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淮油20号”油菜于2010年12月通过了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甘蓝型半冬性中熟常规油菜品种。苗前期生长较快。越冬前易形成壮苗.春发生长平稳。成株株高159厘米。单株有效结角280-320个.平均角长7.2厘米,每角23粒,千粒重3.8克。茵核病发生轻。抗寒性中等.抗倒性强。  相似文献   
22.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位于黄淮东部、淮北地区中部,地处淮河下游的苏北平原中心地带,东接盐城市,两连徐州、宿迁,北邻连云港,南与扬州和安微滁州接壤,并处于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上,  相似文献   
23.
优质油菜新品种淮油20号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淮油20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优质油菜新品种,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型较紧凑、熟期一致,具有产量较高、品质优、抗倒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主要适宜在黄淮区和江苏省冬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4.
淮油20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常规油菜中熟新品种。品种来源:K386x96108—6。2008-2010年分别参加了全国冬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0年12月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25.
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化。这对市级农业科研院所来说,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抓住机遇,突出优势,深化改革,实现种子产业化,发展支柱型经济,尽快形成竞争优势,摆脱困扰,顺利与市场接轨,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是当前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在前进道路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6.
淮杂油5号(原代号H336)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胞质不育三系杂交种,不育系为H64A,保持系为H64B,恢复系为V24—22。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大角大粒、抗倒等优点。2007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苏审油200704)。  相似文献   
27.
杂交油菜新品种淮杂油5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研究不同密度及氮肥施用量对淮杂油5号产量的影响,提出合理利用栽培技术提高杂交油菜新品种高产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28.
以油菜新品种淮油22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以直播密度30万株·hm-2,施氮量225 kg·hm-2处理组合产量最高,达2 773 kg·hm-2,综合经济性状最好。  相似文献   
29.
阐述了江苏省淮北地区油菜生产的面积与产量、品种品质、生产效益等现状,分析了淮北地区油菜发展的制约因素,从技术层面上提出了淮北油菜今后发展途径,从生产横面上提出了淮北油菜应增加林果油套种方式,进一步拓宽油菜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30.
冬油菜品种试验工作的体会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位于黄淮东部、淮北地区中部,地处淮河下游的苏北平原中心地带,东接盐城市,西连徐州、宿迁,北邻连云港,南与扬州和安微滁州接壤,并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