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8篇
  9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对小麦产量性状及形态性状(共32个)之间多元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如下株型有利于群体产量的形成:植株高度为80cm 左右,茎高整齐一致,穗下节不宜太长,倒一叶间距/倒三叶间距的比值小,旗叶角度/旗叶宽度<26.8,旗叶长度/旗叶宽度>16.7。旗叶角度/有效穗数>0.42,各性状之间的合理组合关系是动态的。本研究除用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寻找与产量三因素关系密切的形态性状外,还应用非线性模式对部分形态性状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2.
施硫与作物对真菌病害抗病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硫水平下几种作物对真菌病害的抗病性,发现在一定施硫水平下,几种作物对真菌病害的抗性增强,在0~120 mg/kg的施硫水平下,油菜对菌核病及小麦对小麦纹枯病的抗病性随施硫水平的提高而增强,当施硫达到120 mg/kg时,其抗病性最强,施硫水平超过120 mg时,抗病性随施硫水平的提高反而下降;玉米在施硫量0~30 mg/kg范围内,对玉米小斑病的抗病性随硫量的提高而提高,在30 mg/kg时,抗病性最强,继续增加施硫量,抗病性随之下降;棉花枯萎病在施硫水平0~40 mg/kg时,随施硫量提高,棉花抗病性逐渐减弱,超过40 mg/kg时,随施硫量增加,其抗病性有所增强;棉花黄萎病在施硫水平0~40 mg/kg时,随施硫量增加,其抗病性增强,超过40 g/kg时,随施硫水平的提高抗病性下降.  相似文献   
63.
农村生活环境污染影响因素复杂多样。通过实地调研,从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生活能源和农村厕所4个层面,识别出影响山东省农村生活污染的11个具体因素,运用ISM模型分析山东省农村生活污染的影响因素及其层次关系。结果表明:11个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5层级的影响因素递阶结构,其中卫生知识和环保意识是表层直接影响因素;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水平、所在村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非农业就业经历、政府投入和基础设施投入是中层间接影响因素;年龄、城镇化水平和人口居住密度是深层根源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4.
D 组会议共提交了21篇论文,其中我国提出了5篇。会议由前国际灌排委员会副主席埃及的 Abu-Zeid 主持,日本的大(土届)忠至为总报告人,我国沙金煊同志为专家组成员之一。大会于1989年10月20日上午举行,继总报告人之后,由论文作者做补充发言,我国代表张蔚榛、关庆滔也作了补充发言。论文和讨论的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65.
七星鱼是月鳢的俗称.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在两广地区,是新兴的水产养殖品种.月鳢抗病能力极强.在野生条件下,极少生病.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如管理不善,极易生病.其中,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为"脂肪肝"症.1998年5月至7月间,在广西宾阳县北街村的七星鱼池塘陆续发生.经技术人员诊断为"脂肪肝"症,采取措施后病情得到控制.现将诊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6.
影响杉木种子园良种产量的主要害虫及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福建省洋口林场杉木种子园中常见的害虫有26种,隶属7目20科。其中杉木球果麦蛾、杉木扁长蝽和杉梢小卷蛾是影响良种产量的主要害虫。杉木球果麦蛾是中国新记录种,以幼虫危害球果的苞鳞、果轴及种子,使球果变色、干枯。杉木扁长蝽的危害及炭疽菌和散斑壳菌的侵染导致球果变色。10月受害果率达37.2%。测定结果表明,球果虫害及变色明显影响每百球果的鲜果重、种子重、千粒重及出籽率(平均下降26.9%—73.7%),但对种子的发芽率及涩籽率无显著影响,并提出以摘尽球果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7.
福建省杉木育种战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回顾了国内杉木良种繁育研究概况,总结了福建省杉木良种繁育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福建省杉木育种的目标和推广区域,详细阐述了福建省杉木育种研究的战略思路.今后福建在杉木的良种繁育研究方面应重点抓好:现有遗传测定林的综合评价和利用,优良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评价,杂交制种、测定和高世代种子园建设,优良无性系选育和快繁技术研究与应用,分子育种等工作.  相似文献   
68.
69.
进行了3种N素水平的田间微区试验,以研究施N水平对稻株吸收积累土壤中稀土的影响。结果表明:N素水平明显影响水稻对土壤中稀土的积累,这种影响在不同生育期表现不尽相同。移栽后30~40d,3个N素水平的稻株体内的稀土含量均有一个明显跌落,这与此时出现的稻株体内N、P素含量跌落同步,反映出N、P素与稀土元素生物有效性之间有密切联系。成熟期,3个N素水平的稻株中稀土均向稻茬富集,进入籽粒量很少,且这种分布是因施N水平而异;稀土在成熟稻株中各部位的分配与体内N、P素的分配有相反趋势,3个N素水平下籽粒中稀土量与N、P量之间有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但稻草中的稀土含量与籽粒中N、P量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9674*和0.9951**,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合理施N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0.
本研究利用提型杂种小麦的60个亲本,47个 F_1杂种,在选用性状不同的情况下研究了亲本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 F_1单株产量杂种优势的关系,分析了提型杂种小麦的亲本选配问题,并对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