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72篇
林业   106篇
农学   145篇
基础科学   76篇
  106篇
综合类   775篇
农作物   90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567篇
园艺   211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对黄叶突变体-黄玉B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和遗传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型和突变体在相同的叶龄期,叶片内叶绿体个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野生型的叶绿体基质浓厚、基粒片层堆叠比较整齐、有序,突变体基质较淡、基粒片层堆叠比较松散。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黄叶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命名为xl(t);用SSR分子标记将xl(t)定位在第11染色体RM5349和RM21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82 cM和2.34 cM。  相似文献   
62.
壁蜂以耐低温、访花快、授粉好、管理简便的特点迅速应用于传粉昆虫。我国在壁蜂授粉技术的研究相对较晚,相关技术措施还不完善。本文总结了棉花壁蜂传粉制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最后展望了壁蜂在大田制种应用前景。以期为壁蜂在农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以一体化土壤采集器为试材,采用植丛内外差值百分比法,以围封退化短花针茅草地为研究对象,临近自由放牧草地为对照(CK),对比研究了荒漠草原短花针茅植丛对土壤颗粒组成和SOC和TN的富集效应在空间上的变化,以期探讨植丛对土壤富集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富集率"E"值而言,粘粒(<2μm)和砂粒(50~2 000μm)的富集格局大致趋势相反,生境和土层深度对粉粒(2~500μm)的富集均无显著影响(P>0.05)。SOC在6~8 cm土层放牧区显著高于围封区,12~14 cm土层围封区显著高于放牧区;TN则在4~6 cm土层围封区显著高于放牧区,12~14 cm土层放牧区显著高于围封区(P<0.05)。沿土层深度垂直变化,颗粒组成仅放牧区砂粒在12~14 cm土层"E"值显著增高(P>0.05);SOC围封区0~2 cm土层"E"值显著高于其它土层(P<0.05),TN放牧区呈先减少后增高"V"型变化,4~8 cm土层"E"值显著降低(P<0.05),放牧区的SOC和围封区的TN都无显著变化(P>0.05)。粘粒与砂粒的"E"值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粉粒与粘粒、粉粒与砂粒的"E"值相关关系逆转;颗粒组成与SOC、TN的"E"值相关性都不显著(P>0.05)。总之,围封并未使短花针茅植丛对土壤粘粒的整体富集率增大,反而有所降低;但围封确推动了土壤粘粒和SOC表聚型富集;土壤SOC和TN的富集是2个独立的过程,围封都有利于任意土层TN的富集。  相似文献   
64.
麦田土壤微生物三大种群数量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了了解山西晋中地区麦田土壤微生物的种群分布,为当地作物生产和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了不同质地、不同肥力以及不同种植结构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麦田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垂直分布随深度增加而呈指数递减模型,其中细菌数量最多,垂直递减陡度大,呈三级递减;而真菌、放线菌分布密集于土壤根层0~20cm处,20cm以下急剧减少,且有中途数量回升的现象。三大菌群垂直递减与小麦根系干重递减的相关系数是0.957^**,0.990^**,0.996^**。麦田土壤肥力与三大微生物数量呈正相关。壤土地微生物数量较多,塿土地微生物数量较少,沙土地微生物数量最少;小麦不同品种根区微生物差异亦较显著。小麦与苜蓿、豌豆、油菜混播可极大地提高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65.
沼液与氮肥配施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小麦高产优质生产中沼液利用提供依据,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沼液与氮肥配施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生育期总施氮量240 kg·hm-2条件下,在基施化肥氮基础上追施沼液,尤其基施75%化肥氮和追施25%沼液氮配合处理(3/4U+1/4B)显著提高了淀粉糊化特性参数(峰值黏度、最终黏度、稀懈值和反弹值)、粉质参数(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粉质指数)和拉伸参数(拉伸面积、拉伸阻力和拉伸比).籽粒蛋白组分(总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以基施50%化肥氮和追施50%沼液氮配合处理(1/2U+1/2B)最高,3/4U+1/4B处理次之.籽粒蛋白组分、粉质与拉伸参数均以单施沼液处理(1/2B+1/2B)最低,单施化肥氮的处理(1/2U+1/2U)次之,而淀粉糊化特性参数以1/2U+1/2U处理最差,施用沼液的处理较1/2U+1/2U处理提高2.0%~6.5%.与1/2U十1/2U处理相比,基施沼液与追施化肥氮配合处理产量提高,而基施化肥氮与追施沼液氮处理的产量降低.可见在基施沼液的基础上追施化肥氮可提高小麦产量,其中1/2B+1/2U处理能够高产和优质兼顾,单施沼液效果低下.  相似文献   
66.
对做好农机深松整地技术推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机深松整地是当前国内大力推广应用的一项农机化新技术。本文从农机管理部门角度,结合工作实践,对如何更好地开展此项技术的推广工作,从政府重视、教育培训、机具保障、作业组织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67.
68.
69.
 ‘诸暨短柄樱桃’是从地方野樱桃中提纯并筛选出的优质大果中国樱桃品种, 果实大, 外形美观, 品质优, 平均单果质量2.8 g, 最大4 g,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8% , 可食率89%。  相似文献   
70.
研究天达-2116在青椒上对农药残留的降解效果、时间,以及青椒在生长过程中对药效、毒性、环境、安全的影响,为进一步打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为制订出口蔬菜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