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42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在间断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当基因组数据存在复杂群体分层时,广义线性模型需要同时考虑上百个协变量,其求解速度会大大下降而且还会产生异常解.本研究目的是把简单回归结果中显著位点的效应值和遗传力的尺度转化为可解释的广义线性回归结果.首先对亲缘关系矩阵进行谱分解,特征向量作为主成分(PC),矫正间断性状中的群体分层;再求解...  相似文献   
32.
记录了2009年建立的12个牙鲆家系240日龄个体的体质量、全长、体长、头长、躯干长、吻长、尾柄长、尾长、体高,和尾柄高等10个生长性状,对这12个家系的生长性状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第一至第四公因子对变异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81.36%、10.12%、5.3%,和1.31%,累积贡献率达98.1%,表明这4个公因子很好地反映了所控制的10个生长性状及其相互作用关系。贡献率最高的第一公因子包含了大多数生长性状,其因子得分排序在前两位的家系为F11和F4,与这2个家系生长性状表型值排序相一致,表明这两个家系具有结构较好的生长构成性状和较高的性状表型值,可作为培育快速生长型牙鲆新品种的候选家系,进行生产验证和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33.
蒋丽  张鹏 《现代农业科技》2013,(11):281-282
青海高原寒冷干旱,自然条件严酷,生态极其脆弱,是我国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是亚洲大陆季风气候的主要启动器,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对当地和下游乃至亚洲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阐述了青海省土地退化现状,介绍了其综合生态系统治理的措施及成效,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供有关各方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4.
目的构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紧密黏附素C-端免疫保护片段与肠黏膜佐剂大肠埃希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LTB)的融合基因克隆载体,为进一步研究EHEC O157:H7重组疫苗奠定了基础.方法设计引物采用PCR技术从EHEC O157:H7基因组中扩增Intimin C300的编码基因,从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基因组中扩增LTB的编码基因,分别构建克隆载体pUC18-C300和pUC18-LTB,采用酶切位点相连技术,构建pUC19-C300-LTB克隆载体,并测序.结果从EHEC O157:H7基因组中扩增出了900 bp的目的片段,从肠产毒素大肠埃希菌基因组扩增出了275 bp的目的片段,分别插入载体pUC18和pUC19,经酶切及测序鉴定与目的序列一致.结论克隆出EHEC O157:H7的紧密黏附素C-端免疫保护片段与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基因,并成功构建融合基因克隆载体,测序正确.  相似文献   
35.
通过来自渤海、丹麦、道氏、挪威和美国加州的5个虹鳟(Onchorynchus mykiss)养殖群体的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分别在第249天、397天、552天和771天4个时间点观测了体重和体长变化。多重比较分析发现,20个杂交组合与对应5个自繁系之间在体重或体长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采用最小二乘分析法估算了不同时间点体重和体长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反交效应、母体效应及自繁效应值。结果显示,只有少数的遗传效应是显著存在的,而且这些遗传效应在不同性状和不同时间点的表现不尽相同。整个观测过程中,渤海群体和道氏杂交组合的体重和体长生长速度都是最快的,并且在体长上与对应的自繁系比较差异显著(P0.05)。体重性状上,道氏群体的一般配合力在249日龄和397日龄时最大,且均显著存在(P0.05);母体效应在249日龄时显著存在(P0.05),其效应值仅次于丹麦群体。体长性状上,道氏群体的母体效应在249日龄和397日龄时最大,且均显著存在(P0.05)。在所有杂交组合中,渤海和道氏杂交组合最为高效,体重性状上,整个观测过程中其特殊配合力为最大;体长性状上,其特殊配合力均为正值(0.30,0.03,0.17,2.55),在771日龄时为最大,并显著存在(P0.05)。研究表明,以道氏群体作为亲本之一可有效提高虹鳟后代生长性能,渤海和道氏群体的杂交组合效果最好,可以作为选育的基础群体。  相似文献   
36.
正刺参人工育苗技术是指从亲参的选择、运输、蓄养、诱导排放精卵、授精、幼体培育至成为种苗的过程。本文主要从亲参的选择、亲参的运输、亲参的蓄养、产卵与孵化及刺参的苗种培育技术方面介绍,此技术方法仅供刺参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一、亲参的选择1.抓捕时间的选择辽宁地区刺参的自然成熟时间是每年的5月中下旬,具体情况要看水温的回升状  相似文献   
37.
