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89篇
林业   227篇
农学   124篇
基础科学   122篇
  135篇
综合类   956篇
农作物   90篇
水产渔业   67篇
畜牧兽医   575篇
园艺   317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水分胁迫对小黑麦生理生化特性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揭示小黑麦的抗旱机制并为抗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30%PEG-6000渗透液模拟干旱环境对小黑麦H01-4幼苗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H01-4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复水后上升,再胁迫后又下降;脯氨酸含量与叶片相对含水量变化呈相反趋势。H01—4叶片中也诱导出了新蛋白带,胁迫24h诱导产生了26.21kD和23.50kD的新蛋白,胁迫48h诱导产生了29.97kD的新蛋白,49.44kD和27.77kD的蛋白只发生了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2.
本文通过潘文石对22只秦岭大熊猫的家域观察资料为基础,获得生态年龄段和家域对数转换值等次生数据,并以次生数据为基础,对不同生态年龄段和不同季节大熊猫的家域和个体季节性迁移面积的动态特征进行定性比较分析,通过季节、性别和年龄对秦岭大熊猫种群家域动态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以下新细节:(1)虽然在同一季节,大熊猫家域面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但雌性个体家域面积增加不大,雄性个体也仅在夏季家域面积增加极大,秋冬季增加也不大;(2)同一生态年龄段,秦岭大熊猫家域面积:全年〉秋冬季〉夏季;(3)只是成体雄性大熊猫家域面积极显著大于雌性,但亚成体和老年个体家域面积的性别间差异不显著;(4)1~11岁,大熊猫迁移面积小且稳定,大于11.5岁后,迁移面积明显跃迂增大,保持增大趋势,但波动强度由强变弱。这表明秦岭大熊猫家域的季节、性别和年龄效应动态规律性明显。  相似文献   
993.
<正>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以发热、奇痒、脑脊髓炎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疾病的B类多种动物共患病。PR呈全球性分布,我国已有20多个省市有PR的报道。猪是伪狂犬病的唯一自然宿主,对其危害大。主要  相似文献   
994.
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所引起的。自然条件下,以架子猪和仔猪发病较多。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5~11月份发生最多,多经呼吸道(鼻、咽粘膜)或伤口感染,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临床上分为猪败血性链球菌病、猪链球菌性脑膜炎和猪淋巴结脓肿三个类型。2004年9月11日我县一饲养户的猪发生该病,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995.
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ichards模型研究了12个杂交稻品种(组合)的籽粒灌浆过程,结果表明:V2(B优827)、V7(宜香优2292)和V9(内香2550)强、弱势粒灌浆高峰时间间隔较短,为明显的同步灌浆类型;其余的组合强、弱势粒灌浆高峰时间间隔较长,为明显的异步灌浆型。灌浆过程的前、中、后3期对总灌浆物质的贡献分别约占12%、61%、27%,且V2(B优827)、V5(冈优363)、V6(绵2优838)、V11(D优527)的强势粒上前期和中期的灌浆持续天数相差很小,V1(一丰8号)、V5(冈优363)、V11(D优527)的弱势粒上中期和后期的灌浆持续天数相差很小,V1(一丰8号)、V5(冈优363)、V11(D优527)、V12(川香9838)的弱势粒上前期贡献率较大,所以这些品种(组合)的灌浆效果都显著,产量都较高。相关分析表明,活跃生长期D、灌浆中期持续时间T2和整个灌浆持续t99都对终极生长量A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以干酪乳杆菌作为传递抗原活载体表达猪细小病毒主要免疫保护性抗原VP2蛋白的免疫特性。【方法】将构建的重组猪细小病毒(PPV)VP2基因的细胞表面表达型载体pPG-VP2电转化干酪乳杆菌L.casei 393,获得阳性重组菌pPG-VP2/L.casei 393。重组菌以2%乳糖为诱导物,在MRS培养基中进行诱导,经SDS-PAGE、Western blot及间接免疫荧光分析,目的蛋白获得表达。将重组菌及空质粒菌株分别口服接种Balb/c小鼠,收集粪便及肠黏液样品测定小鼠产生抗VP2的特异性sIgA,采集血液样品测定小鼠产生抗VP2的特异性IgG,并对获得的抗体进行PPV中和活性的测定。【结果】重组干酪乳杆菌pPG-VP2/L.casei393免疫小鼠能够产生明显的抗PPV的sIgA和IgG抗体水平,其对PPV的中和效价分别为1﹕24和1﹕128。【结论】为PPV重组乳酸菌口服疫苗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97.
