A/G)、1 434 bp(T/C)和1 798 bp(A/T)。最小二乘法分析结果表明,AA型和BB型的体重对AB型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CC型和DD型的体重对CD型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EE型和FF型的体重对EF型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1 798 bp(A/T)位点各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RERG基因的56 bp(C/G)、826 bp(A/G)和1 434 bp(T/C)多态性位点可作为生长性状的候选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54.
不同栽培基质对红掌组培苗移栽成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不同栽培基质移栽红掌组培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红掌品种组培苗在不同基质中的移栽成活率不同,其中亚利桑那的根系对环境适应性相对较强、粉冠军次之、华伦天奴较差;不同基质对红掌组培苗的移栽效果不同,其中泥炭mix6 珍珠岩处理较适于红掌组培苗生长,组培苗的株高、叶片数、叶宽、根数、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鲜(干)重叶色等指标均优于或与其他处理相当.  相似文献   
155.
寒地水稻侧深施肥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保证水稻施肥的准确性,实现优质、高产、生态、安全的目的,以水稻品种龙粳31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水稻侧深施肥的效果及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侧深施肥能够促进水稻生育进程,通过增加平米穗数以增加产量,降低蛋白质含量,提高品质。最佳的侧深施肥方法为:秧苗右侧3cm,深5cm,基肥总量减少25%。  相似文献   
156.
[目的]以进入中国饲料原料目录的眼点拟微绿球藻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户外自然培养过程受到细菌污染时的污染治理方法及方法的应用。[方法]在硫酸庆大霉素、四环素、青霉素、红霉素和氯霉素为代表的5大类抗生素中筛选最佳的抗生素种类,并对藻液中抗生素残留进行氧化、紫外方法单独使用或结合使用等处理方法的研究。[结果]综合抗生素对藻细胞本身的影响和对细菌的治理效果结果,硫酸庆大霉素治理细菌效果最优,其次为四环素;红霉素对细菌无明显抑制作用;青霉素和氯霉素对藻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去除残留庆大霉素的有效方法为:在不含藻细胞的水体中可单独通入2 h的臭氧或加入100 mg/L高浓度有效氯溶液的方法可将硫酸庆大霉素去除95%以上,该方法可用作养殖清液或废液中硫酸庆大霉素的处理方法;在藻液中可使用15 mg/L的有效氯+紫外照射0.5 h的组合方法联合处理形式效果佳,藻液中的硫酸庆大霉素去除率在90%以上;藻细胞生长仅在初期受到轻微抑制作用,但细胞性状很快得到恢复,总体藻细胞的性状基本未受到明显的影响。[结论]针对户外眼点拟微绿球藻养殖过程中细菌污染可以使用硫酸庆大霉素进行治理,并可利用15 mg/L有效氯+紫外照射0.5 h将残留在藻液中的庆大霉素较好地去除,上述2种方法的结合使用可以保证户外养殖的持续进行,为眼点拟微绿球藻的规模化稳定养殖提供一种污染治理技术支撑,有利于该藻株的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7.
针对精准扶贫背景下各种扶贫政策的执行情况,从贫困户主观满意度视角对惠农政策的成效进行评价。根据2017年广东省调研的统计数据,抽取政府重视程度高、落实程度好以及投入资源量较多的惠农政策,采用熵权法和AHP分别进行客观和主观的赋权,得到12项惠农政策的综合权重,并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广东省各县市惠农政策满意度的综合分析,找出目前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落实较为薄弱的政策环节,以及珠三角、东西翼和北部山区农民满意和需求的政策,并为后续的扶贫工作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使扶贫工作能够更有效地展开。  相似文献   
158.
长江流域不同类型山洪灾害易发区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流域因其复杂的地质地貌及气候条件成为我国山洪灾害发生最为密集的地区。山洪灾害易发区划分是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长江流域大尺度(跨省级)区域的山洪灾害易发性研究可为长江流域及相似区域的山洪灾害评价研究以及规划、部署、实施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综合考虑影响山洪灾害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以县域为评价单元,构建各类山洪灾害易发程度指标体系,基于Matlab,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类山洪灾害易发性指数。据此,利用ArcGIS自然间距分类方案将长江流域划分为4个山洪灾害易发区,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非防治区。结果表明:溪河洪水灾害呈现由东向西灾害易发程度逐渐降低的趋势,分布较为密集的区域在流域的中东部地区;滑坡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流域中部,上游干流附近滇北和陇南山地,尤以四川盆地以东地区最为集中;泥石流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流域西部,其中以断裂带发育的第一、二阶梯过渡带最为密集。划分结果显示各类山洪灾害在流域内的分布差异较为明显,不同类型山洪灾害的历史发生次数在高易发区的集中程度均在80%以上,表明分区结果能够较好反映各灾害的区域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59.
研究了0.15、0.30、0.75、1.50 g/L 4种不同硝酸钠营养浓度条件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状况的影响,同时探究了该试验条件对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起始积累期和后期积累量的影响,以寻找既能使雨生红球藻在氮源用尽后细胞密度达到或接近最大,同时又能最快直接进入虾青素积累阶段的硝酸钠营养添加浓度。试验结果表明,硝酸钠浓度为0.15 g/L时雨生红球藻细胞生长状况最好,细胞浓度最高可以达到5.19×105个/ml。此条件下细胞尚未停止生长即已有细胞开始积累虾青素,变红(培养的第23天)。使用有机溶剂萃取法以丙酮提取虾青素,硝酸钠浓度为0.15 g/L时,最终虾青素浓度达到19.136 mg/L,是其他硝酸钠浓度下的虾青素含量最大值。  相似文献   
160.
"多位一体"农村循环经济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贵阳市实施“多位一体”农村生态能源建设项目,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多项目组装,探索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当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农村循环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