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5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64篇
林业   279篇
农学   196篇
基础科学   213篇
  124篇
综合类   1182篇
农作物   121篇
水产渔业   100篇
畜牧兽医   712篇
园艺   344篇
植物保护   13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4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01.
甘薯[Ipomoea batatas(Linnaeus)Lam.]和蕹菜(I.aquatic Forsk)属旋花科一年生草本作物,在湖北地区均有大面积栽培。甘薯又名红薯、番薯、白薯、白芋、山芋、红芋、红苕、地瓜等,是一种高产且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品种的选育和改良,作为蔬菜取食嫩叶与茎的甘薯品种(薯尖)已被普遍接受,且种植面积越来越大。蕹菜又名空心菜、竹叶菜等,原产东亚地区,作为主要的水生蔬菜种类,在中国中南部地区常见栽培。烦夜蛾[Anophia leucomelas(Linnaeus)]属鳞翅目夜蛾科,在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印度、伊朗、阿尔及利亚,以及欧洲南部等国家或地区。  相似文献   
102.
司升云  周利琳  骆海波  望勇  王攀  杨帆 《长江蔬菜》2021,(3):中插1,52-53
扁豆夜蛾(Adisura atkinsoni Moore)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曙夜蛾、扁豆蛀荚夜蛾,是一种为害扁豆的专食性害虫,主要以幼虫蛀食扁豆的花蕾和豆荚。据记载,国外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等地,国内主要分布于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湖北省在20世纪80年代已有为害报道。2019年以来扁豆夜蛾在湖北省扁豆上呈大发生趋势,对扁豆生产造成毁灭性为害,该虫与甜菜夜蛾形态特征及为害特点极为相似,但有关研究报道极少,给田间识别与防治带来较大困难。  相似文献   
103.
司升云  周利琳  骆海波  望勇  杨帆  王攀 《长江蔬菜》2021,(17):56-57,后插1
菜用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也称叶用枸杞,为茄科枸杞属落叶小灌木,可作一年生或多年生绿叶蔬菜栽培,由于具有特殊的营养和保健功能,其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等南方地区规模化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业化发展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4.
豌豆修尾蚜 [Megoura crassicauda (Mordvilko, 1919)],别名蚕豆修尾蚜,属半翅目蚜科蚜亚科长管蚜族,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俄罗斯,国内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宁夏、河北、北京、江苏、台湾等地,以成、若虫刺吸蚕豆、豌豆、山黧豆、野豌豆、歪头菜等豆科植物,其中蚕豆受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5.
为获得抗(耐)连作障碍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解决连作障碍对大豆的不良影响,从黑龙江大庆市林甸县试验基地采集连作多年的大豆根际土,从中分离筛选具有解磷和固氮的功能的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16S r DNA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菌株的解磷、分泌IAA(3-吲哚乙酸)能力及ACC脱氨酶活性进行测定,对菌株对种子萌发和苗期的促生作用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得到22株PGPR菌株经鉴定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沙雷氏菌属(Serratia),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菌株的有效溶磷量范围为0.19~17.49 mg·L-1;菌株均有固氮能力;菌株的IAA产量范围为17.72~88.21μg·m L-1;菌株的ACC脱氨酶活性范围为0.33~0.67 U·mg-1。一株菌株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显著促进作用;两株菌株对大豆苗期促生效果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后续PGPR微生物...  相似文献   
106.
为进一步推进灞桥樱桃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的开展,促进西安市灞桥樱桃产业健康发展,对灞桥樱桃主要病虫害和用药情况、樱桃近年来质量安全水平监测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提出标准化程度低;登记用药种类和限量不足;农药叠加使用风险评估不足;绿色防控手段不足,土壤问题重视不够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标准体系建设;规范用药种类和用药量,做好农药残留监测工作;采取绿色防控措施,做好生长期管理;改良土壤,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7.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入侵中国后已在多地多种作物上分布,造成严重为害.本研究测定了扶桑绵粉蚧各龄若虫及成虫不同时间内对水芹(Oenanthe javanica Blume)、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 Linnaeus)、芋头(Colocas...  相似文献   
108.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凋落物组成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凋落物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关键过程,明确凋落物多样性如何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构成和多度,继而潜在地改变凋落物分解的微生物学机制有助于认识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通过小盆模拟试验,应用磷脂脂肪酸谱图的方法研究了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典型物种马尾松和湿地松的凋落物分别与白栎和青冈的凋落物混合,与单一针叶凋落物分解时相比,针阔混合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1)针阔混合凋落物分解时土壤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fatty acids,PLFA)总量低于单一针叶处理,细菌和放线菌的相对多度高于单一针叶处理,真菌则相反,群落真菌/细菌低于单一针叶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差异主要来自于真菌;(2)主成分分析表明:针阔混合凋落物分解与单一针叶凋落物分解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两个时期(分解9个月和18个月)主成分一分别可以解释65.74%和89.63%的变异,第一主成分主要包括18∶2ω6,9、18∶1ω9c、17∶0和10Me18∶0等磷脂脂肪酸;(3)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受凋落物初始C/N和木质素/N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细菌的相对多度与凋落物初始C/N和木质素/N显著负相关,真菌则与凋落物初始C/N和木质素/N显著正相关,群落真菌/细菌与凋落物初始C/N和木质素/N显著正相关。针阔凋落物混合分解通过改变凋落物C/N和木质素/N,提供了对分解者更为有利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109.
基于GIS的仁怀市生态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生态敏感性评价对于制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政策,有效进行环境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利用GIS技术,以贵州省仁怀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因子敏感性评价和综合敏感性评价两种方法,选择土地利用、高程、坡度、水系、地质灾害作为评价因子,对仁怀市生态敏感性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极敏感区占仁怀市总面积的1.43%,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山区;敏感区占17.76%,分布在沿河地区以及山麓地区;低敏感区占57.41%,分布在中低山地区;不敏感区占23.40%,主要分布在城镇区域.结合生态敏感性,提出了各区块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对策,以期为仁怀市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0.
鉴于当前农村生活垃圾的污染日益突出,且云贵高原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的研究尚处于空白,随机选择了该地区9个自然村,通过访问式问卷调查、现场采样、实验室测试等方法,对当地农村生活垃圾的特性、群众对生活垃圾的认知以及参与管理的意愿进行了调研,以期为农村生活垃圾的管理与处理处置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研究表明:云贵高原农村地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60g·人-1·d-1;主要组分有厨余类、灰土类、橡胶类、纸类和木竹类;垃圾容重、含水率、灰分、可燃物和热值分别为106kg·m-3、39.16%、19.48%、41.37%和7615kJ·kg-1。此外,云贵高原农村地区群众对生活垃圾的污染性认知主要来自于直观感受,对可回收生活垃圾的认知直接受当地废品回收商的影响,对有毒有害生活垃圾的认知不足;群众对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支付意愿较好,参与生活垃圾保洁和管理工作的意愿较强,该地区已基本具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管理与处理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