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篇 |
农学 | 1篇 |
基础科学 | 1篇 |
10篇 | |
综合类 | 28篇 |
农作物 | 2篇 |
畜牧兽医 | 6篇 |
园艺 | 4篇 |
植物保护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4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3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非免来航雏鸡接种IBD油乳剂灭活苗后15天,可达到具有保护力的沉淀抗体效价(GMT6.8~8),抗体高峰持续期为60天,疫苗免疫保护期为180天;免疫细胞的变化规律与抗体变化规律相似,但免疫细胞的变化早于抗体的变化,说明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
3.
广西农业产业化发展正面临着资金不足的瓶颈问题,需要通过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来推进发展。笔者研究分析了农村金融支持广西农业产业化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基础,提出深化广西农村金融改革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北京海淀区东北旺乡利用风洞法氨挥发测定系统,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施肥量和添加剂对鸡粪在农田施用过程中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方式显著影响鸡粪氨挥发,试验期间在田间裸地24000kg·hm^-2施肥量下,表施的累积氨挥发氮损失为19.8%,而表施后立即深翻5-9cm,氨挥发损失为3.3%;不同施肥量下,24000kg·hm^-2之比12000kg·hm^-2和8000kg·hm^-2的氨挥发损失分别减少2.1%和4.9%,但统计差异不显著;锯末对鸡粪氨挥发没有起到抑制作用,未添加锯末处理的氨挥发损失为19.5%,而添加锯末处理的氨挥发损失为21.1%;过磷酸钙对鸡粪氨挥发抑制效果显著,未添加过磷酸钙处理的氨挥发损失为31.8%,而添加过磷酸钙处理的氨挥发损失为21.9%,比未添加降低了31.1%。 相似文献
5.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对碳氮添加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揭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N2O产生机制及其CO2和CH4的排放,有助于土壤温室气体减排措施的制定。本研究以长沙金井河流域酸性红壤上菜地、稻田、茶园和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控制温度和土壤含水量,采用静态培养-气相色谱法,研究4种利用方式土壤N2O、CO2和CH4的排放对不同碳氮和硝化抑制剂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由于土壤pH较低,酸性红壤外加氮源后仅有较小的N2O排放。葡萄糖能够促进尿素添加后N2O的排放及土壤反硝化作用N2O的排放。异养硝化作用可能是酸性红壤N2O产生的主要途径。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对酸性红壤N2O减排无明显效果。碳氮添加后土壤N2O的总排放量表现为茶园 > 菜地 > 稻田 > 林地。外源有机碳能够显著促进4种利用方式土壤CO2的排放,表现为茶园、稻田 > 菜地、林地。但除稻田土壤CH4排放增加外,菜地、茶园和林地土壤CH4排放对外源有机碳无明显响应。 相似文献
6.
浅谈园林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管理和竣工后园林产品的质量控制等方面探讨和分析了园林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提出了提高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基于2000-2018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PVAR模型,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粮食供给安全、获取安全、稳定性安全和资源安全的影响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总体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粮食安全具有负向影响.2)分区域看,粮食...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业科学实验的广泛开展,原来传统式的箱式烘干设备已难以满足大批样品烘干的需要。为此,我们设计制造了自控风温红外热风烘干室。烘干效果良好,解决了我校大样烘干的难题。1 结构与工作原理该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①自控风温红外热风炉;②循环鼓风装置;③烘干室。自 相似文献
9.
水稻土和菜田添加碳氮后的气态产物排放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动态连续监测添加碳氮底物后各气体产物—O2、 NO、 N2O、 CH4和N2的排放,对土壤碳氮转化过程和气体产生过程做更深入的理解,揭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典型红壤的温室气体产生机制。【方法】采集长江中游金井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稻田和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全自动连续在线培养检测体系(Robot系统),通过两组试验分别研究土壤碳氮转化过程中各气体产物的动态变化。试验1采用菜地和稻田土壤进行好气培养,设置不施氮对照、 添加40 mg/kg铵态氮、 添加40 mg/kg铵态氮+1%硝化抑制剂、 添加40 mg/kg硝态氮、 添加40 mg/kg硝态氮+1%葡萄糖、 缺氧条件下添加40 mg/kg硝态氮+1%葡萄糖6个处理。试验2采用稻田土壤进行淹水培养,设不施氮对照、 添加40 mg/kg铵态氮、 添加40 mg/kg铵态氮+1%硝化抑制剂、 添加40 mg/kg铵态氮+1%秸秆、 缺氧条件下添加40 mg/kg铵态氮+1%的葡萄糖、 添加40 mg/kg硝态氮、 添加40 mg/kg硝态氮+1%葡萄糖、 缺氧条件下添加40 mg/kg硝态氮+1%葡萄糖8个处理。培养温度均为20℃,土壤水分含量为70% WFPS (土壤孔隙含水量),培养周期为15天。【结果】从菜地和稻田土壤不同碳氮添加处理气态产物及无机氮的动态变化可看出: 1)菜地土壤好气培养初期硝化作用产生了大量N2O; 受低碳和低含水量的限制,反硝化作用较弱。当提供充足碳源和厌氧条件,出现N2O和NO的大量排放。2)在好气稻田和淹水稻田培养过程中,反硝化作用是N2O产生的主要途径。3)稻田土壤中,提供充足碳源和厌氧条件,各气态产物出现的顺序依次是NO、 N2O和N2,与三种气体在反硝化链式反应过程中的生成顺序一致。淹水稻田加铵态氮和碳源处理N2为主要产物,添加硝态氮处理后,N2O成为主要气态产物。当土壤碳源充足时,反硝化过程进行彻底,反硝化产物以终产物(N2)为主。4)在稻田土壤出现厌氧或添加碳源条件下,均检测到大量CH4产生; 且在甲烷产生的同时,NO-3几乎消耗殆尽。【结论】金井小流域典型红壤菜地N2O主要来自于硝化作用,好气和淹水稻田N2O主要来源于反硝化作用; 当碳源充足和厌氧时,菜地及稻田反硝化作用增强; 反硝化产物组成、 产物累积量及出峰顺序与碳源和氧气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