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6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7篇
  5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本文阐述了当配电变压器进行操作波试验时,不仅可以有效的检查绝缘的抗电强度,而且可以检出故障的部位,可以正确指导检修工作,它是配变出厂试验不可少的项目,也是预防性试验重要项目之一,对保证配变安全可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为了解决发情母牛离肉牛冻改点较远的问题,大多采用异地输精,即指将公牛冻精从冻改点的液氮罐取出,进行解冻,将贮精瓶放入贴身衣袋内,带上输精枪,骑摩托车到几十里外的地方,若时间掌握得好,到户时,精液正好被体温传热至所需输精温度,即可给发情母牛配种。异地输精在永平县山区推广十多年来,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介绍了绍兴市经3年的综合治理,有效遏止了日本松干蚧的危害.平均虫株率从综防前一年的26%降到综防结束后的14.0%以下;平均虫口密度从0.63头/10cm2降到0.027头/10cm2.总结出开展对日本松干蚧的综防治理各级领导的重视是保障;完善测报网络,搞好虫情监测是前提;突出营林措施,提高森林的自控能力是基础;科学规划,分类施策是重点;综防措施的协调应用是关键.  相似文献   
54.
为什么要拔除城市中的野花草?这种消灭它们的指令之观念源头在哪?该不该拔除它们?这是本文要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55.
烟粉虱是严重威胁湖北省蔬菜及棉花等农作物生产安全的重大害虫,生产上使用农药品种很多,对成虫效果不错,对若虫效果不佳,持效期短.通过本试验,筛选出几种对烟粉虱尤其是对若虫防治效果好的不同化学成分药剂,明确使用频次,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污染,为烟粉虱的应急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6.
采用PCR技术从重组质粒pMel-NP扩增得到了禽流感病毒(AIV)A/GOOse/Guangdong/1/96(HSN1)株的核蛋白(NP)基因,将其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上。将提取的pVAX—NP阳性克隆转染Hela细胞,48h后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Western—blotting检测,NP基因在Hela细胞中已成功瞬时表达。表达产物的分子质量约为57ku,它与H5N1亚型AIV多克隆抗血清有较好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57.
综述了胡萝卜雄性不育性发现以来国内外有关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包括雄性不 育性的类型、遗传机制、分子生物学基础、开花生物学特性在育种中的利用及目前利用中存 在的问题及对策等。  相似文献   
58.
香榧畸形果是由“香榧细菌性褐腐病”[Erwinia carotovora(Jones)Bergey et al]病菌侵染香榧幼蒲所致。香榧幼蒲感病后造成大量落果,是造成香榧产量低下的主要原因。 防除香榧细菌性褐腐病的方法:在4月初(授粉前)和4月底或5月初(授粉后)各进行一次用400倍-500倍稀释的5%菌毒清  相似文献   
59.
除草醚用于樟子松沙地育苗的芽前除草是完全有效的,最佳施药量为1.1g/m2,为人工除草费用的14.6%.喷施法药剂着药均匀,为最佳施用方法,剂量为1.1~2.3g/m2时,除草率可达99.23%.  相似文献   
60.
AL型小麦三系的选育及其利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自60年代以来,国内外小麦育种家对T型小麦不育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由于T型不育胞质对小麦某些农艺性状仍有不良负效应和恢复源难找,恢复力不够强,且受多基因遗传控制等缺点,使得T型三系一直没能在生产上应用推广。自70年代人们提出“新三系”的概念以来,国内外有许多新的小麦雄性不育胞质被发现。作者从198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