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15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1.
目前从种质资源中筛选高净光合速率的材料,普遍采用红外CO_2测定法.据Ohno(1976)和广东农科院水稻所(1975~1977)报道,此法一年只能测定近百个材料,不能适应大批种质资源的筛选,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简而易行相对可靠的筛选技术.  相似文献   
22.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稻米国家之一,而太湖流域又是我国重要的粳米生产基地。当地稻作栽培历史悠久,稻种类型极其丰富。为进一步挖掘利用这批宝贵资源,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材料是解放前后征集保存下来的太湖流域及江苏其他地方粳、糯稻计1,399  相似文献   
23.
两年来对原产云南、江苏以及日本、朝鲜等地的陆稻品种在南京进行了耐旱特性研究。全部供试材料分水、旱两种方式种植,进行了有关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测定。结果在70多个供试材料中,南通“陆稻”耐旱性最强,并具有较好的综合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24.
以太潮流域的30个粳稻品种为材料,用~(14)CO_2分别标记测定了五叶一心期整株秧苗的相对光合强度和乳熟期剑叶的光合强度。研究了光合强度和生育类型等品种特性的关系。供试材料两个生育期的光合强度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同一品种不周生育期光合强度趋势也不一致;苗期和乳熟期表现高光合强度的品种数,中熟明显多于晚熟、糯稻明显多于粘稻。结合参考低[CO_2]和高[O_2]筛选结果,初步明确蒲荠糯等6个品种为高光合强度的种质。  相似文献   
25.
本研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法,对江苏1552份稻种资源的干种子胚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地方稻种资源具有8条酶带、18种酶谱类型,粳稻酶谱类型多于籼稻,粳、籼稻在5A、6A、2A、8A带上存在差异,並各有特征酶谱。连云港穞稻为粳型酶谱,並具有2A带,与地方粳稻关系较为密切。这一结果为研究江苏稻种资源的分类和穞稻与地方品种的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6.
云南省地处西南边陲,境内地形复杂,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差异很大,形成了类型繁多并具有耐寒、耐旱、抗病虫、大穗、大粒、米质好等性状优异的云南高原稻种,为国内外育种工作者所重视.但由于株型高大,外地引种易倒伏,难以利用.为此,将云南稻在南京种植,研究其植株形态变异的规律,以期在育种上利用.  相似文献   
27.
1981年春,日本日中友好秋田县议会访华团来宁,团长小畑勇二郎先生将他育成的被命名为小畑1、2、3号(即阿陆J_1,阿陆J_(10)、阿陆×越光)三个大粒品系赠送我院.当年试种结果如表1.从试种结果看,三个品系均属中熟、中秆,分蘖较弱,株型较紧凑,穗型中等,粒型大.粒型似东欧品种,但熟色、株型较东欧品种为好.其中尤以小畑3号为佳,米质亦较东欧品种稍优.单穗重尚可,但单株成穗较少,每穗粒数也较少.今后似可用大粒品系与越密粒品系杂交,以期育成超额高产的品种.  相似文献   
28.
苏引稻3号(原名农林12号)是由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引进并与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协作鉴定出的旱糯稻新品种,在江苏省1989~1990两年早稻品种区试和1991年旱稻品种生产试验中,产量均居第二位,1992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目前该品种已在我省沿江、沿海淡水资源不足或缺乏灌溉设施的旱作地区推广种植近10万亩,宁镇丘陵地区及福建、安徽、浙江等旱稻地区亦已引种数千亩.  相似文献   
29.
稻种资源褐稻虱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6~1982年,我们以国内粳稻资源及云南稻种为重点,兼顾国内外籼稻品种,进行了褐稻虱抗性鉴定.参试材料共8222份(品种5808份,品系2414份).其中本院资源室保存的稻种6247份,国内有关单位提供的材料1581份,直接引自国内外的品种(系)394个.  相似文献   
30.
水稻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稻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与评价蒋荷,孙加祥,汤陵华(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南京210014)我国含盐不良土壤面积广阔,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利用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的耐盐性差异,在盐土上种植耐盐作物或品种,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有效方法。我们在过去水稻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