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7篇
  4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70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5-5B培养特性及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5-5B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最适温度为28℃,最适起始pH7.3~7.8,最佳振荡频率160r/min,250ml三角瓶内装液40ml,接菌量为4%。5-5B菌株发酵液对小菜蛾初孵幼虫的杀虫活性研究表明,250ml三角瓶内装液40ml时,校正死亡率为62.78%;接菌量4%时,校正死亡率63.84%;起始pH7.3时,校正死亡率65.49%。  相似文献   
12.
基子遗传BP神经网络的数据挖掘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据挖掘技术是从大量数据中挖掘知识的有效的工具,遗传算法和BP神经网络是现今数据挖掘技术中比较新兴的算法。本文介绍了遗传算法和BP神经网络相互结合的一种新算法,并设计出了相应的数据挖掘系统,且将该系统应用到实际农业实验中。为了便于遗传算法的有效运用,文中还提出了格雷——浮点编码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盘式制动器的原理,探讨了盘式制动器在使用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杏树整形冬剪的主要任务是调整树形.培养丰产稳产的树枝:调整大枝的角度和方向.打开光路.保证树冠通风透光:调整花芽、叶芽比例.平衡树体各部分的生长势等。因为不同树龄不同时期杏树的生长结果特性不同。所以,其修剪的任务、方法和程度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后,全国肉类生产有很大的增加,其中兔肉的产量提高更快。中国是世界养兔大国之一,目前世界兔肉总产量约180余万吨,中国兔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畜牧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微生态制剂在动物生产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综述了微生态制剂的分类、作用机理、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材料取拇指粗小绳一根,1.5米长,牛鼻钳子一把。方法 1.用绳子的一头,打一活节扣,固定在钳子的颈部,以不影响钳子的开张为宜。2.用钳子夹紧牛鼻子时,拉紧小绳,再打一活节扣,将活节扣固定在钳子两个把柄的尾端部。然后拉紧绳子,把绳子系在桩上。  相似文献   
18.
毛丝鼠原产南美洲安弟斯山脉,是干旱高山动物,也是珍贵毛皮兽。我国于1974年引进分养东北、华东、华北、西北等十几处。在这一段试养期,有关毛丝鼠饲养管理、饲料、消化机能、繁殖、疾病防治等方面国内已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今年7月份,我们对三只毛丝鼠进行二期二种饲料的消化率及氮利用率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肠道寄生虫病,每年都会给世界各地的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该病主要依靠抗球虫药物进行防治,但由于药物的长期及不合理使用导致鸡球虫几乎对所有使用过的抗球虫药均产生耐药性。为研究球虫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本实验室前期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地克珠利耐药株、马杜拉霉素耐药株以及敏感株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并获得了敏感株与耐药株的差异表达基因,发现柔嫩艾美耳球虫含HD域蛋白(EtHDCP)在耐药株中上调表达。本研究以柔嫩艾美耳球虫敏感株孢子化卵囊cDNA第一链为模板,成功克隆出EtHDCP基因,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EX-4T-EtHDCP,并成功诱导表达了重组蛋白rEtHDCP。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敏感株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和翻译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EtHDCP在第二代裂殖子的转录和翻译水平高于其他三个阶段(未孢子化卵囊、孢子化卵囊和子孢子)。同时利用Western blot分析了EtHDCP在柔嫩艾美耳球虫敏感株、地克珠利耐药株、马杜拉霉素耐药株中的翻译水平,结果显示,EtHDCP在耐药株中的蛋白翻译水平显著高于敏感株。间接免疫荧光定位结果显示,该蛋白主要定位在子孢子和裂殖子的表面以及裂殖子的胞质内。入侵抑制试验表明,抗rEtHDCP多克隆抗体可有效抑制子孢子对宿主细胞的入侵。这些结果说明该蛋白可能参与了虫体在宿主细胞内的生长发育、耐药性的产生以及子孢子入侵宿主细胞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在自然界中,植物体同时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毒的现象非常普遍,并且在这种复合侵染中不同病毒间会引起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方式,如协同效应、拮抗效应或共存效应.其中拮抗效应中最为著名的是交叉保护现象,也被称为次级排斥现象,其引发的效应表现为病毒复合侵染植物时先侵染病毒会抑制同属或近源的其他病毒的侵染.这一现象多发生在同属的不同种病毒间或同种病毒的不同突变株系之间.对于这一现象机制的可能解释有蛋白质介导的阻力、植物体本体防御介导的阻力以及植物体中RNA沉默途径介导的作用机制等,此外有研究表明病毒编码的沉默抑制子(VSRs)与病毒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可能在病毒复合侵染植物的组织的侵染模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一种机制都不能完整的解释这种现象,交叉保护作用的机制仍然是不清楚的.本研究主要概述了已知的关于植物病毒拮抗效应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此外还阐述了当前这一现象在农作物保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