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12篇 |
免费 | 59篇 |
国内免费 | 10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63篇 |
农学 | 98篇 |
基础科学 | 93篇 |
114篇 | |
综合类 | 748篇 |
农作物 | 68篇 |
水产渔业 | 77篇 |
畜牧兽医 | 458篇 |
园艺 | 118篇 |
植物保护 | 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0篇 |
2023年 | 140篇 |
2022年 | 160篇 |
2021年 | 166篇 |
2020年 | 115篇 |
2019年 | 141篇 |
2018年 | 129篇 |
2017年 | 81篇 |
2016年 | 78篇 |
2015年 | 80篇 |
2014年 | 131篇 |
2013年 | 88篇 |
2012年 | 68篇 |
2011年 | 56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51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7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马鹿是非常重要的物种资源,由于栖息地的流失和人为干扰进行近亲繁殖等导致野生马鹿数量急剧减少,而家养马鹿多经过改良,因此马鹿的纯种数量锐减。对马鹿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马鹿起源和物种形成的认识,还能帮助开展遗传多样性保护研究。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迅速发展,马鹿的起源进化研究已发展到全基因组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马鹿的起源进化研究从最初对体态外貌和染色体核型的研究逐渐发展到对DNA序列与生理指标的研究。文章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马鹿起源进化和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从起源时间、起源地和迁徙路线等方面揭示了马鹿的演化历史,介绍了父系、母系和常染色体研究方面分析了马鹿遗传多样性选取的不同分子标记,为进一步揭示马鹿种群的遗传变异、分化情况、迁徙路线和系统发育关系等提供基础信息,同时为马鹿遗传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以及马鹿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子商务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电子商务在带动各行各业发展的同时,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基于此背景,饲料企业为有效解决产品销量问题也开始了电子商务的探索之路。为便于分析,文章对饲料企业的电子商务转型做出论述,并根据影响饲料企业精准营销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策略,希望能帮助饲料企业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实现饲料产品的促销。 相似文献
44.
大肠杆菌病在畜牧业生产中为常见病,很难防治,致死率非常高。本文对鸡大肠杆菌病进行分析,同时给出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5.
46.
47.
家蚕微粒子病流行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杂交蚕种生产中的家蚕微粒子病发生和流行情况进行了数量统计分析。通过对蚕种生产量与微粒子病的发生量 (淘汰量、有病合格量和有病总量 )、上一季蚕种生产中微粒子病的发生量与下一季蚕种生产中微粒子病发生量的相关系数分析 ,以及春季与秋季制种、蚕种场与原蚕区制种的微粒子病发生率的比较 (t测验 )表明 :当防治微粒子病的人为因素的作用被减弱时 ,蚕种生产量、上一季制种中微粒子病的发生、秋季制种和原蚕区等客观因素将成为家蚕微粒子病的流行的主要因子。原蚕区制种中微粒子病的防治技术体系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8.
49.
50.
观察微孢子虫在非天然宿主细胞系的生物行为过程,有助于探究微孢子虫的侵染特异性机制。选用鳞翅目昆虫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Tn)细胞系为材料,接种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孢子后观察其吞噬过程。结果发现:经氢氧化钾发芽预处理的Nb孢子虽然可以在Tn培养细胞液中发芽,但未见发芽孢子的孢原质进入Tn培养细胞;在接种Nb孢子浓度为2.0×105mL-1以上时,观察到孢子通过内吞作用进入了Tn培养细胞,但未见孢子的增殖;随着时间的延长和进入Tn培养细胞的Nb孢子的增加,可引起Tn培养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并导致细胞的裂解。以上结果说明,虽未见Nb以发芽形式感染Tn培养细胞,但Nb能够被吞噬进入Tn培养细胞并破坏其结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