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1.
大豆新品种陇中黄601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大豆新品种陇中黄601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以开育12号为母本、邯豆5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在2012—2013年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中,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2 650.0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7.13%。2014年在甘肃省多点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为2 002.5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6.69%。该品种株高63.5~86.3 cm,单株结荚45.6~52.3个,单株粒重15.8~22.6 g,百粒重19.1~24.8 g,全生育日数115~128 d,属中熟品种。籽粒含蛋白质(干基)41.94%,脂肪(干基)20.09%。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霜霉病,中抗大豆黑斑病。适宜在甘肃省河西灌区、沿黄灌区及陇东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2.
为探索打破野生亚麻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采用5种方法对野生亚麻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40~50℃温汤中浸种10 min后,野生亚麻种子发芽率为76.67%~81.33%;流水冲洗24~48 h后,发芽率55.33%~58.67%。低温处理对野生亚麻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明显,机械损伤和硫酸处理致使种子失去发芽能力。  相似文献   
23.
水分胁迫下旱地小麦品种形态及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004-2006采取田间小区试验.并结合室内模拟实验对甘肃中部广种的春小麦品种陇春18、陇春8139、定西24的抗旱形态特征、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分蘖力强、次生根条数多、叶面积较大的品种抗旱性强,干旱条件下产量高,陇春18大干陇春8139大干定西24;同时,室内模拟实验进行抗旱机理鉴定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耐早品种陇春18和陇春8139胚芽鞘与主胚根生长受影响小,定西24较差.旗叶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测定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抗旱系数高的品种旗叶光合速率高,叶绿素含量下降慢.  相似文献   
24.
为筛选耐深播小麦种质资源,以国内部分育成品种、地方种质及引进种质共100份小麦材料为对象,测定了7和15cm两种播种深度下小麦出苗率、胚芽鞘长、地中茎长和苗高,研究了小麦耐深播相关性状之间的关系,对100份小麦种质的耐深播能力进行了聚类分析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播种深度从7cm增加到15cm,小麦出苗率显著降低,而胚芽鞘长、地中茎长及苗高却显著增加。在7cm播种深度下,小麦出苗率与苗高以及胚芽鞘长与地中茎总长之和呈正相关;在15cm播种深度下,小麦出苗率与胚芽鞘长、地中茎长、苗高以及胚芽鞘长与地中茎长之和均呈极显著正相关。100份小麦种质可划分为强耐深播、中等耐深播及弱耐深播3种类型,其中富尔纳尼、红春麦、红齐麦、青芒麦、陕地535、三道塘(有芒)、陇春31号等29份材料为强耐深播小麦种质。  相似文献   
25.
为了确定甘肃省沿黄灌区、河西绿洲灌区和陇东雨养农业区的大豆最佳施氮量和种植密度,选用陇中黄601、陇中黄602、陇中黄603、汾豆78等4个大豆品种,在3个不同生态区设置4个氮肥水平和4个种植密度,测量株高、有效分枝数等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较大,随着氮肥的增加,大豆株高、有效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和产量呈递增的趋势,综合比较得出不同生态区大豆最佳施氮量均为N 90 kg/hm~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折合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会宁县和甘州区的最佳种植密度为16.67万株/hm~2,宁县的最佳种植密度为19.67万株/hm~2。对3个生态区的大豆产量分析表明,河西绿洲灌区的张掖市甘州区适合种植早熟品种陇中黄601,而沿黄灌区的会宁县和陇东雨养农业区的宁县适宜种植中晚熟品种陇中黄603。  相似文献   
26.
8275是以甘麦8号为母本、福区17为父本杂交,经在定西县唐家堡半干旱生态区多年选育而成的抗旱、中熟、丰产、稳产、优质旱地春小麦新品系,该品系株高100-110cm,茎秆细,长芒、白颖、千粒重40-45g,容重764-773g/L,籽粒硬质,含粗蛋白13.47%,淀粉63.83%、赖氨酸0.44%。生育期100d左右,苗期抗旱指数368.04%,后期抗旱系数84.2%,抗旱性与定西24基本一致,在  相似文献   
27.
大豆新品种陇中黄602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新品种陇中黄602是以中黄31为母本、山宁7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4—2015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2 358.23 kg/hm~2,较陇豆品种2号增产6.19%。2016年参加全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2 339.7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8.82%。该品种丰产,品质优,抗旱、抗病、抗倒伏能力强。籽粒含粗蛋白质412.6 g/kg、粗脂肪197.8 g/kg。多年田间试验未发现花叶病毒病、霜霉病发生,高抗大豆黑斑病。抗倒性强,抗旱性好。适宜在甘肃省河西、沿黄灌区和陇东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8.
综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基本策略,对其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情况等技术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29.
7个春小麦新品系丰产性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2007—2008年甘肃省水地春小麦(西片)区域试验产量汇总资料,通过DPS数据分析处理软件和高稳系数法对甘肃省新育成春小麦品种(系)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陇春2609,9075-2、E32-1和7095是丰产性优良、稳定性较好的小麦新品系(种),适宜甘肃省河西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0.
大豆新品种陇中黄603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豆新品种陇中黄603是以晋大70为母本、中作98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6—2017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2 966.5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2.88%。2018年参加甘肃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3 131.7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4.20%。该品种高产、品质优,抗旱、抗病、抗倒伏能力强。籽粒含蛋白质(干基)417 g/kg、脂肪(干基)193.1 g/kg。适宜在甘肃省河西灌区、沿黄灌区、陇东和陇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