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农学   4篇
  4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一、过分偏求白粒小麦使我们一度走入误区在过去10多年前粮食短缺的时代,不管是国家、企业还是农民,对小麦的第一需要是数量。不仅要求单位面积的产量高,而且要求加工的出粉率高。白粒小麦可以把更多的麸皮磨成粉而对粉的颜色影响较小,既可以增加对市场的供应量,又可以提高加工  相似文献   
12.
一、四川本地产小麦只能根据市场需要找出路 自1999年国务院作出"南方小麦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的决定以后,南方各省都根据这一新的形势对农业的产业结构进行了不同的调整.四川的小麦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即使在调整结构中增加经济作物并加上有计划的退耕还林,小麦的年种植面积仍维持在2000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左右.  相似文献   
13.
小麦属与黑麦属的可杂交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粒小麦、拟斯卑尔脱小麦、节节麦、圆锥小麦、圆柱小麦(DDAA)和普通小麦作母本,研究了它们与栽培黑麦、山地黑麦、非洲黑麦、瓦维洛夫黑麦和森林黑麦的可杂交性。揭示了普通小麦、四倍体小麦及其各染色体组供体种与各黑麦种的可杂交性规律。就圆锥小麦与拟斯卑尔脱小麦在可杂交性上的一致表现,讨论了B组染色体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16.
川农大 4号 (原代号为 177)是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杂交育成的啤饲兼用的高产二棱大麦品种 ,母本为 89- 2 1(威 2 4/渝裸 12 3∥渝裸 12 3) ,父本为 89- 0 915 (上海市农科院黄培忠先生提供 )。1991年进行杂交 ,1995年参加区试 ,1999年 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1  1994年品比中 ,川农大 4号小区折合单产 (公顷产量 ,下同 ) 5 6 2 5 kg,比对照浙农大 3号增产 8.8%。 1995年川农大 4号参加省院、校大麦育种协作组的区试 ,5点平均单产 46 35 kg,比对照浙农大 3号增产 10 .2 %,居全试验之首。 1996年区试中 ,因低温…  相似文献   
17.
新合成的小麦遗传资源——几种多倍体小簇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有着众多的亲缘植物,异源属种对小麦育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簇毛麦属(Dasypyrum)是小麦的近缘属之一,该属有簇毛麦(D. villosum)、二倍体和四倍体多年生簇毛麦(D. hordeaceum)等三个种。据国内外研究。簇毛麦蛋白质含量高,抗旱、抗多种病害,是小麦育种的宝贵资源。在转移簇毛麦种质方面,Hyde(1953)、Blanco(1987)已分别将簇毛麦染色体附加在硬粒小麦和普通小麦上,刘大钧等(1986)也取得了较好  相似文献   
18.
同源四倍体大麦的产量性状和蛋白质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12个同源四倍体大麦原种与其二倍体亲本在每穗小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穗重和蛋白质含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四倍体与二倍体在上述性状上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在每穗小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穗重上,四倍体不如二倍体;而千粒重和蛋白质含量上,四倍体则优于二倍体。四倍体原种间在上述性状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原种内不同单株在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上亦有很大在变幅。选择对部分原种的结实率有一定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9.
植物遗传型雄性不育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由核基因单独控制的,谓之核不育,另一类为核质基因共同作用决定的,称之核质互作雄性不育或胞质雄性不育,理论和实践均表明,对自花授粉作物来说,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在开发利用杂种优势上有重要价值,大麦雄性不育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