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8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247篇
林业   469篇
农学   307篇
基础科学   369篇
  213篇
综合类   2447篇
农作物   289篇
水产渔业   276篇
畜牧兽医   1582篇
园艺   458篇
植物保护   23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52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6篇
  1965年   6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能在田间快速分离马铃薯致病疫霉菌株,同时能将实验室内被污染的致病疫霉菌株有效地纯化出来,对在黑麦培养基中添加制霉菌素配方和红药水配方分离致病疫霉菌株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从田间马铃薯病叶上直接分离致病疫霉菌株时,制霉菌素配方的纯化率高于红药水配方,分别为74%和52%;在分离实验室受杂菌污染的致病疫霉菌株时,红药水配方的纯化率高于制霉菌素配方,分别为78%和36%;两种配方对致病疫霉菌株后期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制霉菌素配方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红药水配方,两者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5.79%和18.63%;然而,两种配方对致病疫霉菌株后期产生孢子囊的数量、孢子囊直接萌发和游动孢子释放、致病疫霉菌丝体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没有显著影响,同时在3个感病马铃薯品种上的致病性也均没有明显影响。田间病叶上采集的致病疫霉菌株在制霉菌素配方的黑麦培养基冻存管中20℃最长可保存16个月,表明制霉菌素配方更适合于田间快速分离纯化致病疫霉菌株,而红药水配方更适合于分离纯化实验室内被污染的致病疫霉菌株。  相似文献   
992.
<正>紫薯"目前我国甘薯育种正处在以常规育种为主、生物技术育种为辅的阶段,主要利用分子手段,在基因水平上开发与甘薯重要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用于辅助品种的选择鉴定,以期缩短鉴定时间、提高育种效率等。而转基因品种则是指通过分子手段将目标基因导入目的作物,目标基因既有可能来自其他生物,也有可能来自作物本身。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紫薯品种都是通过常规育种手段育成,主要是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广泛引进优异种质资源、筛选  相似文献   
993.
履带式拖拉机自动驾驶系统路径智能跟踪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复杂环境下履带式拖拉机田间作业的路径跟踪控制,设计了履带式拖拉机自动驾驶系统,并对路径跟踪与控制算法进行了研究。自动驾驶系统由MCU、双源激光定位系统、速度控制系统、点火/熄火控制系统、液压转向系统等组成。采用模糊算法对行驶过程中的路径偏差进行补偿,实现对路径的跟踪控制。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Matlab/Simulate仿真与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对于NF502型履带拖拉机,该系统在100 m范围内可实现有效控制,表明该算法能实现对行驶路线跟踪与控制。  相似文献   
994.
川西北草地沙化对土壤颗粒组成和土壤磷钾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川西北若尔盖草原在草地沙化过程中土壤颗粒组成和矿质养分的变化特征,文中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化验,研究了川西北沙化过程中草地的土壤颗粒组成及磷、钾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草地沙化过程中0-100cm土层土壤结构受到了严重破坏,呈现出明显的粗化特征,土壤砂粒含量显著增加,粉粒、粘粒、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减少。其中,0-20cm土层变化最为明显,极重度沙化草地土壤完全沙化,沙粒含量高达95.83%,相对未沙化草地增加了28.15%,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非常缺乏,分别仅为3.64mg·kg-1、24.66mg·kg-1,相对于未沙化草地分别降低了52.79%和74.29%。说明在沙化草地治理过程中,需及时补充适量的磷钾矿质养分。不同草地退化阶段研究表明,未沙化草地至中度沙化草地演变过程中,沙粒含量显著升高,粉粒、粘粒、速效磷、速效钾均有极显著降低,说明沙化草地的治理应将轻中度沙化阶段作为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995.
松针是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而且松针堆肥是一种尚未开发且具有潜在价值的生物有机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主要综述了松针的主要成分,以及松针堆肥在生物抗衰老、作物抑菌抗病毒、减少田间地表径流和田间土壤改良方面的潜在价值,并指出目前松针堆肥3个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松针堆肥在松针降解方面的研究,松针堆肥堆捂条件控制以及松针堆肥作物适宜配方研究。希望为松针在有机肥方面的开发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6.
