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阐述了适度规模经营的内涵,分析了制约铜陵市蔬菜规模经营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促进铜陵市蔬菜规模经营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2.
2004年7月,我处率团对湖北省宜昌市“3251”养羊工程、四川省资阳市畜牧业发展的千万工程(2005年出栏山羊400万只,牲猪600万头)和云南省的昆明市、曲靖市的奶山羊发展进行考察学习,他们同处南方地区,在发展山羊方面积累了各种经验值得我区学习和借鉴,现综述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3.
1广西禽种类型及其分布现状1.1广西现有禽种类型广西原有禽类地方品种9个,其中鸡为5个、鸭为2个、鹅为2个。经近两年的家禽品种资源调查,原有的鸡种已经消失了2个,还剩下3个;调查发现并经区畜禽品种资源委员会认定,新增鸡品种4个、鸭品种2个。现共有禽  相似文献   
54.
近年来麦田草害普遍发生.据江苏省农林厅统计,1982年三麦杂草严重危害面积约900万亩,减产6亿斤上下.其中稻茬麦田的看麦娘,由南到北均有分布,为害居第一位.七十年代初上海农科院土肥植保所对绿麦隆防除麦田杂草作了研究,1975年我省通过试验示范推广绿麦隆防除看麦娘等麦田杂草.但由于绿麦隆在土壤中降解缓慢,残留量较高,第二年栽秧后遇到高温,对水稻易产生药害,因此推广面积受到限制.1978年,日本野田健儿报道南朝鲜应用丁草胺防除看麦娘.我国广东、黑龙江、上海、云南等地也用丁草胺防除稻田杂草,对一年生禾本科及莎草科杂草效果良好.1981~1983年,我们对丁草胺防除看麦娘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5.
2010年6月在普洱良种繁育基地用20月龄的云南红豆杉(实生苗、顶枝扦插和侧枝扦插)容器苗定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2011年12月对其生长量(树高、地径和侧枝发枝数)进行观测记录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3个处理的树高、地径和侧枝发枝数各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地径和侧枝发枝数生长表现最好的处理均是处理A即实生苗,树高和地径表现最差的均是处理C即侧枝扦插,侧枝发枝数表现最差的是处理B即顶枝扦插。  相似文献   
56.
应用麦田除草剂常能减轻小麦纹枯病的危害。本试验用PDA平皿测定法测定了绿麦隆、丁草胺、禾草灵、苏先2号和T6376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能力,并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 一、皿测试验 在含有梯度浓度的除草剂PDA平板上接种小麦纹枯病菌的菌落圆片,培养一周后,测量菌落生长直径,以除草剂防治田间草害的常规用量为限量,抑菌率超过50%的药剂有绿麦隆  相似文献   
57.
新农村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业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出现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概述了新农村旅游业发展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8.
蒋玲 《乡村科技》2022,(1):87-8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也相伴而生.在此背景下,相关部门需积极推广造林技术,加快推进林业工程建设.应用抗旱造林技术有利于增加林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为此,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对抗旱造林技术要点以及价值等做具体分析,希望能为相关工作带来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59.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是优化土地利用系统结构,促进城市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为例,基于低碳视角构建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综合指数模型对2005—2014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005—2014年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经历了"不健康→临界状态→亚健康"的发展历程。(2)从准则层来看,系统结构经历了"病态"到"临界状态"过程;系统功能经历了"不健康"到"亚健康"过程;系统效益呈稳步上升趋势,经历了"病态"到初步"健康"的过程。(3)影响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土地多样性指数、建设用地比重、农业产值占GDP比重、土地利用率、人均耕地面积、地均碳排放量、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以及人均绿地面积。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