为实现利用太阳能驱动半导体制冷系统保持冷藏水果鲜度,设计了一款无需高速运转压缩机驱动的制冷系统的冷藏车。选用长安跨越王X5(SC1031FRD67)普通运输车,将其设计改装为深圳市某超市食品冷藏运输车,运输500 kg苹果。首先根据深圳市当地条件计算加装冷藏车厢的隔热结构,然后根据计算的冷负荷选择56片供电电压为8.580 V的TEC1-12706型半导体制冷片,再由制冷系统日平均总用电量,根据车厢顶面积选用15个太阳能电池板,并加装铅酸蓄电池,以满足半导体制冷系统用电量。选择TS-MPPT-60L太阳能控制器对电池的输出电压进行调控后输出给蓄电池,蓄电池再输出电能给制冷系统用电负载。该半导体冷藏车的设计,解决了冷藏车耗电量高的问题,并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将清洁的太阳能用于冷藏车制冷,对无电网的边远地区食品保鲜有实际应用价值,对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天祝县是国内最适宜种植藜麦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覆膜栽培技术的应用,藜麦产量得到大幅提高,但土壤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为筛选出适宜寒旱山区藜麦栽培应用且环保的覆盖材料。以露地种植为对照,研究了白色地膜、黑色地膜、银灰色可降解地膜等不同地膜覆盖栽培对藜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不同地膜均能使藜麦的生育时期提前、生育期缩短、产量提高。其中覆盖白色地膜时促使藜麦生育时期提前和生育期缩短的效果较为明显;覆盖黑色地膜、银灰色可降解地膜时灭草效果相对较好。覆盖白色地膜、黑色地膜、银灰色可降解地膜的平均折合产量分别为2 748.37、3 483.66、3 088.24 kg/hm2,较对照露地种植分别增产7.41%、36.14%、20.69%。综上认为,银灰色可降解地膜可作为既增产又环保的藜麦覆膜栽培覆盖材料在寒旱山区应用。  相似文献   
999.
为了寻求改善果园土壤氮素稳定供应问题的有效措施,试验以6年生烟富3/SH6/平邑甜茶为试材,利用~(15)N同位素标记,研究FSA(撒施)、FS+BC(一半撒施一半袋控)、BCRF(袋控缓释肥)对土壤Nmin及氮素吸收、利用和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苹果整个生长季BCRF处理土壤Nmin含量保持平稳,FSA处理短期内土壤Nmin含量迅速升高,然后又急剧降低。在果实成熟期植株体内氮素BCRF处理(121.64g)高于FSA处理(79.01g),略高于FS+BC处理(95.92g)。不同施肥处理各器官Ndff差异显著,均以果实中的Ndff最高,各器官的Ndff均以BCRF处理最高,FS+BC处理次之,FSA处理最低。BCRF处理显著提高了苹果植株氮素利用率,分别为FSA和FS+BC处理的1.82倍和1.32倍,而~(15)N损失率为36.23%,显著低于FSA处理(57.44%)和FS+BC处理(51.16%),BCRF处理~(15)N主要残留在土壤上层(0—40cm),向深层土壤淋溶损失明显降低。可见,BCRF处理能够保证土壤氮素的稳定供应,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氮肥损失。  相似文献   
1000.
大田条件下,采用磷酸甘油-双层海绵通气法,监测了玉米秸秆两种不同利用方式(直接施用和制成生物质炭施用)下的土壤无机氮含量和氨挥发速率的变化,研究了两种碳源对土壤氨挥发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CK(N0)、N(N 250 kg/hm2)、N+S(N 250 kg/hm2+生物秸秆)和N+B(N 250 kg/hm2+生物质炭)。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氨挥发速率存在显著差异,施氮处理(N,N+S和N+B)的氨挥发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CK)处理,氨挥发速率随着施肥后时间的推移迅速增大,均在施肥后第3天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呈“低-高-低”的单峰曲线。各施氮处理氨挥发峰值大小存在显著差异,N处理最大,为2.37 kg/(hm2·d),其次是N+S处理,为1.65 kg/(hm2·d),N+B处理最低,仅为1.32 kg/(hm2·d),N处理分别是N+S和N+B处理的1.44,1.80倍。0—10 cm土层土壤铵态氮浓度的变化趋势与氨挥发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与氨挥发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但各处理间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峰值存在显著差异,N处理最大,N+S处理次之,N+B处理最小。去掉CK本底值后,氨挥发损失量以N处理最大,为15.29 kg/hm2,占施氮量的6.12%;N+S处理次之,为9.32 kg/hm2和3.73%;N+B处理最低,仅为6.01 kg/hm2和2.40%。因此,添加外源炭显著降低了氨挥发损失,以添加生物质炭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