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5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比较了膜下滴灌模式、膜下沟灌模式、露地直播沟灌模式3种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灌溉量、块根产量、产糖量的关系。研究表明,膜下滴灌模式,每667m2灌溉量在360 m3时为最适灌溉量,块根产量、产糖量达到最高;膜下沟灌模式,每667m2灌溉量在600 m3时为最适灌溉量,块根产量、产糖量达到最高;露地直播沟灌模式,每667m2灌溉量在700 m3时为最适灌溉量,块根产量、产糖量达到最高。膜下滴灌是种植甜菜最佳的节水灌溉方式,与膜下沟灌模式相比每667m2节水240 m3;与露地直播沟灌模式相比,每667m2节水340 m3;是我国干旱、半干旱甜菜种植区需要采用的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32.
为探讨播期与地膜甜菜生长发育的关系,指导生产适期播种,开展播期对地膜甜菜个体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播期延后地膜甜菜出苗时间缩短,4月1日至5月1日,每晚播10d地膜甜菜出苗所需时间平均缩短1.7d.叶片数、叶丛高度、块根最大直径、根体长度和单根重量等指标均随着播期的延后呈现下降趋势.含糖率随播期延后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每早播10d新甜14号决根产量和产糖量平均提高13.4%和14.0%;Beta218块根产量和产糖量平均提高20.6%和21.8%.因此,应通过适期早播提高甜菜产量和产糖量.  相似文献   
33.
灌水量对滴灌甜菜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明确膜下滴灌甜菜的需水规律,指导生产科学灌溉,开展灌水量对滴灌甜菜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灌水量对甜菜的叶片数影响不大但对甜菜的叶丛高度有明显影响,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叶丛高度也增高,在灌水量为360m3/667m2时甜菜叶丛最高.甜菜块根膨大和产质量受灌水量影响显著,在灌水量为120m3/667m2时甜菜的块根直径、根体长度、产量、含糖率及产糖量都处于较低水平,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甜菜的块根大小、产量和含糖率都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当灌水量大于360m3/667m2时甜菜的产量略有减少,含糖率急剧下降.因此,在玛纳斯产区膜下滴灌甜菜灌水量控制在360m3/667m2左右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34.
介绍了新疆天山北坡甜菜平作膜下滴灌栽培的支毛管铺设、滴灌系统试运行、播种、苗期管理、灌溉管理等核心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5.
甜菜块根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5个新疆甜菜品系(种)为材料,对块根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系数、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根头长度的变异系数较大为29.14%,根宽的变异系数最小为7.86%。在相关性上,糖甜菜根宽、根颈周长、根头长与根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甜菜含糖率与根体长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对含糖率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5.21%,对根重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8.53%。首先对变异大的性状进行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含糖率性状选择上,应注意选择根颈长度、根颈周长、根体长度大,根沟较深的品系(种)。在根重性状选择上,应注意选择根宽、根颈周长、根颈长度大,根沟较浅的品系(种)。  相似文献   
36.
不同品种甜菜褐斑病抗性分析及早期鉴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人工病圃和自然病田同步进行抗褐斑病性鉴定筛选,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甜菜品种的含糖率随着抗病性的增强而明显提高,凡抗褐斑病品系材料,综合性状表现也较好。通过3期播种试验,植株生长至2~4对真叶期接种鉴定抗褐斑病性与田间成株鉴定结果相同,可以作为田间鉴定育种新材料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玛纳斯人工接种的最佳时间7月中下旬接种效果较理想,这为解决干旱地区抗病品种筛选鉴定提供了一条途径。利用甜菜褐斑病尾孢毒素粗提液对甜菜种子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鉴定不同品种的抗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各品种抗性结果与人工接种及自然病田抗性鉴定结果有一致性。试验表明采用早期鉴定方法,方法准确,可行性高,可以提高育种效率,有效缩短抗褐斑病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37.
使用10种不同种衣剂处理,筛选出的T1和T3两种种衣剂能有效促进植株苗期的生长。种衣剂对新甜14号的致病性无显著性效果,所有处理的感病性和对照无明显差别,但是使用种衣剂后植株的耐受立枯病性得到了明显提高,对立枯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试验筛选出效果最佳的种衣剂是T2。试验筛选出T7、T8两种对产量起明显效果的种衣剂,使用种衣剂后能有效提高甜菜块根的含糖率。试验筛选出的T1、T7对甜菜母根的产糖量有明显效果,综合性状较好。可以对试验初步筛选出的T1、T2、T3、T7和T8做进一步的试验和鉴定,以选出最适宜新疆本地气候条件的种衣剂。  相似文献   
38.
为探索甜菜叶丛期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及光响应特征参数对旱后复水的响应机制,以旱敏感型品种‘XJT9907’和耐旱型品种‘XJT9916’为材料,在甜菜叶丛期控水为45%~50%田间持水量持续7 d时,复水达70%~75%田间持水量(对照,CK)48 h后,测定其叶片光合生理指标,采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进行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光强非线性拟合,并计算其光响应特征参数。结果表明,甜菜叶丛期干旱胁迫显著降低甜菜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复水后,两种品种的叶片SPAD值、Pn、Gs、Ci和Tr虽均有所提高,但XJT9916品种光合生理参数值明显高于XJT9907,且均未超过正常供水水平,表现出一定的补偿效应。旱后复水处理下,XJT9907和XJT9916品种叶片光响应特征参数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分别比CK低17.1%和6.2%,表观量子效率(AQY)分别比CK低12.2%和6.5%,暗呼吸速率(Rd)分别比CK低14.9%和19.1%,光饱和点(LSP)分别比CK低14.1%和19.6%,而光补偿点(LCP)显著高于CK,分别高17.6%和15.4%,其光能利用区间较窄,光能利用效率降低。综合来看,当甜菜叶丛期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5%~50%时对其叶片光合潜能的发挥不利,其叶片光合能力减弱,复水后光合能力仍无法恢复到正常水平。耐旱型甜菜XJT9916品种光合作用旱后复水恢复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39.
为明确小麦开花至成熟期间锌在不同器官内的积累动态,探讨锌对小麦开花后农艺性状及籽粒蛋白质形成的调控作用,采用离体穗培养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锌对新春8号和杜伦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后离体穗培养小麦各器官的含锌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器官含锌量关系为:穗>倒一节>倒二节。缺锌小麦生长受抑制,节间生长严重受阻,倒一节长度对锌的反应比倒二节敏感。开花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受锌影响不大,花后两周叶绿素含量受锌离子浓度的影响较大。增加供锌量显著或极显著地增加小麦穗粒数,提高其结实率;低锌强烈抑制杜伦的小花分化,减少其穗粒数,高锌促进小花分化但是使结实率下降;缺锌阻碍籽粒灌浆,显著降低千粒重,高锌使小麦千粒重有小幅下降。锌对小麦籽粒总蛋白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小麦籽粒蛋白组分含量受锌离子浓度的影响显著,各蛋白组分与锌的相关性和相关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0.
离体培养下锌对春小麦子粒形成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离体穗培养技术研究了锌对春小麦后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Zn2+浓度为6.mmol/L的处理小麦的生长发育状况最好,其旗叶内叶绿素含量、倒一节长度、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以及穗的干重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倒二节长度和小花数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低锌和锌过量(Zn2+浓度为0.3和300mmol/L)条件下,小麦的生长发育受阻,各项性状指标均低于对照,不利于产量的提高;而且锌过量不但降低产量还造成锌肥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