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近些年马铃薯土传病害发生严重,除了真菌、细菌等病原物引起的病害外,线虫病成为威胁马铃薯生产的又一大病害.危害马铃薯的植物寄生线虫主要有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鳞球茎线虫(Ditylenchus dipsaci)、马铃薯孢囊线虫(马铃薯白线虫(Globodera rostochi...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是马铃薯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目前主要通过使用脱毒种薯及隔离措施来防控,探索高效、灵敏、特异性强的检测技术对于防治该病害具有重要意义。设计了3组引物,1条探针,从3组引物中筛选出最优组合,并以他们为引物,以PSTV 251T为探针,利用5′FAM、3′TAMRA标记,建立了PSTVd的RT-qPCR检测技术体系。利用该检测体系成功地检测了22份马铃薯样本。与灵敏度相对较高的RT-PCR技术相比,该检测技术体系的检测灵敏度又提升了100~1 000倍。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马铃薯干腐病菌种类鉴定及致病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将采自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马铃薯干腐病病样进行分离和病原菌纯化,得到27个镰刀菌菌株,通过致病性鉴定,其中的18个菌株具有致病性。运用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综合分析的方法,对上述18个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为6种镰刀菌,分别为拟枝孢镰孢(Fusarium sporotrioides)、茄镰孢(F.solani)、接骨木镰孢(F.sam-bucinum)、拟丝孢镰孢(F.trichothecioides)、燕麦镰孢(F.avenaceum)和茄病镰孢蓝色变种(F.solanivar.coerule-um)。同时对上述6种镰刀菌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镰刀菌致病性不同,以接骨木镰孢、燕麦镰孢和拟丝孢镰孢致病力最强,拟枝孢镰孢致病力最弱。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在中国及世界许多国家都是检疫性病害, 该病害可大幅度降低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根据植株及块茎的症状, 汰除感病的马铃薯种薯, 是控制PSTVd传播和危害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利用分子克隆及测序技术, 分离并鉴定了PSTVd的分离物351-17, 利用PSTVd田间接种技术, 分别接种了4个黑龙江省常用的马铃薯品种‘夏坡地’、‘克新18’、‘荷兰15’和‘尤金’, 对其侵染后第一代的株高、叶片、块茎外观和单株产量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4个供试马铃薯品种感染PSTVd后均表现出了一定的症状, 其中‘克新18’在株高、叶片和块茎的症状方面最为明显, 单株产量下降显著, 表明其对PSTVd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有效的复合包衣剂类型,以早熟感病马铃薯品种Favorita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用不同的复配药剂对马铃薯进行包衣处理,研究其对出苗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农用硫酸链霉素复配咯菌腈、农用硫酸链霉素复配甲基托布津包衣可有效防治马铃薯真细菌病害,显著提高出苗率和产量,且前者好于后者。  相似文献   
16.
为了简化马铃薯试管薯的生产程序,节约时间和生产成本,利用大西洋和荷兰15试管苗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直接诱导和间接诱导生产试管薯的技术,并比较了不同诱导培养基生产试管薯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间接诱导法生产试管薯的平均试管薯重、每瓶结薯数等均优于直接诱导法,适宜用于实际生产;A[(MS(大微量元素)+肌醇100mg.L-1+VB 10.42mg.L-1+BA 5mg.L-1+CCC 500mg.L-1+白糖8%)]、B[(MS(大微量元素)+肌醇100mg.L-1+BA 3mg.L-1+白糖8%)]诱导培养基效果优于其它3种培养基,为筛选出的高效培养基。  相似文献   
17.
低剂量电子辐射对马铃薯的刺激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低剂量电子辐射对马铃薯的刺激效应,以马铃薯原原种"克新13号"为试材,利用高频高压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对其辐射处理,然后进行温室与试验田种植并对其出苗速度、长势、产量、及淀粉、还原糖进行观察与测试。结果表明,1~12Gy的电子束辐射对马铃薯的刺激效果较理想,出苗时间提前,长势旺盛,增产幅度达到41.9%~91.8%,淀粉含量提高了0.87%,还原糖含量下降了0.0053%。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马铃薯银屑病的分子生物学检测,从内蒙古牙克石地区马铃薯库房中采集了疑似马铃薯银屑病的样品,进行形态学鉴定,并对马铃薯银屑病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经形态学观察,块茎样品病斑特征符合“GB/T 28093-2001马铃薯银屑病菌检疫鉴定方法”中描述的病斑特征及病原菌特征。进一步利用常规PCR和巢式PCR对疑似样品进行了检测,两种方法均可扩增出特异性目的条带。目的序列经过测序,其序列与CBS640.85菌株(MH861907.1)序列的相似度达到100%。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可以证明在内蒙古牙克石地区马铃薯库房中采集的疑似马铃薯银屑病样品确为马铃薯银屑病,同时也证明本研究中采用的常规PCR和巢式PCR方法均可用于马铃薯银屑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测定了苦参(Sophora flavescensAit.)、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a)、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乙醇和水提取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4种植物提取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室内毒力最强的为苦参醇萃取物(ACS4),其次分别为瑞香狼毒水提取物(HCS1)、乌头醇萃取物(ACS3)和甘草醇萃取物(ACS2),其抑制中浓度分别为0.0177g·mL-1、0.0207g·mL-1、0.0305g·mL-1和0.0623g·mL-1;浓度为0.05g·mL-1的ACS4、0.08g·mL-1的HCS1、0.2g·mL-1的ACS2抑制产孢效果与空白对照间差异达极显著;经ACS4和HCS1处理的晚疫病菌侵染马铃薯后病情指数显著低于CK,说明这两种提取物能有效抑制晚疫病菌的侵染。ACS2、ACS3也有一定效果,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部分地区马铃薯疮痂病菌种类及致病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黑龙江省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特征,2012-2013年从黑龙江省克山县、绥化市、哈尔滨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采集具有疮痂病病斑的马铃薯块茎,从中分离纯化病原菌,根据16SrRNA基因的差异采用分子手段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种类和致病性鉴定,并对txtAB阳性菌株采用萝卜幼苗法或马铃薯致病性试验测定其致病性。共分离出74株菌株,鉴定出致病性菌株26株,其中Streptomyces scabies或S.europaeiscabiei 21株,S.turgidiscabies 3株和S.acidiscabies 2株。所有的致病性菌株中共有4种致病岛基因型,即nec1+/tomA+、nec1-/tomA+、nec1+/tomA-和nec1-/to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