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共同市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深化发展的最佳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差异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分析两岸农业合作的基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建立"共同市场"是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最佳选择.阐述和提出应借鉴内地与港澳谈判CEPA的做法,利用海峡两岸农业实验区及台湾农民创业园先建立农业经济合作体,划定一些区域结合农业经济合作体推行次区域经济合作,从而最终建立"两岸共同市场",促进两岸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22.
脱毒马铃薯原种高产繁种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脱毒马玲薯费乌瑞它微型原原种薯为试验材料,针对黔北地区的气候条件、生态特点,通过不同播期、密度、施肥等试验研究,总结出脱毒马玲薯原种高产繁种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3.
研究通过水稻旱育秧不同栽插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抛秧在生产上表现为大田返青早、分蘖快、有效分蘖期长、增加了有效穗,提高了结实率,营养生长旺盛,有利于后期的物质运转和干物质的积累。撒抛比宽行窄距的方式每667m^2增产53.9kg,劳动力生产成本减少40元,净产值增121.2元;点抛比宽行窄距的方式产量略高,每667m^2增9.2kg,劳动力生产成本减少40元,净产值增49.8元;抛秧增产效果较明显,且能降低劳动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因此,在水稻大面积生产上,有水源灌溉的区域,因地制宜大力推广抛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4.
从创意农业概念及发展背景出发,分析两岸创意农业的总体发展趋势,并采用SWOT分析方法探讨两岸发展创意农业的优劣势及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并分析相关要素的互补程度。指出可通过建立两岸创意农业合作机制、做好两岸创意农业合作具体项目策划和加强两岸创意农业人才交流与培养等措施来加强创意农业合作。  相似文献   
25.
为准确鉴别马铃薯炭疽病症状及病原菌种类,采用形态学观察、ITS序列分析鉴定和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省内马铃薯炭疽病病株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球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目前,在省内是首次对该病原进行准确鉴定和报道。  相似文献   
26.
关于城市形态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解释了城市形态的概念 ,将城市形态概括为 3种典型的模式 :宇宙模式、机器模式和有机体模式 ,并分别对 3种模式的内涵、特点和起源作了论述 ,最后从人与环境的角度评述了 3种模式 ,指出城市应该是一个有机体。  相似文献   
27.
1979年以来两岸贸易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不断取得新进展。而自1980年开始,两岸贸易出现失衡,呈现出一种不对称、不平衡发展的态势,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贸易逆差不断增长。在分析两岸贸易不平衡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两岸贸易不平衡增长的原因,提出了促进两岸贸易平衡的思路:(1)提高产品生产能力及产业内贸易水平;(2)利用双方形成的新经贸关系扩大对台优势产品出口;(3)建立“大中华经济圈”。  相似文献   
28.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注册问题,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登记条例》)中作了系统的规定。但是,在实践操作中,有一些问题仍需要深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29.
布鲁菌种属鉴定多重PCR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BCSP31作为布鲁菌属特异性基因,以IS711基因拷贝数差异作为布鲁菌种间特异性标志,建立了布鲁菌种属特异性的多重PCR鉴定方法.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11株(牛种A19,A544,A387;羊种M111,M28,M16;犬种RM6/66;绵羊种63/290;猪种S2,rS2,S1330)不同种来源的布鲁菌菌体和基因组进行鉴定,结果牛种菌能扩增大小分别为494,223,178 bp 3条带,羊种菌能扩增出大小分别为733,223,178 bp 3条带,犬种菌能扩增出大小分别为223,178 bp 2条带,绵羊种菌能扩增出大小分别为976,223,178 bp 3条带,猪种菌能扩增出大小分别为285,223,178 bp 3条带.均与预期一致;而作为对照的大肠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流产沙门菌和都柏林沙门菌,均未扩增出任何务带.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能够区分不同种源的布鲁菌,可用于布鲁菌种属的快速鉴定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0.
蒋逸骏  胡雪峰  舒颖  蒋颖  滕青 《土壤学报》2017,54(2):410-420
为研究采矿炼矿活动对农田和稻谷重金属累积的影响,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对湖南北部某镇一硫铁矿附近典型污染稻田土壤—水稻系统8种重金属(锰(Mn)、铜(Cu)、锌(Zn)、钴(Co)、镍(Ni)、铬(Cr)、镉(Cd)和铅(Pb))含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该冶炼厂附近稻田土壤Cd污染最严重,单因素污染指数达12.85,为重度污染;Cu、Zn、Co和Ni为轻度污染。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达重度污染。重金属生物富集因子的研究表明:Cd和Mn极易从土壤中被水稻根系吸收,尤其Cd被水稻根系吸收的能力远超其他重金属元素;而Cu、Pb、Co、Cr、Zn和Ni相对不易被水稻根系吸收。重金属在植株组织的分配也表现出差异:Pb、Co、Cu、Cd和Cr被水稻根吸收后,主要蓄积于根部,在根部的浓度百分比分别为82.5%、70.6%、64.8%、59.4%和57.5%;Mn、Zn和Ni被根系吸收后,会迅速向地上部组织迁移。研究区稻田出产的糙米Cd污染严重,Cd的超标率达100%,"镉米"的产出率达53.3%。糙米Cu和Ni的超标率也分别达到了40%和86.7%。若居民食用研究区稻米,每人每日摄入Cd量高于FAO/WHO推荐的标准限值5.9倍,表明研究区稻米存在很大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