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6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1.
12.
宁波市是一个沿海城市,海洋渔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传统经济鱼类的衰退,面临着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严峻问题,本文在分析各种主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现状,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就实现海洋渔业的可持续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台风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台风造成的破坏主要是强风、暴雨和风暴潮等三个方面的威胁,有时以一个方面为主,有时三个方面同时产生,这样的台风造成的灾害更大,破坏性更强。低坝高网建在滩涂上,受风浪、暴雨、风暴潮影响更为显著,是影响低坝高网养殖经济效益的最主要因素。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台风登陆影响的季节性规律,选择生长周期短的养殖品种,放养大规格苗种,建立以防台抗台为基础的养殖模式与方法,开展多茬养殖、多品种混养技术,及时收捕商品鱼、虾、蟹,以提高抗台能力(详见低坝高…  相似文献   
14.
15.
海鲤又名三角鲤,学名尖鳍鲤(CyprinusacutidorsaulisWang),见图。是鲤科鱼类中长期生活在我国南部广西、广东、海南诸省(区)少数河口咸淡水水域的特有种类。1998年5月1日从广东引进体长2厘米的稚鱼在慈溪咸淡水水域养殖,当年最...  相似文献   
16.
激光衍射法测定土壤粒径分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见的土壤粒径分布测试手段有筛分法、沉降法(包括吸管法和密度计法)、激光衍射法等。近年来,由于激光衍射法分析土壤粒径分布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测试样品用量小、适合批量样品测定的特点,其在土壤粒径分布的测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激光衍射法测定土壤粒径分布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综述了该技术在测定土壤粒径分析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激光衍射法测定土壤粒径分布的影响因素,并对激光衍射法测定土壤粒径分布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激光衍射法通过转换方程可以获得精确的结果。在保证足够大的样本量、土壤样本包含多种质地类型,且完善的前处理条件下,可以建立稳定的、适用于大范围预测的模型。激光衍射法测定土壤粒径分布虽然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前处理方法、仪器设置以及样品用量等,但是激光粒度仪为粒度测定提供了高效快速的技术手段,为精准农业和数字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取河北曲周、北京顺义和山东寿光的成对的农田(小麦-玉米轮作)和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DOC的含量、剖面分布以及组成特征。结果表明:与农田相比,菜田表层有机碳(SOC)与全氮(TN)含量上升。其中菜田有机碳含量较农田增加3.16%~47.4%,全氮含量增加3.09%~64.1%。土壤C/N与pH降低。无论是在农田还是菜田,DOC含量均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显著降低;三地区菜田表层DOC含量平均为农田DOC含量的1.70倍;DOC与SOC成显著正相关关系。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DOC组成中亲水组分(H IM)比例最高,其次为憎水酸性组分(HOA),憎水中性物质(HON)和憎水碱性物质(HOB)的含量最低;菜田中憎水酸性物质比例为19.0%~26.7%,农田憎水酸比例为14.83%~16.42%;寿光地区农田与菜田憎水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可能与寿光菜田土壤较高的SOC含量和较低的pH有关。三地区中菜田中憎水性物质与亲水性物质比例分别为0.30、0.39、0.41,反映了菜田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腐殖化现象。总之,农田转变为菜田后,显著影响了DOC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寿光设施菜田碳、氮演变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寿光菜田土壤质量衰退的情况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到了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土壤碳、氮的演变调控着土壤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为了明确寿光菜田土壤碳氮演变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土壤碳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与附近粮田相比,寿光菜田的土壤C/N比下降了2.4个单位,有机质增加了4.1 g/kg,全氮增加了0.61 g/kg,土壤全氮的增长量是有机质增长量的2倍。设施菜田土壤NO3--N的显著升高不是菜田土壤C/N比下降的根本原因。菜田土壤碳素输入的量是粮田输入量的1.9倍,设施菜田氮素投入量分别是小麦和玉米的9.9和8.5倍。设施菜田投入的C/N比为4.2:1,粮田的为9.9:1,菜田碳氮投入比例低可能是菜田土壤C/N比下降的重要原因。土壤碳氮含量的增加和C/N比的下降,伴随着菜田土壤明显的酸化和盐渍化,同时也伴随着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富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农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西南地区水旱轮作系统养分管理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管理策略建议。调查结果表明,农户间施肥量差异大,过量与不足现象并存;养分施用不平衡、偏施氮肥的现象比较普遍;氮肥施用时期不合理,与作物需求不同步;没有考虑环境养分供应与水旱轮作系统养分动态特征。养分管理应当遵循:从整个轮作系统出发调控养分,综合应用各种养分资源,根据不同养分资源的特征确定管理策略,以及综合应用减少养分损失,高产栽培等农作技术的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范明生 《海洋渔业》1998,20(4):154-157
<正> 潮间带是海洋和陆地相互接触的地带,它在高潮时淹没,低潮时露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带。潮间带生物资源与其它海洋资源一样都是沿海居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海洋开发过程中,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