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5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244篇
林业   475篇
农学   303篇
基础科学   364篇
  206篇
综合类   2451篇
农作物   294篇
水产渔业   281篇
畜牧兽医   1379篇
园艺   438篇
植物保护   23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52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6篇
  1965年   6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目的]明确不同道路防护林对PM2.5的消减作用及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筛选消减能力较强的道路防护林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冬季苏北地区绿量较高的3种道路防护林[常绿针叶雪松(Cedrus deodara)纯林、常绿阔叶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纯林及垂柳(Salix babylonica)与龙柏(Sabina chinensis)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连续监测防护林距道路不同林带宽度(10、20、30、40、50和60 m)处的PM2.5浓度、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及光照强度,以防护林与城市主干道边缘的交接处(0 m)为参照,分析不同道路防护林对PM2.5的消减作用及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3种道路防护林不同林带宽度的PM2.5浓度日变化规律均呈午间高、早晚低的特征;对应的PM2.5浓度均值分别在106~131、100~125和100~127μg/m3,均超出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浓度标准(PM2.5二级浓度标准限值为75μg/m3),说明监测期间3种道路防护林的PM2.5污染较严重.3种道路防护林对PM2.5的消减率均值排序为雪松纯林(8.09%)>香樟纯林(4.54%)>垂柳与龙柏混交林(1.82%).其中,雪松纯林对PM2.5的消减率随着林带宽度的增加逐步上升;香樟纯林除了在林带宽度20~30 m处的PM2.5消减率略有下降外,其消减率也随着林带宽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垂柳与龙柏混交林的PM2.5消减率较低,且随着林带宽度的增加其消减率出现明显起伏变化,但整体上呈下降趋势.3种道路防护林的PM2.5消减率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对应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484x+0.654(R2=0.175)和y=-0.095x+11.682(R2=0.377).[结论]雪松纯林对PM2.5的消减能力较强,可作为强滞尘能力防护林带选用;而垂柳与龙柏混交林在林带宽度0~20 m处的PM2.5消减作用较明显,可作为道路边缘绿化带选用.  相似文献   
72.
松针是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而且松针堆肥是一种尚未开发且具有潜在价值的生物有机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主要综述了松针的主要成分,以及松针堆肥在生物抗衰老、作物抑菌抗病毒、减少田间地表径流和田间土壤改良方面的潜在价值,并指出目前松针堆肥3个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松针堆肥在松针降解方面的研究,松针堆肥堆捂条件控制以及松针堆肥作物适宜配方研究。希望为松针在有机肥方面的开发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3.
对分离自海南4个地区13种寄主植物上暹罗炭疽菌的ITS-CAL-GAPDH 3基因序列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95条暹罗炭疽菌多基因序列可定义为16个单倍型,其中,单倍型H5为主要单倍型,分布于所有寄主植物。AMOVA分析显示,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内;病菌未经历过大规模的种群扩张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暹罗炭疽菌种群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74.
2005-2015年对新疆阿拉尔垦区三叶草夜蛾发生情况进行了持续监测,结果表明,该地区三叶草夜蛾每年均完整发生4代,各代的发生时期大致为:越冬代4月1日-5月20日,第1代5月21日-6月29日,第2代6月30日-8月5日,第3代8月6日-9月30日;全年蛾量高峰期多数出现在6-7月。历年5-9月的种群增长率是0.30, 0.19, 0.14, 0.17, -0.14。  相似文献   
75.
板栗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植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经济价值很高,且为出口的土特产。种仁肥厚甘美,营养价值丰富,含蛋白质、脂肪、淀粉,还有较多的维生素;木材质硬是良好的建筑材料;树皮和枝叶含鞣酸多,可提取为工业原料。板栗对气候土壤条件的适应范围较为广泛。文章主要介绍板栗种植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76.
养蜂如同打仗,一个正确的决策能让您取得大丰收,一个错误的决策或贻误了"战机"就会使您失去机会导致失败,让您辛苦一年白忙一场.因此,把握时机,当机立断成为养蜂人取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7.
分子育种是当今世界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已成为国际大豆种业竞争的核心技术。介绍了2012-2013年间国内外大豆分子育种研究的新进展:以高通量测序为基础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更深入、更广泛;克隆并验证了与开花、产量、结瘤和抗逆性等重要性状相关的基因;发掘出一批新的分子标记或QTL,强化了传统分子标记与新技术、新方法的有机结合;在遗传转化体系优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并在大豆中对一些目标基因进行了功能鉴定;一批具有抗虫、耐除草剂等单一及复合性状的转基因大豆新品种获得多国安全认证,允许进口食用、饲用或商业化种植,并对今后一段时间内大豆分子育种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8.
刘浩  赵振  蒋广德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8):299-299
母猪无乳综合症是分娩母猪哺乳期的常见疾病.本文介绍了母猪无乳综合症的发病原因,主要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9.
本文在河南省黄河滩区根据荷斯坦奶牛的营养特点,在日粮中分别添加5%的高硒型、高硒钴型、高硒钴锌型和普通型苜蓿青干草,通过单因子对比饲喂试验来研究这4种苜蓿青干草添加后对奶牛生长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和普通型苜蓿草干草相比,高硒苜蓿草干草不但能够增加奶牛的体长、胸围和奶牛体重,而且能够提高奶牛日产奶量8.6%,降低料奶比12.17%,提高饲料的转化和利用;高硒钴苜蓿青干草能显著地提高牛奶中乳脂含量的22.15%,高硒钴锌苜蓿青干草能显著地提高牛奶中乳蛋白、乳糖以及非脂固形物含量的9.28%、3.26%和4.69%。  相似文献   
80.
秸秆还田条件下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玉米桔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济麦22为材料,于2011~2013年开展了旋耕、翻耕和少耕3种耕作方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基本苗、冬前最大分集数、春季最大分巢数、有效穗数和成穗率均表现为翻耕显著高于旋耕和少耕,旋耕和少耕间无显著差异。干物质积累越冬期表现为旋耕>少耕>翻耕,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返青期表现为旋耕与翻耕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少耕;拔节、开花、成熟期均以翻耕最大,其次为旋耕,少耕最小,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翻耕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从而提高子粒产量;旋耕处理的子粒产量虽低于翻耕处理,但两年的产量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