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41.
滇型杂交粳稻亲本种质资源抗瘟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3~1996年,测定了806份滇型杂交粳稻种质资源的抗瘟谱,筛选出抗谱较广的材料64份。探讨了恢复系对杂种F1抗瘟性的贡献,提出了利用恢复系进行杂交粳稻抗病基因布局来控制稻瘟病发生的育种对策。  相似文献   
42.
2003~2004年采自云南省中部地区的主要生产品种和重要抗源上的小麦条锈病标样52份,其鉴定结果基本反映了本年度云南省中部地区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的状况。共鉴定到9个小种和致病类型,有条中32号,条中31号,Hybrid46-8,-7,-5,-4,水源11-14,-12和洛13-8。条中32号和Hybrid46-7为主要流行小种,条中32号位居第一,出现频率为48%,其次为Hybrid46-7(24%),Hybrid46-4和Hybrid46-5的出现频率相当(6%),为一般流行小种,出现频率较高的还有Hybrid46-8,水源11-14和洛13-8,其它为稀有小种和致病类型。抗锈育种应以条中32号和Hybrid-7,-5,-4为主要对象,兼顾Hybrid46,水源11和洛13的其他致病类型。  相似文献   
43.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及其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我国一套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对分离自云南省红河州个旧、石屏、建水不同种植模式的68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生理小种测定,同时以日本8个单基因鉴别品种对供试菌株进行基因分析。测定结果为B9、B13、B15、B27、B29、B31、C9、C11、C15、D1、E3和G112个生理小种,其中粳型小种占60.29%,籼型小种占39.71%。此结果与以往云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化趋势相吻合。供试的68个菌株进行毒性基因分析表明Av-Ks+和Av-i+频率毒性基因较高。  相似文献   
44.
云南高原粳稻新品种(品系)抗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参加云南省"八五"科技攻关重点协作项目"高原粳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配套技术研究",具体承担稻瘟病抗性鉴定部份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5.
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烟草赤星病菌丝基因组DNA,通过正交与单因素变量设计试验,对烟草赤星病菌ISSR—PCR反应体系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了适合烟草赤星病菌ISSR分子标记的最佳反应体系,即在25μL反应体系中包含10×buffer2.5μL,模板20ng,Mg^2+浓度2.0mmol/L,引物浓度0.8μmol/L,dNTPs浓度0.2mmol/L,TaqDNA酶0.75U。利用所建立的体系对采自云南昆明、德宏、楚雄、曲靖、玉溪等地8份材料进行检验,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体系适合烟草赤星病菌的ISSR-PCR反应。  相似文献   
46.
 【目的】鉴定侵染鬼针草引起花叶或斑驳的病原。【方法】利用电镜技术观测病原粒子;间接ELISA方法鉴定病原与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的血清学关系;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了病原3′-端序列;BLAST,Clustal_X,BioEdit和MEGA 4.0等生物信息学软件用于所得序列的序列分析。【结果】在电镜下可观察到长约650-700 nm×13 nm左右的线状病毒粒子和风轮状内含体;利用Potyvirus PathoScren试剂盒检测呈阳性;用马铃薯Y病毒科病毒简并引物可扩增获得一条约1 800 bp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与鬼针草斑驳病毒相应序列高度相似,外壳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及3′-UTR核苷酸同源性均达96%以上。【结论】侵染云南鬼针草引起花叶或斑驳症状的病原为鬼针草斑驳病毒,这是该病毒侵染中国鬼针草属植物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7.
13种杀菌剂对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了13种杀菌剂对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20%亿达枯荣抑菌效果最好,最低有效抑菌浓度为29.00μg/mL;其次是90%瓜爽和72%农用链霉素,最低有效抑菌浓度分别为47.50μg/mL和54.00μg/mL;75%百菌清、枯必治、80%杀菌狂、70%代森锰锌、50%万竞生和77%可杀得,最低有效抑菌浓度为156.50~706.00μg/mL;50%氟吗霜疫克和15%庄园乐水剂最低抑菌浓度均为1125μg/mL;20%叶枯唑抑菌效果较差,最低抑菌浓度为3000.00 μg/mL;80%烟病速克净的抑菌效果最差,抑菌最低有效浓度高达6000.00 μg/mL。  相似文献   
48.
依据GenBank中登录的稻瘟病菌28S rDNA保守区域设计合成了对稻瘟病菌特异的TaqMan探针,并对实时荧光PCR各反应条件进行摸索优化,得出水稻稻瘟病菌实时荧光PCR的最佳反应体系.利用该体系对其他侵染水稻常见的病原菌进行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只有稻瘟病菌能检测到荧光信号的增加,检测的灵敏度为0.328pg/μL DNA样品.说明该方法是一种较常规PCR快速、特异性强的方法,并且可有效的用于稻瘟病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49.
一份云南地方稻广谱持久抗稻瘟病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发掘利用广谱持久抗稻瘟病水稻质源,接种分析了云南地方粳稻品种子预44对云南省7群18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苗叶瘟抗性,考察了该品种大田穗瘟抗性及其作为抗源育种利用的情况.结果表明,子预44抗6群16个中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即ZA1,ZA49,ZA57,ZA61;ZB1,ZB13,ZB17,ZB25;ZC1,ZC3,ZC13,ZC15;ZE1,ZE3;ZF1和ZG1.而且作为抗源育种利用20多年还未丧失抗性,具有广谱持久稻瘟病抗性.用其作父本分别与高感稻瘟病粳稻面江新团黑谷和江南香糯杂交,获得F1、F2和BC1F1遗传群体.用稻瘟病菌生理小种ZB13和ZE1分别对亲本丽江新团黑谷、江南香糯和子预44及其杂交后代群体F1、F2和BC1F1进行分蘖期接种鉴定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子预44对稻瘟病菌生理小种ZB13和ZE1均表现为单基因控制的显性遗传.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子预44抗稻瘟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以及育种利用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0.
 近几年来,花椒根腐病是危害云南花椒主产区的三大病害之一,并且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以花椒根腐病为防治对象,选用根腐净、50%福美双、58%甲霜灵锰锌、45%五氯·福4种药剂作了室内药剂筛选和田间防治试验。室内生测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茄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菌丝生长的平均抑菌率分别为83.66%,96.10%,94.04%,87.40%,EC50为1.0437,0.2307,0.5130,0.5901mg/mL,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大田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花椒根腐病菌接种前用药还是接种后用药,4种药剂对花椒根腐病的扩展蔓延均具有一定防效,在病原菌接种前用药,平均防效分别达到了83.64%,84.80%,75.27%,64.99%;接种后用药的平均防效分别为70.68%,72.68%,57.82%,52.89%,与室内毒力测定结果一致,且病原菌接种前用药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