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3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211篇
林业   377篇
农学   370篇
基础科学   272篇
  258篇
综合类   2239篇
农作物   187篇
水产渔业   182篇
畜牧兽医   1054篇
园艺   354篇
植物保护   144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63年   7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6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对八年四轮国家甘薯区域试验的回顾与分析,了解我国甘薯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国家甘薯育种目标为导向,探寻我国甘薯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新品种选育的有效途径,为甘薯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生产的重要力量,采用科学合理的营造林技术与管理措施是提高国有林场造林质量的主要途径。基于此,简要概述加强营造林管理的价值与必要性,从适地造林、树种选择、整地、抚育管理等方面重点阐述国有林场营造林技术,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钦廉林场为例,对国有林场营造林管理技术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国有林场产业结构、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国有林场创新发展举措,以期进一步提高国有林场营造林质量,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发展与利用。  相似文献   
73.
不同品种芦笋主要营养品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0个来自国外的芦笋品种(代号为A1~A10)为试材,分析比较各品种嫩茎中可溶性蛋白、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可溶性糖与还原糖、黄酮以及Fe、Ca、Zn、Mn等微量元素含量,并对供试品种的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品种间各营养指标差异明显,不同的营养指标在品种间差异趋势和差异幅度各不相同。在供试的10个品种中,A9的营养品质特性综合分值最高,而重要药用成分类黄酮则A1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4.
水肥一体化椰糠栽培技术对日光温室蔬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自主研发的水肥一体化椰糠栽培技术对日光温室中7种蔬菜作物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提高受试蔬菜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和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但对可溶性蛋白质、有机酸、硝酸盐含量等其他指标的影响表现出了品种差异。总体上来看,水肥一体化椰糠栽培技术提高了多个受试蔬菜品种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75.
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东部森林样带中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结合点,具有南北气候过渡带的典型特征,植被保护良好,优势种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短柄枹(Quercus glandulifera)、锐齿栎(Quercus acutidentata)和华山松(Pinus armandi)控制着山体的外貌和结构。各优势种种群多呈现为稳定型,中龄个体较多,幼、老龄个体较少,天然更新良好,种群维持着一定的后续资源;在高海拔地段,优势种种群表现为中老龄个体较多,幼龄个体较少,种群处于稳定阶段;在低海拔地段,优势种种群表现为中、幼龄个体较多,老龄个体较少,种群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76.
旨为分析不同西瓜品种在发芽期的耐冷特性、苗期的生长特性、光合作用及生理生化方面的差异,筛选出西瓜耐冷性的综合鉴定指标和鉴定方法,为实际生产上选育耐冷性的西瓜种质资源提供依据。通过对12份西瓜材料进行耐冷性比较,初步筛选出3个耐冷性不同的西瓜材料,对这3个材料进行低温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时间下,各品种的冷害指数有差异。通过测定处理6d和8d时的冷害指数,得出各品种耐低温性强弱,从中选出耐低温性品种红野一号、中等耐低温性品种抗病苏蜜和冷敏感品种橙兰。15℃低温条件下,耐冷性品种红野一号的发芽率、相对发芽率、胚根长及相对胚根长最高。15℃可作为西瓜种子发芽期耐低温性鉴定的适宜温度;种子的始发芽日期、相对发芽率、相对胚根长可作为西瓜芽期耐低温鉴定指标。三叶一心的西瓜幼苗低温处理后,植株的生长量降低,光合速率下降,植株叶片的酶活性增加,MDA含量上升,各指标的变化幅度与低温处理强度及品种自身耐冷性相关。得出植株的株高、叶面积、株鲜质量、根干质量、净光合速率( Pn)、Chl a/b比值、MDA含量的变化幅度可作为西瓜耐低温品种筛选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77.
水稻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基因ALS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育和利用抗除草剂水稻品种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通过筛选水稻资源, 发现了抗除草剂材料金粳818, 其ALS基因编码区第1880位碱基存在一个由G到A的碱基变异, 导致丝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 从而具有除草剂抗性。本研究基于该位点的碱基变异, 设计了11条等位基因特异PCR (allelic-specific PCR, AS-PCR)引物, 经过优化筛选, 获得两个引物组合F1N (S1/S9)和F1M (S1/S10), 将该标记命名为AS-ALS。利用F2群体及其亲本和杂交种, 结合AS-ALS标记检测和除草剂抗性分析, 结果表明感除草剂ALS-G等位基因型只能被F1N引物对有效扩增, 抗除草剂ALS-A等位基因型只能被F1M引物对有效扩增, 而杂合基因型能同时被两对引物F1N和F1M扩增, ALS-A纯合或杂合等位基因型都表现抗除草剂, ALS-G纯合基因型表现感除草剂。因此本研究开发的标记能有效区分除草剂抗性基因的3种基因型, 基因型与表型完全对应。该标记用于回交育种, 可以选择ALS-A杂合基因型单株, 剔除ALS-G纯合等位基因型, 在自交的F2保留ALS-A纯合基因型单株, 连续自交, 能快速获得除草剂抗性稳定的水稻材料。该除草剂抗性基因的功能标记还可用于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抗性资源筛选。  相似文献   
78.
原单20由吉林省原种繁殖场农科所1991年育成,组合120×杂C546。该品种为早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19d,需要≥10℃活动积温2250℃。1992~1998年参加各类试验均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和抗倒伏。在每公顷55万株密度下,平均公顷产量73922kg,比海玉4号增产149%。适宜在吉林省东部半山区、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及内蒙古东北部地区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清种密度一般每公顷50万~55万株为宜。  相似文献   
79.
桔梗外植体的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桔梗的茎尖、茎段、叶片进行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诱导茎尖、茎段和叶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 +6 BA 0 .8mg/L +NAA0 .2mg/L、MS +6 BA3 .0mg/L +NAA0 .1mg/L和MS +6 BA0 .1mg/L +NAA0 .0 5mg/L ,生根成苗的最佳培养基为 1/ 2MS +NAA0 .2mg/L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农村宅基地信息统计是制定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政策方向的基础,目前,基于遥感影像的农村宅基地提取还主要停留在人工目视解译的阶段,这种传统的提取方法效率低、成本高、耗时长,基于遥感影像自动化提取农村宅基地的相关研究较少。【方法】 文章收集了德清县无人机遥感影像数据,建立了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构建HRNet-OCR模型,并与FCN、UNet、DeepLabV3Plus这3种模型在不同场景下进行对比。【结果】 模型精度评价指标IoU表明,在平原和丘陵地区HRNet-OCR比FCN、UNet和DeepLabV3Plus分别高了4.24%、3.72%和2.82%,在山区HRNet-OCR比FCN、UNet和DeepLabV3Plus分别高了3.59%、2.77%和1.55%,且模型在边缘细节上表现得更优秀。【结论】 基于HRNet-OCR识别模型使得遥感影像农村宅基地提取更为准确,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可为精准提取农村宅基地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未来更快速、高效的高精度提取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