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3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林业   277篇
农学   259篇
基础科学   217篇
  204篇
综合类   1436篇
农作物   105篇
水产渔业   139篇
畜牧兽医   787篇
园艺   201篇
植物保护   111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6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41.
徽研77是安徽新世纪农业有限公司于2003年以新麦13为母本、烟农15为父本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抗倒、抗病小麦品种。2016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麦2016033,该品种适宜在沿淮、淮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42.
为了明确青海高原干旱地区最近几年引种的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上的害虫种类、发生规律、为害程度以及天敌资源种类,2014年—2017年我们对本地区藜麦田内的害虫及其天敌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统计,分别将它们整理成害虫、天敌名录。截至目前,发现为害藜麦的昆虫36种,分属于5目15科,并未发现检疫性害虫,在藜麦田调查到天敌21种,分属于2纲7目12科,其中昆虫纲18种,蛛形纲3种。本文弄清了藜麦上的主要及次要害虫种类,研究了它们的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明确了萹蓄齿胫叶甲Gastrophysa polygoni Linnaeus、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vittuta Fabricius、横纹菜蝽Eurydema gebleri Kolenati、菠菜潜叶蝇Pegomya exilis Meigen及宽胫夜蛾Melicleptria scutosa Schiffermüller等害虫的生物学特性与为害规律,分析了它们的可能重要来源途径。鉴于本地区高寒、高海拔、盐碱、干旱的特殊生境,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针对藜麦害虫的绿色安全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43.
贺占雪  马建鹏  杨斌  赵宁 《植物保护》2019,45(4):195-200
为了解云南地区不同核桃品种对叶枯病的抗性,从而为核桃抗病品种选育和叶枯病的防治提供依据,试验采用田间调查和离体叶片接种法获得病斑面积和病情指数,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田间调查和离体接种的病斑面积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病害分级标准,综合评价云南主栽37个核桃品种对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大泡核桃1’叶片上未出现病斑,‘小圆果’病斑面积最小,为5.05 mm~2,而‘圆菠萝2’病斑面积最大,达到887.68 mm~2;采用Ward最小偏差平方和法和欧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其聚类效果与接种结果和田间调查结果的吻合度最好。通过田间调查和离体接种综合评价,将37个核桃品种分为13个抗病品种、15个中抗品种、7个中感品种和2个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944.
雉鸡,又名野鸡、山鸡、环颈雉,是集肉用、药用、观赏用于一身的特种家禽。雏雉鸡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它的成活率、生长发育及以后的利用价值,最终影响饲养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45.
【目的】分析肝素结合型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eparin-binding EGF-like growth factor, HBEGF)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位点在松辽黑猪中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0头健康经产松辽黑猪母猪,采用Sanger直接测序法检测HBEGF基因的SNP位点,利用SPSS 26.0软件分析HBEGF基因SNP位点与松辽黑猪繁殖性状(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重、3周龄重、断奶重、断奶仔猪数和乳头数)的相关性。【结果】在松辽黑猪HBEGF基因第5外显子及第2、3、4、5内含子上共发现22个SNPs位点,其中有8个SNPs位点与繁殖性状存在显著关联。g.142114384 A>G和g.142104389_142104388ins A>G位点存在AA、AG和GG 3种基因型;g.142114375 C>A位点存在CC、CA和AA 3种基因型;g.142111433 C>T位点存在CC和CT 2种基因型;g.142106003 G>A和g.1421...  相似文献   
946.
城市公园作为重要的开放空间,其视听交互体验极为重要。文章以福建漳州南山文化生态园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与景观感知评价探讨城市公园不同空间景观属性变化对景观感知评价的影响,并厘清和比较视听感知对景观评价的贡献机制。结果表明:1)影响声景满意度的感知属性从大到小依次是舒适度、协调度、生动性、安静度。2)影响视觉景观满意度的感知属性从大到小依次是舒适度、协调度、自然度、多样性、开敞度。3)影响视听景观满意度的感知属性从大到小依次是舒适度、协调度、多样性、自然度、趣味性。4)在视听综合评价中,通常是视觉景观感知评价的贡献大于声景,但当视觉或声景一方出现短板时,便会凸显其在整体景观中的贡献;当视觉与声景出现明显不匹配现象时,声景在视听场景中所占的贡献大于视觉。  相似文献   
947.
研究制备伊维菌素含量分别为0.5%、1.0%、1.5%的长效透皮剂,进行3组相同药量不同体积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剂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试验,研究其代谢过程。优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血浆中伊维菌素含量的方法,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对精密度、回收率、检测限和定量限的测定,表明该方法符合生物样品的分析要求。对家兔外耳廓单次均匀喷洒给药,通过血浆中伊维菌素质量浓度随时间的数据变化表明,药物可快速经皮肤吸收入血,发挥效应。伊维菌素含量为0.5%、1.0%、1.5%的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剂依次记为1、2、3组,通过PKSolver药动学处理软件对数据分析发现,1、2、3组吸收半衰期分别为0.52、0.35和0.75 d;达峰时间分别为1.47、1.13和1.23 d;峰质量浓度分别为91.09、37.61和69.53μg·L~(-1);消除半衰期分别为3.55、4.95和4.61 d;平均滞留时间依次为9.995、11.902和6.995 d。药时曲线面积分别为7 578.33、5 530.75和2 542.20μg·d·L~(-1)。3组药物在家兔血浆内均符合有吸收一室开放模型,且第2组吸收半衰期和达峰时间最短,平均滞留时间最长,效果最好。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剂在家兔体内的血药质量浓度变化平稳,释药时间较长,在体内维持有效药物质量浓度时间长达35 d,有明显的长效作用。  相似文献   
948.
949.
采用二次回归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播种密度与施肥量对浙鲜19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种植密度,其次是施肥量;种植密度显著影响株高、单株主茎节数、分枝数、秕荚数、1粒荚、2粒荚、3粒荚、总荚数、有效荚、3粒荚比例、鲜荚产量;施肥量因子弱显著影响株高、单株主茎节数、分枝数、秕荚数、2粒荚、总荚数、有效荚;二因子互作效应主要不同程度地影响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1粒荚数、总荚数、有效荚数等。高产组合为每667 m2种植18 000株以上,总施化肥量34.5 kg,其中底肥复合肥13.3 kg,苗期追施尿素7.9 kg、鼓粒期追施尿素13.3 kg。  相似文献   
950.
以不同来源的夏播红小豆品种(系)为材料,测定其成熟期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相关性状值,以其建立不同的抗倒指数进行比较分析,探索红小豆抗倒伏性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多因子抗倒指数3,即(茎粗×根鲜重×茎秆强度)/[株高×地上鲜重×(1+分枝数)]是茎粗、根鲜重、茎秆强度、株高、地上鲜重和分枝数的综合体现,与夏播红小豆成熟期的抗倒伏性联系最为密切,以其作为指标综合评价红小豆种质抗倒伏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红小豆成熟期的茎粗、根鲜重和茎秆强度的值越大,分枝数、株高和地上鲜重的值越小,则抗倒指数越大,即抗倒性越强,因此这些性状可作为评价夏播红小豆成熟期抗倒伏性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可为夏播红小豆抗倒伏种质资源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