成纤维生长因子FGF1a(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a)是一类重要的生长因子,在细胞的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用实验室镜鲤EST数据库设计包含该基因CDS全长的特异引物,得到了FGF1a基因的全长CDS。经过克隆测序发现,镜鲤FGF1a基因全长的CDS包含444个碱基,其编码一个含有14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包含一个受体结合位点。与其它物种序列比对结果表明,镜鲤FGF1a蛋白与斑马鱼相似度最高,而与其亲缘关系较远的人类、老鼠、非洲爪蟾蜍及鸡相似度较低。根据所获得的基因序列设计探针,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发现FGF1a基因在鱼刚长鳞片的皮肤上表达较高,说明该基因可能参与鳞被发育;而同时在尾鳍、背鳍和腹鳍中也有特异的高表达信号,说明FGF1a可能也参与鳍条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38.
刘帅  蒋丽  杨博  熊贻伟  傅洪拓  刘波 《中国饲料》2022,1(23):92-100
为研究中短链脂肪酸甘油酯对日本沼虾的生长和免疫性能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6组平行试验,G0组为空白对照组,G1 ~ G5组为处理组,分别为乳酸杆菌组、0.15%月桂酸单甘油酯组、0.15%丁酸甘油酯组、0.15%月桂酸单甘油酯+0.15%丁酸甘油酯组、0.2%月桂酸单甘油酯+0.2%丁酸甘油酯组,所有处理组(G1 ~ G5组)需在投喂时通过喷涂的方式以1:4(菌液/mL:饲料/g)的比例拌入乳酸杆菌菌液。本研究测定了日本沼虾的生长指标、各免疫反应因子的表达和免疫相关生物酶的活性。结果显示:试验G1、G4组生长增重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24.99%和26.69%(P < 0.05),试验G1、G4、G5组特定生长率分别较对照组提升18.92%、18.92%和14.41%(P < 0.05)。在血清免疫方面,丙二醛(MDA)的含量表现为G1和G3组分别较对照组提高60.71%和47.61%(P < 0.05)|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则是G2、G4、G5组分别较对照组提升219.22%、140.94%、431.68%(P < 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方面,G2、G3、G5组分别较对照组提升50.92%、62.77%、115.36%。肝胰腺中与免疫相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S)活性,G1、G3、G5组分别较对照组提升50.37%、56.09%、50.66%(P < 0.05)|此外,与免疫相关的应答基因Myd88、HSP60和HSP70的表达各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综上,一定浓度的中短链脂肪酸甘油酯和乳酸杆菌联用,能显著地改善日本沼虾的生长和免疫性能。[关键词] 日本沼虾|中短链脂肪酸|丁酸甘油酯|月桂酸单甘油酯|乳酸杆菌|免疫  相似文献   
39.
刘帅  蒋丽 《安徽农业科学》2023,(2):108-110+114
[目的]定位筛选影响日本沼虾体重及出肉率性状的候选基因。[方法]收集成熟期且表现健康的日本沼虾,记录体重、出肉率,提取DNA进行测序并进行基因分型,获得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标记数据,利用多性状联合的全基因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方法检验与体重、出肉率性状存在显著相关的SNP位点,根据SNP的物理信息实现候选功能基因的筛选和定位。[结果]联合分析共定位到6个SNP位点,检测效率远高于单一分析的1个SNP,根据6个显著位点共定位到5个候选功能基因,除1个功能未知的新基因外,剩余4个基因都与机体代谢、发育相关。[结论]完成了日本沼虾体重、出肉率性状相关基因的定位,可为日本沼虾生长代谢的基因组水平揭示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为日本沼虾的其他数量性状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0.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成体雌雄差异较大,性别控制是提高半滑舌鳎养殖效益的有效手段,而实现性别控制的关键在于揭示半滑舌鳎的性别决定的遗传机制。半滑舌鳎的遗传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这种性别决定方式可能存在多因子剂量效应,其性别决定不仅与性染色体有关,常染色体也会参与性别调控,遗传性别是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协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从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互作的角度来探讨半滑舌鳎遗传性别决定机制,将性别作为二项性状,利用半滑舌鳎高密度微卫星遗传连锁图谱,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扫描所有标记间的二阶组合对性别是否存在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共有5个标记组合在P<0.05显著水平上被检测出来,其中组合SCAFFOLD1497459和SCAFFOLD785471905在P<0.01水平上显著;5个交互组合位于7个常染色体的9个标记当中,这些标记主要集中在连锁群2、10和11,其中连锁群10-11发现了两个差异显著的交互对,且两个交互对均有SCAFFOLD1497459,说明SCAFFOLD1497459可能在互作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影响。研究表明这些标记附近的基因参与了半滑舌鳎的性别决定,也即常染色体可能参与其性别决定的过程,这对进一步研究半滑舌鳎的性别决定和性别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