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2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41篇
林业   281篇
农学   218篇
基础科学   199篇
  233篇
综合类   1486篇
农作物   114篇
水产渔业   196篇
畜牧兽医   828篇
园艺   207篇
植物保护   14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7篇
  1963年   6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郑农谷09-6”是以农家种“济源搭过梁”为母本,“冀谷19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海南异地加代选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夏谷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98.8 d,株高114.3 cm,对谷锈病、纹枯病和谷瘟病的抗性均为1级,2014-2015年参加河南省谷子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 660.8 kg·hm-2。  相似文献   
102.
为了明确苹果锈果类病毒(apple scar skin viroid,ASSVd)引起的苹果花脸病在田间的病情发展情况以及ASSVd在组培条件下的传播方式,2012—2015年对河北省顺平南神南村3个果园进行持续调查和检测。结果显示,果园A、B、C的显症率分别从3.00%、19.35%和10.00%上升至10.00%、34.41%和22.00%,带毒率分别从11.00%、20.43%和14.00%上升至23.00%、37.63%和30.00%,带毒率和显症率都逐年增加,而且带毒率大于显症率,即有些带毒果树不显症。发病果树田间分布有明显的发病中心。通过高通量测序发现显症果树ASSVd vsiRNA reads数是带毒未显症reads数的4.08倍,同时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显症树ASSVd病毒积累量显著高于带毒未显症树。以携带ASSVd的组培苗和无毒组培苗为试材,利用RT-PCR检测明确了ASSVd可通过伤口沾染带毒汁液、组培剪污染、含毒培养基、根系接触进行传播,其中根系接触传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3.
104.
在野外调查和采集标本的基础上,对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齿藓属植物的分类、区系地理成分和垂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的对齿藓属植物共计19种,共发现新疆新记录种7种。从种的区系地理成分水平上将其可划分为世界广布成分、北温带成分(占比38%)、旧世界温带成分(占比11%)、东亚-北美间断分布成分(占比27%)、中国特有成分(占比22%),表现出明显的北温带和东亚-北美间断分布成分,并且中国特有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垂直分布可划分为高山荒漠带(10种)、山地荒漠带(11种)、高寒草原带(12种)、高山草甸带(4种)、高山稀疏植被带(1种)。文中对该保护区对齿藓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其在该保护区的分布进行了描述,并编制了该保护区对齿藓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05.
魔芋试管芋形成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步成苗分化的魔芋组培苗长至3~4 cm,分株切割,置入诱导试管芋的不同配比的6种培养基中培养,在不同的光、温条件下培养约20 d,在培养基MS NAA 1 mg/L PP3331 mg/L、光照1500~2000 lx、温度25~30℃的培养条件下,试管内大量形成试管芋。试管芋播种于大田,成活率达100%,5~6个月收获150~200 g的球茎。  相似文献   
106.
1989年进行了小麦、玉米施用CWV-22的苗期砂培试验。结果表明,在10~15mM NH_4~+的培养介质中,CWV-22能与小麦、玉米根系形成联合体;同Sp7比较,施用CWV-22的小麦株高,叶数,干物重和吸氮量分别增加4.6%,6.7%,20%和34%,玉米株高、叶数,干物重和吸氮量分别增6.5%,2.2%,30%和17%,同不施菌的比较,施用CWV-22的小麦株高、叶数、干物重和吸氮量分别增加6.4%,9.6%,34%和43%,玉米株高、叶数、干物重和吸氮量分别增加21%,9.3%,16%和20%。  相似文献   
107.
果园生草对龙眼园微生态气候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果园生草起到了平稳地温的作用。在寒冷季节,可提高冠下气温0.2 ̄0.5℃,提高叶温0.2 ̄1.0℃,提高地表温度2-3℃,提高根际土温1-2℃;在炎热季节,可降低气温0.5 ̄0.8℃,降低叶温0.4 ̄1.7℃,降低地表温度最高达10.7℃,降低根际土温2.5℃,果园生草可延长光合作用时间,提高光合速率。在草旺盛生长的夏季,使土壤湿度降低,这有利于滤掉土壤中过多的水分,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吸收。  相似文献   
108.
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cDNA的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从鲮肝脏总RNA中扩增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基因,克隆至质粒PUGm-T。测定该基因序列,推导其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克隆的鲮IGF-IcDNA编码序列包括信号肽、B、C、A、D和E6个区域,共161个氨基酸残基。与鲤IGF-I比较,信号肽由4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比鲤少17个,成熟肽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5.2%和100%,E区域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鲮IGF-I序列属于IGF-I Ea-2亚型。  相似文献   
109.
四种黄颡鱼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电泳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颡鱼(Pelteabagrus)又名“黄姑子”、黄腊丁、黄鼓鱼等,在湖南,被称为“黄鸭叫”,隶属于鲶形目科,为广布性鱼类,在我国各大水系均有分布,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的湖泊更为集中。黄颡鱼喜栖息于水底层,夜间则游至水上层觅食。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已逐渐成为一特种淡水养殖鱼类,其养殖规模有迅速扩大之势。有关黄颡鱼的研究较多,但主要仅集中于生态研究[1-4],发育研究[5,6]和疾病的防治[7-10]等,对黄颡鱼生理生化、亲缘关系等的研究所见报道极少[11]。鱼类同工酶差异是鱼种间不同生化遗传结构的反映,因此我们对分布于洞庭湖区四种黄颡…  相似文献   
110.
我国美洲斑潜蝇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近10年来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在我国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