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0篇
林业   73篇
综合类   8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采伐强度对小兴安岭低质林分土壤碳通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择伐后的小兴安岭低质林分,采用LI-8100碳通量自动监测系统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对低质林分土壤碳通量进行观测,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采伐强度对土壤碳通量、土壤温度与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伐区的土壤碳通量高于对照区,随采伐强度的增加土壤碳通量呈现波动性,从采伐强度22%~47%,碳通量逐渐减小,之后趋于平稳,春、夏、秋、冬4个季节土壤碳通量的最大值出现在低度和中度采伐强度林分条件下;随采伐强度增加土壤温度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土壤碳通量与距地表10cm处的土壤温度的关系符合指数模型,土壤碳通量与土壤湿度的关系符合一元二次模型;从标准化回归方程看出,土壤碳通量主要由土壤温度与湿度共同影响,且土壤湿度对碳通量的影响大于土壤温度的影响。采伐强度与土壤碳通量具有负相关性,二者的关系为双曲线。  相似文献   
152.
2009年春季设置试验样地,分别进行带宽为6、10、14、18 m的带状改造。同时在改造带分别栽植3年生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ylvestris)、兴安樟子松(Pinus koraiensis)。2010—2018年实地测量,选取枯落物层蓄积量和有效拦蓄量水文指标,分析经诱导改造后枯落物分解速率和持水性能的变化,基于前人已验证的指数模型,判断诱导改造模式对森林中枯落物水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落物蓄积量和有效拦蓄量均随时间呈指数函数变化,改造带宽对3种典型林分的枯落物分解速率未产生显著影响,带宽改造9 a后,枯落物的水文效能基本恢复到改造前状态。种植苗木的不同对枯落物分解模型造成一定的差异。未分解层蓄积量中,种植西伯利亚红松的样地A参数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样地,种植兴安落叶松的样地B参数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样地,种植兴安落叶松和种植樟子松的样地C参数差异性显著。半分解层蓄积量中,种植兴安落叶松的样地A参数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样地,种植兴安落叶松和种植樟子松的样地B参数差异性显著。未分解层有效拦蓄量中,种植兴安落叶松的样地A、B、C参数均显著高于其...  相似文献   
153.
为了克服传统植物凋落叶碳质量分数检测方法成本高、费时耗力等问题,探究基于可见光、近红外图像信息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凋落叶碳质量分数估测模型,为实时监测和快速获取植物凋落叶的碳质量分数提供技术手段。以白桦凋落叶为研究对象,利用可见光和近红外图片信息提取光学三原色(RGB)、六角锥体模型(HSV)和单色图像中的叶片颜色、纹理和形状特征共47个,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对特征变量进行降维,并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模型(GA-BPNN)、3种不同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SVR)和随机森林回归模型(RFR)对叶片碳质量分数进行建模和预测。结果表明:在训练数据集上,RFR模型对叶片碳质量分数的拟合和预测效果最好(平均绝对误差(EMA)=4.625 3,均方根误差(ERSM)=5.608 7,平均百分比误差(EMAP)=0.010 6,决定系数(R2)=0.834 8);在测试数据集上,GA-BPNN和RFR模型对叶片碳质量分数预测精度相似,RBF-SVR模型的拟合和预测效果最好(EMA=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