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4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4篇
  25篇
综合类   117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1稻田工程(见图1)1.1稻田选择养蟹稻田要地势平坦,底部保水性能强,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具有微流水但不属洪涝淹没区;水质要清新、无污染,以壤上、粘土为好,土壤及稻田水体pH值保持在6.8-75。每块稻田面积以5-10亩为宜。1.2开挖流水坑沟(暂养沟)春耕前,沿稻田灌溉渠的田边开一条深1-1.5米,宽4-6米的流水坑沟,也称暂养沟,占稻田面积的4%-8%。坑沟同侧上游具进水口,下游具排水口,以利于沟内水流保持微流水状态,沟与大田间筑一高15cm,宽30cm的小田埂。待秧苗栽插成活返青前,蟹种在坑沟内暂养,此时称为一级养蟹…  相似文献   
72.
炭基肥配施有机肥对风沙土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3年连续田间试验,研究炭基肥配施有机肥条件下风沙土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探讨适宜炭基肥用量及有机替代的最佳配比,为减少化肥投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低量炭基肥(C40)、基准用量炭基肥(C50)、高量炭基肥(C60)、有机肥替代20%基准用量炭基肥,以下简称为20%有机替代(C40+M)、40%有机替代(C30+M)和60%有机替代(C20+M)。结果表明,增施炭基肥和炭基肥配施不同比例有机肥均能显著增加花生产量,其中C20+M处理产量最高,为4324.83kg/hm~2。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在不同处理间存在差异,但在单施炭基肥时,表现为随施用量增加而增加。等养分条件下,配施有机肥处理能够提高土壤中有机碳、碱解氮和有效磷的含量,其中40%有机替代处理效果最佳;配施有机肥处理也可提高苗期土壤脲酶活性并延缓土壤蔗糖酶活性峰值出现的时间。综上所述,有效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酶活性和增加花生产量的最佳有机肥替代炭基肥比例为40%。  相似文献   
73.
为探究生物炭替代草炭用于生菜无土栽培的可行性,以草炭、珍珠岩和蛭石栽培基质为对照(CK),用体积分数5%(BS5)、10%(BS10)、15%(BS15)、20%(BS20)的生物炭替代草炭栽培生菜,分析生菜生长和营养品质指标的变化及其与基质性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5%~20%生物炭替代草炭后,各处理基质的容重和碱解氮含量显著降低,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速效磷、速效钾、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显著升高。生物炭替代草炭后,生菜的生长状况均优于对照,地上部和根系干质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9.31%~67.24%和50.00%~158.33%;同时,各处理生菜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RDA分析结果显示,基质的容重、通气孔隙度、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是影响生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主要理化性质因子,而微生物生物量碳、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氮是影响生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主要微生物学性质因子。研究表明,生菜栽培基质中5%~20%的草炭由生物炭替代是可行的;生物炭主要通过改善基质的孔隙状况、提高养分循环酶活性和有效养分含量来促进生菜的生长和营养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α-亚麻酸(ALA)对水牛卵巢颗粒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及激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为了筛选体外培养水牛卵巢颗粒细胞ALA最适浓度,在96孔板中加入起始细胞数量为1×104/mL的水牛卵巢颗粒细胞,细胞贴壁12 h后更换含0(对照组)、10、50、100、200μmol/L ALA的培养液,在相同条件下处理24 h,用CCK-8进行细胞活力检测,筛选出最适处理浓度,并用于后续试验。后续试验分为对照组(0μmol/L)和处理组(50μmol/L)两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颗粒细胞中B淋巴细胞瘤-2(Bcl-2)、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1(p2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用免疫荧光对颗粒细胞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1进行荧光检测和定量分析,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水牛颗粒细胞分泌的雌二醇(E2)和孕酮(P4)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水牛卵巢颗粒细胞经ALA处理2...  相似文献   
75.
长江水系和辽河水系河蟹养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占家智  羊茜 《科学养鱼》1998,(12):31-32
  相似文献   
76.
