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2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个中粒种咖啡无性系年试验结果表明,号品系鲜果产量最高,年平均单株产鲜果,高于对185135.22kg照,是综合性状表现好的高产无性系;有个无性系枝节生长密集,树冠开张,株结果节数多,果丛大,产量7高。  相似文献   
32.
15个中粒种咖啡无性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观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15个中粒种咖啡无性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观测和综合评价,筛选出24-2号、兴28、兴29、26号、6号、24- 1号等产量高、农艺性状优良的无性系,建议生产上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3.
综述国内外咖啡营养诊断的研究进展,提出目前我国咖啡营养诊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为今后咖啡营养诊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可拉引种试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可拉的生物学习性及环境适应性的观测、分析,认为可拉适宜在兴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5.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87份咖啡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9条ISSR引物扩增出140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07条,多态性位点为76.4%。运用UPGMA方法构建了聚类图,在遗传相似系数0.625水平下,87份资源被分为3大类。第Ⅰ类群包括了3份大粒种(Coffea liberica Bull ex Hiern);第Ⅱ类群为中粒种咖啡(C. canephora Pierre);第Ⅲ类群包括了全部小粒种资源(C. arabica Linne),共83份。咖啡种质的遗传关系种间容易划分,在种的分类水平上存在遗传关系多样性,而小粒种咖啡种内遗传多样性较窄。该研究结果将为咖啡种质鉴定、分类及分子育种提供重要科学依据。表明用ISSR分子标记进行咖啡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6.
以20个小粒种咖啡种质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分析咖啡种质苗期生长量和根系形态差异。结果表明,各种质苗期株高、叶片数、分枝数差异显著,通过苗期株形分析,把小粒种咖啡种质分成高干、中等和矮生3个类型。M13、M14可作为高干型,CATUAI为矮生型鉴定的标准品种;CA ZHONGⅢ、M13为高干、多叶、多分枝品种,CATURRA、T8667为株高中等、多叶、多分枝品种,热引2号为矮生、多叶、多分枝品种;各种质主根长除了CA ZHONGⅡ较小以外,其他种质间差异不显著,各种质主根直径差异不显著;M13侧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显著大于CATUAI,参试的小粒种咖啡种质绝大部分都具有细而且数量较多的侧根,各种质间差异较小。侧根直径与侧根长为显著的负相关,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与地下部干物质累积量间呈显著的正相关,长势强壮,枝叶繁茂的植株,根系发达;各种质地下部和地上部生长相协调的根冠比在0.40~0.35。  相似文献   
37.
以咖啡叶片为外植体材料,开展了灭菌条件筛选、初级愈伤诱导及胚性愈伤诱导的研究。结果表明,1.5%次氯酸钠溶液灭菌30min结合采样前一周用农业杀菌剂处理采样植株为适宜的咖啡叶片外植体的灭菌条件;在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同时存在的条件下,不同配比激素处理均能诱导出初级愈伤组织,其中,1mg/L2,4-D+2mg/L6-BA处理诱导的初级愈伤组织紧实,水渍化比例较小,是较为适宜的初级愈伤诱导激素组合;相比KT,6-BA具有更好的胚性愈伤诱导效果,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比例在4∶1左右时,胚性愈伤诱导效率较高。本研究筛选出了咖啡胚性愈伤诱导的适宜条件,并对影响胚性愈伤诱导效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提高咖啡组培苗繁育效率及促进咖啡优良品种规模化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8.
我国咖啡主产地为海南和云南,海南以种植中粒种咖啡为主.中粒种咖啡属异花授粉作物,其后代的遗传性状变异与分离严重,产量差异较大,低产树在实生树群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早在1935年,广东华侨陈显彰已从爪哇引入中粒种咖啡在海南种植,目前生产上种植的中粒种咖啡绝大多数都是未经选育的实生树,产量低、效益差,而种植优良的中粒种咖啡无性系可比实生树增产40%以上.1988年至1993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先后在海南省万宁县龙滚农场、兴隆华侨农场、澄迈县热作种苗场、红山农场等地推广利用8个无性系,对低产园进行更新换种改造面积达1500亩,芽接成活率在86%以上.芽接后咖啡园产量是芽接前咖啡园产量的2~3倍.此项技术成本低、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