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4篇
林业   48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生态现代化是西方环境政治理论研究的新主题,其理论主旨在于瓦解经济目标与环境保护"零和关系"的理论解读,寻求一种生态和经济之间正向结合的理论意蕴和现实出路。生态现代化理论表明经济现代化与生态现代化的正向结合不仅是可欲的,也是可行的,这对于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目标,获得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比较林地与农地立地条件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林地施肥种类的特殊性,通过对竹林输出养分研究,论述了竹林土壤加速酸化和退化成因;并根据毛竹生产需求,提出了相关的地力维护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调研了四川山丘区林业血防工程建设中抑螺防病林的生长状况、布局与林内外小气候特征。结合抑螺防病林与沟渠、沟溪、河流间关系,将其总结为9种类型,并提出5种建设模式。据测定,抑螺防病林能降低地表气温1.38℃,减少光照1 049.89×10 lux,降低土壤表层温度7.43℃(0 cm~5 cm土层)和5.28℃(5 cm~10 cm土层),具有减量特性。山丘区林业血防安全体系需要从天然水系、人工沟道等水系(流)网络上建设抑螺防病的网状森林廊道。  相似文献   
14.
与滩地相比,山丘区立地复杂,抑螺群落生态设计中立地与树种结构配置相适应显得格外重要。本研究描述了仁寿抑螺群落生境(草地、湿地与林地),并重点分析了坡地、平地、洼地、湖泊、农作物塘、鱼塘等生境类型、特点及其植物材料选择。最后,还分析了抑螺群落生态设计的逻辑可能性树与"地树结构模式"相适应原理。  相似文献   
15.
四川长宁毛竹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生物量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四川长宁毛竹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生物量结构,探讨了人为干扰条件下毛竹种群数量特征的特殊性.结果表明:(1)由于毛竹特殊的生长习性,大小和年龄无关,毛竹种群的大小结构和年龄结构缺少相关性;(2)受人为经营干扰的影响,毛竹种群死亡率随龄级增加而增加,生命期望减少;(3)毛竹种群的存活曲线类型为Ⅲ型,为增长型种群;(4)用毛竹大小替代年龄作为划分龄级指标,得出存活曲线类型相反,表明竹类植物用大小替代年龄作为龄级划分指标时会产生错误;(5)毛竹的数量特征决定着生物量和生产力配置,各龄级和径级生物量和生产力大小与个体数目有关,生产力配置还和年龄有关.从实践上看,毛竹科学的人为经营干扰维持了较好的种群结构,利于获得持续的立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攀枝花山地高山栲种群种子雨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攀枝花山地两个高山栲低密度种群的种子雨模式和种子雨动态,并讨论了种子产量、种子存留和种子对幼苗建成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种子雨持续时间超过两个月,但种子下落的高峰期存在样地间差异;(2)该地区高山栲的种子产量很低,种子雨散落的密度不大(样地1和样地2的密度为2.3个.m-2和2.8个.m-2)。(3)在种子雨过程中,地表种子库各组成的动态不同,霉烂种子和萌发种子为零,完好种子和虫蛀种子有轻微的波动,完好种子的存留密度为0.13个.m-2;和它们相反,地表的壳斗和败育种子存在积累效应。(4)动物捕食是地表种子损失的主要原因,样地1和样地2分别占91.3%和97.83%,地表种子的存留率仅为8.7%和2.17%。(5)研究样地的高山栲种群低的种子生产量、地表种子存留率和幼苗建成困难等三个环节都限制了高山栲种子途径的种群更新。  相似文献   
17.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气候、土壤蓄水能力及植被演化历史等方面论述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基本原则、途径及方向.分析认为:金沙江干热河谷目前的植被状况是该区气候变迁的结果,但人为干扰加速了植被的逆向演替进程;旱季水热的非同步性是植被恢复困难的根本原因;微生境的气候差异,特别是旱季蒸发量的差异是影响植被状况的外在因素,但旱季土壤中的有效水贮量和消耗速度是决定因素;所有节水技术必须以提高旱季土层的有效水数量为核心,如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水源涵养能力、增加土壤入渗能力、减少土壤蒸发;该区的植被恢复方向应以形成稳定的植被群落为目标,并以近自然林为参照,采取"适度"造林和合理的节水技术,以提高植被恢复成效.  相似文献   
18.
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对川南地区的人工林,多注重砍伐(养分输出)而忽视养分输入(施肥),导致了土壤生态系统的养分失衡,以及土壤的酸化和贫瘠化。大气降水是目前该地区林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养分来源。对川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中水分输入的分析结果表明:pH值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小雨呈酸性,中雨和大雨趋于中性;氮、磷、钾、镁、硅的质量浓度随降水量的增加而降低,降水中养分质量浓度的大小排序为:钙>氮>钾>镁>磷>硅;川南林区降水中养分的输入量:氮为12.27 kg.hm-2.a-1,磷为0.84 kg.hm-2.a-1,钾为12.27 kg.hm-2.a-1,钙为23.90 kg.hm-2.a-1,镁为2.53 kg.hm-2.a-1,硅为0.33 kg.hm-2.a-1。这些营养元素输入总量为52.26 kg.hm-2.a-1。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比,处于中上水平;降水中硅的年输入量仅占竹材硅输出量的1.2%~5.5%。表4参16  相似文献   
19.
川西南山地云南松林窗更新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词查四川省攀枝花市原始云南松林中的65个林窗,研究林窗的面积、年龄和开阔度对云南松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林窗干扰有利于云南松天然更新;小林窗中云南松幼苗更新密度最大,大林窗中云南松幼树及成树的密度较大;幼苗和幼树在幼年林窗中密度较大,而成树在老年林窗中密度最大;云南松幼苗密度随开阔度的提高而降低,幼树和成树的密度则增加;开阔度越大云南松个体也越大,但在开阔度低于0.6的林窗中,云南松更新困难;林窗和非林窗下云南松的重要值均排第1位,表明未来该研究区仍以云南松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20.
雅砻江上游地区河岸带类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在宏观上初步划分了雅砻江上游地区河岸带的结构,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依据河岸带自然结构的质地和坡度,把雅砻江上游地区河岸带划分为30种类型.江心洲有无作为1级分类依据,河岸质地作为2级划分标准,缓冲坡坡度作为3级划分标准,缓冲区坡度和类型作为4级划分标准.本文还分析了地形地貌、人为干扰和植被特征等因素在河岸带类型形成中的塑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