本试验通过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PCR扩增B型产气荚膜梭菌C58-2株α毒素完整成熟肽序列,并将其插入到pGEM-T Easy载体中,构建克隆载体pGEM-T-α。对克隆载体pGEM-T-α进行EcoRⅠ和Hind Ⅲ的双酶切,将得到的1125 bp片段以正确的阅读框架定向克隆于pET-28a(+)中,然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宿主菌中,37 ℃、1.0 mmol/L IPTG诱导该片段获得良好表达。经SDS-PAGE分析,其表达的蛋白约为46.1 ku,与预期大小一致。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该重组α毒素蛋白可被A型产气荚膜梭菌定型血清识别,表明该重组α毒素蛋白具备与天然毒素相似的反应原性。重组α毒素蛋白在菌液上清、超声波裂解上清和超声波裂解沉淀中均有分布,且以包涵体表达为主,表明重组α毒素蛋白可同时在胞外、周质和胞浆表达。小鼠毒力试验结果表明,重组α毒素蛋白不具有毒性。毒素—抗毒素中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抗血清具有α毒素特异性。以重组α毒素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血清,效价测定结果表明每1 mL重组α毒素蛋白抗血清可以中和100 MLD的A型毒素。  相似文献   
997.
总结了转基因抗除草剂两系杂交早稻香125S/Bar68-1在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的春播制种技术,包括适宜制种基地的选择、制种季节安排、母本不育性安全性分析、亲本特性、父母本播差期安排、理想花期相遇及预测标准、父母本群体培育技术、赤霉素喷施等措施。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分布在东海区远海区(济州岛海域)和近海区(长江口以南和以北海域)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自然群体线粒体COⅠ基因部分序列的测定,比较并分析了其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在24个采集点共286个样本的线粒体COⅠ序列中共检测到45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864;核苷酸多样性为0.002 84,平均核苷酸变异数是1.686,其中有23个单倍型为单个采集点所独享,Hap3出现频率最高,在23个采样点的83个样本中均有发现,是所有三疣梭子蟹样本的共享中心单倍型。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远海区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其次为长江口以北群体,长江口以南群体最低。由群体间遗传距离、系统进化树和单倍型网络关系图发现,东海区海域三疣梭子蟹种群间存在基因交流,亲缘关系的远近不以地理位置的远近为依据;AMOVA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疣梭子蟹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而群体间无显著遗传分化,不存在明显的地理趋势。  相似文献   
999.
气候变化背景下玉米棉铃虫消长动态预测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甘肃省武威市农技中心植保站1999—2008年棉铃虫观测资料及武威市气象局观测站1953—2010年气象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中的作物生长模型、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棉铃虫种群增长模型和气象预报预测模型,分析了气候变暖特征及对棉铃虫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棉铃虫百株卵量周年增长动态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减速增长三个时期,快速增长期出现在7月下旬末至8月上旬(玉米吐丝期);建立了棉铃虫卵始见期、卵高峰期、高峰期卵量、高峰期虫量气候预测模型,预测准确率78%~89%,可用于棉铃虫预报业务应用;揭示了气候变化对玉米棉铃虫发生发展的影响:棉铃虫越冬期(12—2月)最低气温每10年增温0.58℃,暖冬利于棉铃虫安全越冬,越冬基数增加,成活率提高;繁殖期(5—9月)≥10℃积温每10年增加133℃。热量条件改善,有利于棉铃虫种群增长加快、繁殖代数增加、危害期延长;气候极端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对棉铃虫的发生发展将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天敌伴迁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和行为学意义,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Reuter)捕食褐飞虱 Nilaparvata lugens(St?l)的卵和低龄若虫,因此,明确迁飞习性及其与褐飞虱的伴迁关系,有助于指导褐飞虱的综合治理。2008-2012年在广西兴安县设置探照灯和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监测黑肩绿盲蝽和褐飞虱的季节性消长动态。结果发现,黑肩绿盲蝽在两种灯下的始见期都迟于褐飞虱,相同时间段内两者的诱集量呈显著正相关;7月下旬至8月下旬是黑肩绿盲蝽的发生高峰期;蝽虱比达到或超过1:1.1时对褐飞虱的种群发展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灯诱黑肩绿盲蝽种群中性比一般大于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