环境功能材料对半干旱地区土壤水肥利用效率的协同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我国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紧缺,土壤氮肥用量大、利用效率低及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选取位于半干旱地区的神木试验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玉米为试验作物,进行不同环境功能材料复合与氮肥混合应用的研究,探讨功能材料对土壤水分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常规氮肥施用量相比,减施氮肥30%后,土壤水肥利用效率及作物产量均显著增加。其中,未添加功能材料的对照小区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分别提高56.1%和27.8%,籽粒产量增加35.5%,实现增收9 220元/hm2,表明氮肥施用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合理减施氮肥能在减少水肥流失的同时,提高产量和收益;环境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吸附性材料及有机营养材料的混施,能很好地发挥各种功能材料的协同作用,实现土壤水分和肥料的最佳耦合,与常规耕作方式相比,可有效提高水肥利用效率110%和39%以上,增产47.4%,增收9 826元/hm2;而单施高分子材料的处理和高分子材料与吸附性材料的组合处理,可能由于受到铵态氮肥影响和材料间的相互抑制作用,效果次于3种材料混施和同等氮肥条件下空白对照处理。表明寻求功能材料的优化组合并合理配施,有助于提高水肥利用效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为多功能复合型材料的研制提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77.
小麦杂交后代F1代(或F2代)与玉米进行远缘杂交,经激素诱导和组织培养形成多元单倍体,利用加倍单倍体育种,结合分子标记和性状表达,达到了单代纯合培育小麦新品系的生产能力,提高了作物育种选择的精确性和效率,提供了1种快速聚合固定各种小麦基因型有益性状的方法。小麦×玉米杂交较孤雄生殖和球茎大麦等技术具有高效、简单、较少的基因型依赖反应和配子克隆变异等特点。阐述了小麦玉米远缘杂交发展进程、技术优势和制约因素,并对小麦玉米远缘杂交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8.
本实验探讨了长江水系和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的生长速率,结果表明,这两种水系河蟹的生长速率各胳存在一点差异,可能是种群间差异造成的,长江水系河蟹的大生长期在8月瓣一,而辽水系河蟹大生长期提前至6-7月;同时,辽不 河蟹青春蜕壳时间比长江水系河蟹提前30-40天,这可能是导致辽河水系成蟹规格低于长江水系成蟹规格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实验,笔者认为,辽河水系河蟹取代长江水系河蟹进行养殖,本文为这个结论提供了  相似文献   
79.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对春小麦生长和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马琨  杜茜 《农业环境保护》2000,19(5):312-314
利用垃圾堆肥作为肥料,采用大田试验对春小麦生长和土壤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堆肥用量的春小麦试验中,每公顷施150t最好,产量增幅达25%。施堆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供应力,土壤容重下降,偏碱性土壤pH向中性点靠拢。土壤重金属Cu、Zn全量,随堆肥用量而递增。作物体内Cu、Zn浓度有增加的趋势,表现为根系>籽粒>茎叶。  相似文献   
80.
柱状黄杆菌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 rapid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Flavobacterium columnaris based on a double antibody sandwich ELISA (DAS-ELISA). Purified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Flavobacterium columnaris was used as the capture antibody, while polyclonal antibody was used as the detection antibody.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 ELISA were as follows: monoclonal antibody with 0.08 μg per well was added to coat overnight at 4 ℃; the plate was blocked by 30 g/L bovin serum albumin for 90 min at 37 ℃; incubation concentration of polyclonal antibody was 0.11 μg per well; the incubation time for detection antigen, polyclonal antibody and enzyme labeled antibody was 1 h at 37 ℃ for each; the value of D492 nm was obtained after 15 min coloration. Judging with P/N≥2.1 and D492 nm≥0.776 as positive criteria. This method had no cross reaction with Edwardsiella tarda, E. coli, Aeromonas hydrophila, Vibrio anguillarum, Vibrio alginolyticus,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and Vibrio harveyi. Its minimum detectable limit was 1×103 CFU. Therefore, this study provided a specific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method for Flavobacterium columnaris for the first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